正文 第64章 閑話音樂(1 / 1)

在音樂中體味人生,從人生中熏陶音樂,總是一種特級享受。音樂,同樣能以繪畫、文學的同等的力量去影響世人。德國有一個叫尼采的這樣說道:沒有音樂,生活將是個錯誤。

“此曲原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唐明皇在中秋夜賞月,羅公遠用道術化手杖為橋引明皇到月宮一遊,明皇返後覺得月宮裏的音樂非常好聽,於是便憑記憶譜寫了一曲《霓裳羽衣曲》供宮娥美女們演唱,後來也將此曲引申為人間不可多得的美妙樂章。

其實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全部也是配上樂曲的,通過吟唱的方式使詩詞愈傳愈遠,彌久彌新。有人類的地方就有歌聲。詩以言誌,配上一定的樂韻,更是朗朗上口,吟唱悠然。著名的《高山流水》可謂陽春白雪、曲高和寡,所以要覓知音,能彈能唱還要有能欣賞者,不然就成了對牛彈琴。唐朝詩人王維所作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意味深長,譜上曲子是為《陽關三疊》。

在廣州中山紀念堂聽過傅聰的鋼琴演奏,在二沙島星海音樂廳歎過葉詠詩指揮的大合奏,置身其中的美妙感受可謂繞梁不絕,於今難忘。

說來真是可笑,音樂在人們生活中的概念是如此淺薄,可是卻總有更多的人對音樂的追求與向往一往情深。尤其音樂在人們最落寞的時候,給了大家多少鼓勵和力量,讓人感覺到了生活可貴與脫俗的另一麵。人生,因音樂而多姿多彩啊。

是的,唯有不懈追求,才使人時時感知到生活的可愛與可貴,體味到人生的無奈與多情。對音樂,是否我們的日子裏還太貧乏呢,甚至是孤陋寡聞,什麼都不知,在它麵前,還要造成那麼多的誤解,真是笑人。

繪畫,令人看到她豐豔的一麵,也驚歎於她的麗光四射;文學,使人感歎其豐富多彩、曲徑通幽與絢麗多姿的一麵。而音樂,我們卻知道多少呢?或許,日常裏我們總在接觸它,卻常常將它忽視。

文學與繪畫最後給了人們一記耳光。她說,被渾蛋所讚美,不如戰死在他的手裏。她們替姐妹音樂不被人正視而憤怒——當然,這一句是契訶夫說的,可是她們並不為人類隻知道自己的存在而高興。

柴可夫斯基、李斯特、貝多芬、莫紮特、肖邦、卡拉揚、帕瓦羅蒂、帕格尼尼……太多太多的音樂父親讓她變得如此多嬌、如此年輕!黎巴嫩詩人紀伯倫如此描述他心中所熱愛的音樂:“她好似明燈,驅趕心中的黑暗,照亮了心房,使心底隱藏的一切呈現出來。樂曲在我看來,是真正自我的倩影,或是生活的感覺的幻象,心靈如同明鏡,立於世上各種事物和各個行為的麵前,反映出那些倩影和那些幻象的畫麵。”

她真的是和姐妹們緊緊相連在一起的。音樂,同樣能以繪畫、文學的同等的力量去影響世人。如果你在午夜打開CD聽到那《梁祝》《卡門幻想曲》《園丁的女兒》《命運》,你感受的何止是音樂的力量?

讓自己被音樂感動,讓音樂走進你的人生,這正是我本人所想追求的。隻要心中有愛,有關懷,有真情,音樂,將不會老去。

有人說,法國巴黎是一個成熟的少婦,她的浪漫與文化氛圍足將你醺死;而奧地利維也納的內涵與風韻,也許更是你畢生向往的夢中靈光,作為世界音樂之都,它的希臘古典式風格建築和金碧輝煌的裝潢,奇特的音響效果和權威的音樂評價,將帶給你非同一般的感受。

的確,從宋祖英、彭麗媛到祖海,我們都可以領略到國際級歌唱家在世界殿堂維也納演唱的風範。我印象最深的是,為更好地宣傳2010年上海世博會,祖海在維也納首開她的個人演唱會。那一夜,國內幾家省級電視台同步轉播,使我們也有幸欣賞、享受到高水準的音樂盛會。夜深沉,而我獨自一人半倚半坐在客廳的沙發上,關上燈,全神貫注地沉醉在祖海有如天籟的演唱中。那一刻,讓你體會到什麼叫音樂無國界!一切的語言都難以表達音樂的魅力!

而印象中,同樣令人歎為天籟之音的還有2009年西安法門寺安奉世尊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的法會上,聽身披一襲白衣、雙掌結持手印的王菲演唱《心經》妙曲,如歌如訴,婉轉動聽,驚為天人,不由令人深深陶醉。

從音樂中體味人生,從人生中熏陶音樂,總是一種特級享受。德國有一個叫尼采的這樣說道:沒有音樂,生活將是個錯誤。

人隻有獻身於社會,才能找出那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

——愛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