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李偉知道晴晴有一個沒有參加他們婚禮的舅舅,晴晴非常敬重他的這個舅舅。有一天,晴晴的舅舅終於抽出時間來向外甥女道賀。李偉發現妻子的這個舅舅是一個殘疾人,至少有一隻眼是瞎的。李偉要陪舅舅到城裏轉轉,妻子說:“千萬不要讓舅舅累著,因為他的一條腿是假的。”李偉仔細一查看,果然。
李偉不解地問:“舅舅的眼、腿是怎麼受傷的?”舅舅漫不經心地笑著說:“小事一樁,不值一提!當年,無非是哪個小孩子淘氣,用什麼小石子……”此時,晴晴有意無意地岔開了話題。因為沒有專門提到那隻鳥,李偉自然也就沒想到其他事情。
因為這是晴晴敬重的人,在舅舅居住的一段時間裏,李偉比晴晴還要盡心地照顧著他,舅舅十分感激。臨行前,李偉又為舅舅準備了很多禮物,其中包括一個假肢。
後來,晴晴向舅舅“披露”了當年往事的內情。舅舅隻是笑著說:“小孩子,無心者無罪,如果我現在怪罪他,那我當年就不會救那隻鳥。”不但如此,舅舅對李偉很是讚賞。他說:“你從賺錢開始就沒忘記過舅舅,而且結婚後,你們夫妻不斷給我寄錢,舅舅的這份感激又怎麼表達呢?”晴晴走時,舅舅一再叮囑:“記住!讓好人心煩的事,爛在肚子裏一輩子也不能說!答應我!”晴晴點了點頭。
這是一段優美的愛情故事,李偉傷害了一個人,而這個人偏偏是自己妻子的親人,按理說,這樣的婚姻總是會有些磕磕絆絆,然而,晴晴並不是一個苛求完美的人,她努力地經營著守護著這份真愛,始終不讓對方感覺到一絲一毫的尷尬。
瑪麗亞·裏爾克在《寫給一位青年詩人的十封信》中說道:“愛之美,在於她的艱難。一個人能去愛人,那就意味著他在進行最艱難、最重大的事,在參與最後的實驗和考試。”
的確,任何一對夫妻,如果以完美的眼光來相互看待,那麼他們總會因發現對方的缺點和錯誤而不能容忍。千古絕唱中的優美愛情故事之所以讓人心動,就是因為那裏永遠看不到一絲一毫的缺陷。故事是完美的,然而生活卻是真實的,如果沒有珍惜的心態,沒有寬容的心態,那麼,真愛就會變得麵目全非,愛也會變得越來越艱難。
他們也有著浪漫的戀愛史,然而婚後的生活是現實的:拖地、洗衣、買菜、煮飯、大掃除……過去令人“驚訝、感動”的事,都消失得無影無蹤!原來的小姐變成“太太”,她覺得生活實在“太枯燥、太苦悶”。
她向婚姻協調人員哭訴道:他是婚姻的“既得利益者”呀,我的條件那麼好,追我的人那麼多,我嫁給他之後,每天洗衣、煮飯,侍候他,都變成“黃臉婆”了!而他呢,一回到家就喝茶、吃飯、看報紙、看電視、睡覺……
協調人員於是找了個機會和她的丈夫進行溝通,丈夫歎口長氣說道:“唉,我不挑吃、不挑穿,每個月都把薪水交給她;她要拿錢回娘家,我也從來不過問!我真不知道我這麼好的男人,她為什麼還不滿意?我在公司好歹也是管理者,可是一回到家就被她挑剔、被她嫌,心裏真的很煩啊!想我也是一個優秀的人才,憑什麼要受她這個窩囊氣?她是一個特別會偽裝的人,婚前是‘嬌滴可人、美麗溫柔’,婚後卻是‘麵目可憎、極其可怕’!這樣的人,我真的想離她越遠越好!”
與上麵的故事相比,這一對男女主角的生活哪有什麼幸福可言?原因何在?就是因為他們隻看到了對方的缺點,而忽略了對方的優點。其實,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缺點,但是既然已經走進婚姻的殿堂,那麼說明當時就是以肯定的心態接受了對方,為什麼一進入生活的實質,一切就都變了呢?
婚姻需要雙方的共同努力來維持,而欣賞是最好的手段。如果隻是一味地苛責,那麼,婚姻的裂痕也會越來越大。
夫妻之間,無論貧富,都要彼此欣賞。當你用一種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對方的缺點時,你就會發現幸福其實就是這麼簡單!
幸福需要夫妻共同努力
對於愛情來說,婚姻就是一道保險門,進入了婚姻的狀態,就相當於對愛情有了一個既定的承諾。但是,婚後,仍然有人會因尋求所謂的自由而任意踐踏婚姻的神聖。所以,我們有必要為婚姻關上那道保險門。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
袋鼠從進入動物園之後,就被管理員們送進了籠子,可是,第二天,動物園管理員們發現袋鼠從籠子裏跑出來了。經過開會討論,大家一致認為是籠子的高度過低。所以他們決定將籠子的高度由原來的10米加高到20米。
這個行動並沒有解決問題,袋鼠還是跑到外麵來了,所以他們又決定再將高度加高到30米。沒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了外麵,於是管理員們大為緊張,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將籠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可是,問題還是存在……
人們為解決這個問題傷透了腦筋,動物們也參加了對這件事情的評論。長頸鹿和幾隻袋鼠閑聊,“你們看,這些人會不會繼續加高你們的籠子?”長頸鹿問。
“很難說。”袋鼠說,“如果他們繼續忘記關門的話!”
……
相對於高度來說,關門才是最重要的問題,可是管理員們卻忽略了。很多人在婚姻上也是這樣,隻知道有問題,卻不能抓住問題的核心和根本,從來不為婚姻加一道保險門。什麼是婚姻的保險門呢?說白了,其實就是掌握和睦相處的技巧。隻有兩個人保持和睦,重情守信愛情才會得以延續。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並不是婚姻的保險門,唯有夫妻雙方同心同德,才能守護住真愛。換句話說,守護那份愛情,要的是“風雨同舟、同甘共苦”,而不是“夫妻本是同林鳥”。
婚姻是雙方共同搭建的一個舞台,在這個舞台上,由夫妻二人合唱一出戲。不管是歡樂,還是憂愁,搭檔的關係是永遠也改變不了的,那麼,就要保證兩人是用1 1=1的心態來完成這樣一出劇目。
在現在的社會中,隻要夫妻間能夠相互理解,做到“心有靈犀一點通”,那麼,守住真愛也就容易得多了。
但是,“勺子也有碰鍋沿”的時候,當涉及自己的切身利益時,夫妻雙方都有自己的小算盤,這時候,掌握住解決這些矛盾的技巧,也就等於為婚姻關上了一道保險門。
一次聚會中,陸太太向婚姻成長班的學員說:“我們是朋友介紹認識的啦!第一次我們見麵時,他穿得很隨便,因為他覺得,他的朋友應該不會介紹一個漂亮女孩給他;可是那天,我穿了一件很漂亮的洋裝,所以他很後悔自己‘穿錯了’!不過,第二次約會時,他穿著‘很正式的西裝’來,而我卻穿著‘牛仔褲’!哈!”
“好像一開始,你們並沒有心心相通啊!那麼,婚後呢?有沒有吵架,吵架時會怎麼處理?”學員問。
“吵架總是有啦,不過……我脾氣比較拗,好像他先低頭的次數比較多!記得我剛懷孕的時候,情緒很不穩定,常會發脾氣,他就會盡量地安撫我。有一次我生氣的時候,他緊緊地握住我的手說:‘我們是要牽手走過一輩子的,我知道你懷孕很累、很辛苦;你受苦,我也很心疼,你懂嗎?’聽他這麼說,我還有什麼氣可生呢!”
陸太太用滿足的口吻繼續說:“在生活中,我們倆必須相互扶持、一起前進;假如經常吵架,心中會有極大的壓力和重擔,就像一個人要‘背著另一個人’在沙漠中前進,會很痛苦……所以,我們總是能夠用後退來解決,畢竟我們前進的目標是一致的。”
陸太太的話贏得了一片掌聲,於是,又有學員問陸先生和太太相處的經驗。
陸先生看了旁邊的太太一眼,笑著說:“其實,生活中的家務事,忙起來真的是很不浪漫、很不美;她累了,我也會盡量地幫忙。”
不過,學員們最關心的還是他們如何處理不愉快,於是陸先生針對這個問題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其實,人家說‘女人是水做的’,本來就比較嬌弱,需要男人好好地疼惜和愛護;有時女人的要求有些無理,情緒也會莫名其妙地變化,但是隻要不是太過分,稍微地讓著她點兒、順著她點兒就可以了!”
在這個故事中,夫妻二人互相體貼,互相尊重,共同嗬護著家庭的成長,家庭的每一點進步都是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正是彼此溝通的順暢,才讓雙方的婚姻生活愉快甜美。婚姻之所以牢固不破是因為他們為婚姻關上了那扇門。
有三位即將走入禮堂的準新娘,她們有著如花似月的容貌,異常聰明的頭腦。但是她們的言詞卻很犀利,聽起來讓人倍感寒冷,一下子衝淡了婚姻的喜慶。第一位小姐在回答結婚的目的時說:“我不想做的事,統統都可以交給他去做。”第二位小姐說,打算控製丈夫的經濟,認為這樣男人就不會有外遇了。最後一位小姐更奇怪,她說:“我們雙方已經講好了,誰在外發現了讓自己更欣賞或更美好的對象就坦白地講出來,大家就二話不說地分道揚鑣!”
這哪裏是真的愛情,這樣的婚姻從一開始就宣告了失敗的結局。然而這樣的人絕不在少數,他們認為隻有如此才能夠有絕對的自由,才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可是越是如此,他們越是難以把握愛情,難以把握婚姻。
俗話說: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我們生活在幾十億人的地球上,卻隻有一個與你朝夕相處,這個人就是你的妻子(丈夫)。茫茫人海,芸芸眾生,一個人在被稱為家的地方等另一個人回來,一等就是幾十年。有人曾經如此描述:“你們住同一所房子,養同一個孩子,使用同一筆錢的同時吃同樣的早餐,如果可以,百年後你妻子(或丈夫)的名字還將和你的刻在同一塊石頭上,這塊石頭的名稱叫墓碑……在這個世界上的六十多億人中,唯有她(或他)和你度過了最長也最隱秘的時光。”
這就是緣分,它讓我們把婚姻不是簡單地解讀為由“一”到“二”的數字轉變,而是兩個人的相濡以沫。因此,進入婚姻狀態,就要為它負責,用和睦讓婚姻成為永恒。
在家庭瑣事中發現快樂
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中的我們是否還在憂慮擔心呢?如果我們想不再憂慮,想好好地享受家庭生活的話,那麼我們就要按照下麵所說的方式去做:拋開那些惱人煩心的事,多想一些美好的事物,學會在家中做一個“享樂主義者”。
羅根·皮爾索·史密斯將許多哲理融於一句話中,他說:“在我們的生命當中,有兩件事是我們所要追求的:第一件事就是努力去得到你想要的,第二件事則是如何在得到之後好好地去享受它。但是,隻有最聰明的人做到了後者。”
《我要看》一書的作者包希爾·戴爾是一位眼睛幾乎失明的婦人,她的眼睛處在這種狀況已有半個世紀之久了。她在書中寫著:“我隻有一隻眼睛,而且還被嚴重的外傷給遮住,僅僅在眼睛的左方留有一個小孔,所以每當我要看書的時候,我必須把書拿起來靠在臉上,並且用力扭轉我的眼珠從左方的洞孔向外看。”
但是,她拒絕別人的同情,也不希望別人認為她與一般人有什麼不一樣。當她還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想要和其他小孩子一起玩踢石子的遊戲,但是她的眼睛卻看不到地上所畫的標記,因此無法加入他們,於是,她就等到其他小孩子都回家之後,趴在他們玩耍的場地上,沿著地上所畫的標記,用她的眼睛貼著它們看,並且把場地上所有相關的事物都默記在心裏,之後不久,她就變成踢石子遊戲的高手了。
她一般都是在家裏讀書的。她先將書本拿去放大影印之後,再用手將它們拿到眼睛前麵,用幾乎是貼到眼睛的距離去看,以至於她的睫毛都碰到了書本。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她還獲得了兩個學位,一個是明尼蘇達大學的美術學士,另一個是哥倫比亞大學的美術碩士。
在她得到學位之後,便開始在明尼蘇達州雙生穀的一個小村莊裏當教員,後來升為南達科他州蘇瀑城奧古斯塔學院新聞學與文學的副教授,她在那裏教了13年的書,其間,她經常在婦女俱樂部演講,以及在廣播電台介紹文學著作與作家。她繼續寫著:“在我內心深處一直存在一種害怕麵對黑暗的恐懼心理,為了要克服它,我就用愉快的,而且是幾近歡鬧的心情,去過我自己的生活。”
在《我要看》一書中,她為我們描述了發生在廚房洗碗槽內的令人心情激蕩的情景。
1943年,那時她已經52歲了,也就是在那個時候發生了奇跡,她在瑪亞診所動了一次眼部手術,沒想到卻使她的眼睛能夠看到比原先所能看到的遠40倍距離的事物。尤其是當她在廚房做事的時候,她發現即使在洗碗槽內清洗碗碟,也會有令人心情激蕩的情景出現。她又繼續寫著:“當我在洗碗的時候,我一麵洗一麵玩弄著白色絨毛似的肥皂水,我用手在裏麵擾動,然後用手捧起了一堆細小的肥皂泡泡,把它們拿得高高地對著光看,在那些小小的泡泡裏麵,我看到了鮮豔奪目好似彩虹般的色彩。”
當她從洗碗槽上方的窗戶向外看的時候,她還看到了一群灰黑色的麻雀,正在下著大雪的空中飛翔。她發現自己在觀賞肥皂泡泡與麻雀時的心情是那麼的愉快與忘我。因此,她在書中的結語中寫著:“我輕聲地對自己說,親愛的上帝,我們的天父,感謝你,非常非常地感謝你!”讓我們來感謝上帝的恩賜,因為它使你能夠洗碗碟,因而使你得以看到泡泡中的小彩虹,以及在風雪中飛翔的麻雀。
說真的,我們都應該為自己感到羞恥,因為在我們人生已度過的日子裏,我們一直是生活在一個美麗的樂園裏,但是,我們卻好像是瞎子一樣,沒有好好地欣賞它,也沒有好好地享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