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吳曉茜之所以獲得這個炙手可熱的職位,靠的正是自己善於傾聽的做法。盡管在這次麵試中,吳曉茜本是處於劣勢,但是,她善於傾聽別人說話的習慣為她扭轉了局勢,結果反敗為勝,得到了很好的工作機會。
因此我們可以說,傾聽對成就我們自身是大有裨益的。綜觀古今中外的曆史,很多人都是因為善於聆聽而獨具個人魅力,從而實現了自己的個人理想。比如:齊桓公如果不善於傾聽,就不會有春秋霸業;唐太宗不懂得傾聽,就不會出現貞觀之治;蒲鬆齡不懂得傾聽,就不會有《聊齋誌異》的問世。
可見,傾聽對於一個人的影響是極其重大的,傾聽更是提升整體形象、增添個人魅力的法寶。
當然,傾聽說來容易,做起來卻不簡單,它並不是隻要我們用耳朵來接收對方的信息就可以了。真正的傾聽是要將耳朵、眼睛、神態結合在一起,用心體會發現對方的話語,這樣才能達到有效溝通的目的。以下是幾種傾聽技巧,將其靈活運用,我們就可以成為一個合格的聆聽者。
首先,“你的表情對對方的談話總是在做出自然的會心呼應”。我們的表情在傾聽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正所謂“有動於衷必形於外”。例如,當我們的眼睛注視著對方,表明我們對他的談話非常有興趣;如果我們總是東張西望,就說明心不在焉,心早就跑到了九霄雲外;而當我們有事想離開或覺得談話內容很枯燥時,我們就會下意識地看表。所以,當聆聽別人講話時,我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麵部表情,要展示給對方一張充滿真誠的臉。這樣對於我們和交流對象的互動可是大有裨益哦!
其次,別光顧了“傻聽”,也要適時提個問題、做個評價。在傾聽過程中,我們不能一直沉默不語,隻是豎起耳朵聽,這樣,對方就會覺得自己在說單口相聲,可能會因此而停止說話。我們應該適時地提個問題或對其所述做個評價,這可以表明我們不僅在認真傾聽,而且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比如“真的有這種事情”、“你這個想法很有創意”、“如果你這樣做,效果應該會更好”等。
最後,別不懂裝懂,有疑問趕緊問。有些人由於害羞、膽怯,在聽別人說話的時候,有不懂的地方雖然很想弄明白,可礙於麵子不好意思提問。可當對方問他的想法時,他就一時語塞,讓自己很難堪。所以,如果沒能理解對方話語的意思,或者對其觀點有疑問,我們就要及時說出自己的疑惑。一般情況下,對方是很願意給予我們更清楚的解釋的。這樣,我們就可以理清有些混亂的思路,更好地傾聽後麵的談話。而且,這樣的提問會讓對方知道我們聽得很認真,對他的話很感興趣,他會有遇到知己的感覺,願意與我們交往。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當我們認真去聽別人說話的時候,可能免不了會有一些感到無聊的時刻,讓自己心生疲憊。即便如此,我們也不應該生硬地打斷他的談話,或突然插進一句話,轉移話題,這是沒有修養的不禮貌行為,會讓對方反感。我們可以委婉地提醒對方時間不早了,表現出希望再約時間進行交流的意願。這樣,既不會對對方的自尊心造成傷害,也可以為下一次約見找一個合適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