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很玄,迎接你的或許就是這樣的姍姍來遲。
“完了,完了!”這是一句在我們耳邊出現頻率頗高的口頭禪,說不定你或者我也包含其中呢!
確實,很多人在遇到不如意的時候,就會心生懊惱,情緒煩躁,不自覺地就喊出這句“完了,完了”。
那麼,這樣的做法能對最終的結局產生什麼作用呢?不客氣地說,隻會讓情況變得越來越糟,從而使自己真的“完了”。
其實,所有的事情都沒有絕對的好和絕對的壞,就如前麵章節中我們提到過的“塞翁失馬”,誰也不能確定一件“好事”必定是百分百的好事,同樣,誰也不能認為一件“壞事”就完全是壞事。
實際上,多數時候,事情的好與壞就在於我們的內心相信什麼,是以絕望的心態來看待還是以希望的心態來看待。也就是說,好事情與壞事情隻在於我們的一念之間。
王曉宇和路青鵬都效力於某機械公司。由於公司經營不善,必須要裁掉一部分員工。其中,王曉宇和路青鵬都被列入了解雇名單裏,一個月後離職。
兩個人都算得上公司的元老級人物了,這次被解雇主要是由於他們學曆比較低,而且年紀也大了。
當得到這一消息的時候,王曉宇心裏很是絕望,他不知道下崗後的自己將來還能不能找到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為自己這份擔心,他逢人便說:“這下我完了,我在公司待了這麼多年,居然不等我退休就把我開除了,我以後可怎麼過啊!”不但不停地嘮叨、訴苦,王曉宇還把氣撒在一起共事的年輕同事身上,工作起來也不像以前那樣認真,而是敷衍了事。
同樣被列入解雇名單的路青鵬也非常難過,但是他的態度卻和王曉宇大不一樣。對於工作,路青鵬的想法是:沒什麼大不了的,現在自己年紀大了,學曆又不高,公司經營也不景氣,自己還是把位置留給年輕人吧。再說,自己也可以好好休息一下。
不僅如此,路青鵬還覺得自己應該珍惜最後這一個月的時間,要站好最後一班崗。因此,他盡量地把自己的一些經驗傳授給年輕的小同事,而且在工作上一點也不馬虎。
轉眼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令眾人沒想到的是,王曉宇因工作做得糟糕而按期離職,而路青鵬卻被老板留了下來,還提拔他做了部門副經理。
對此,老板給出的理由是:“像老路這樣忠於職守,對工作認真負責的員工,正是公司需要的、我最欣賞的,我怎麼舍得他走呢?”
可見,什麼事都不一定是一成不變的,那些消極的人總是絕望得最快,從而為失敗埋下伏筆,而積極的人,則是凡事往好處想,結果自然是為成功做好了鋪墊。故事中的王曉宇和路青鵬正是一反一正兩個典型的代表。
有著“經營之聖”稱謂的日本著名企業家稻盛和夫曾說過:“人生的道路都是由心來描繪的。所以,無論自己處於多麼嚴酷的境遇之中,心頭都不應被悲觀的思想所縈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