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7章 永遠不晚(2 / 2)

因此,在麵對生活中的所有問題時,我們都應當盡量往好處想。隻有這樣,我們的心才會豁然開朗,也隻有心裏那片天空晴朗了,我們才有力量創造條件,戰勝接踵而來的問題。

在某個小村莊裏,住著一位快樂的百歲老人,他經常對別人說的一句話是:“人的一生不可能什麼事都遂自己的心願,既然已經發生的事不可改變,那麼你唯一能控製的就是自己的想法。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凡事多往好處想,任何事情都是好的。”

有個因戀情和事業都不如意而到當地旅遊的小夥子對於老人家的一番談話很是詫異,便問道:“當您走路時突然掉進一個泥坑,弄了一身泥濘,您會認為是好事?”

老人回答說:“是呀,幸虧我掉進的是一個泥坑,而不是無底洞。”

小夥子又問:“如果遭了車禍,撞折了一條腿呢?”

老人家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有什麼不好呢?”

小夥子最後問道:“假如您馬上就要失去生命,您還會認為是好事嗎?”

“當然,我高高興興地走完了人生之路,說不定要去參加另一個宴會呢。”

老人的一番回答讓這位年輕人如醍醐灌頂一般,他想想自己,雖然失去了一段美好的戀情,雖然還沒有創立理想的事業,但是自己不是還有很多東西嗎,比如碩士學曆,比如年輕的身體,比如奮鬥的勇氣……

其實,正如這位老人話語中所透露出來的,世界上的很多事都是既有利也有弊,事情本身並無所謂好壞,這全在於我們怎麼去看。我們隻有心懷希望,凡事多往好處想,才會發現自己所認為的壞的事情遠沒有曾經想象得那麼糟糕。

俄國作家契訶夫寫過《生活是美好的》這篇文章,在裏麵有這樣一段文字:“要是火柴在你的衣袋裏燃燒起來了,那你應當高興,而且要感謝上蒼,多虧你的衣袋不是火藥庫。要是有窮親戚到別墅來找你,那你不要臉色發白,而要喜洋洋地叫道:挺好,幸虧來的不是警察……”

契訶夫說得很對,那麼我們仔細想一想自己的困惑、自己的遭遇,是不是覺得生活有所轉變呢?

碰到不快樂,遭遇不順利,我們與其絕望悲哀,與其愁苦自怨,倒不如換個角度,換個思維,凡事多往好處想,那麼心情自然也就會跟著轉變。如此,我們不僅可以將不幸所造成的損失或帶來的後果降到最低,還有可能影響事物發展的方向,改變自己所處的不利處境。

當然,我們提倡凡事多往好處想,並不是告訴大家要盲目樂觀,而是讓我們學會以一種豁達樂觀、相信自己的人生態度去麵對一切的困難。隻有抱有這樣的態度,我們才能夠把握人生的主動權,才能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