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企業經理講過這樣一件事情:“有一回,我同某銷售公司經理共進午餐。每當一位漂亮的女服務員走到我們桌子旁邊,他總是目送她走出餐廳。我對此感到很氣憤,我感到自己受到了侮辱,心裏暗想:在他看來,女服務員的兩條腿比我要對他講的話更重要。我覺得他並沒有聽我講話,簡直不把我放在眼裏。”
為什麼銷售經理的目光會引起那位企業經理的不滿?因為銷售經理的目光不僅表現了對合作夥伴的不尊重,而且表現了其心靈深處的某種卑下庸俗——把漂亮異性看得比工作、事業更重,既不尊重別人,也不尊重自己。
在人際交往中表情,這種眼睛、眉毛、嘴巴、麵部肌肉以及它們的綜合運動所反映出的心理活動和情感信息是非常豐富的,它能生動充分地展現人類的各種情感。它似乎是微妙的,轉瞬即逝,但是有可能影響到禮儀的完滿與虧欠。
在社交場合,如果表現出不應有的表J隋,會顯得不尊重別人以及冒犯別人,令對方產生不悅;而恰當的表情運用卻會使對方感到滿意,增進彼此的關係。
俗語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的試驗,把一個電影演員表演喜、怒、哀、樂時的情節拍成特寫,剪成隻留眼睛的圖片,連成長條,讓一些人分辨各種表情,結果絕大部分同演員表演時的情節吻合。
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發現,在人體的各個器官中,眼睛是最能傳情達意的。
因此,社交活動中,眼神的運用要符合一定的禮儀規範,否則,可能被人視為無禮,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社交活動是個體與個體或個體與群體的接觸,當個體接觸即一個人麵對另一個人時,目光應專注地看著對方。目光分散、左顧右盼是不禮貌的,因為這是對交往對象的輕視,對方會覺得受到怠慢。有些人常常是看地麵,看自己的手,看別人的衣服或看旁邊的什麼東西,表現出來的是心猿意馬或沒有勇氣、沒有信心。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注視對方的麵部,實在不好意思也應該注視胸部以上的位置。
注視一般有三種方式:一是公務注視,一般用於洽談、磋商等場合,位置在對方的雙眼與額頭之間的三角區域內。二是社交注視,一般在社交場合,一般在舞會、酒會上使用,位置在對方的雙眼與嘴唇之間的三角區域內。三是親密注視,一般在親人之間、戀人之間、家庭成員等親近人員之間使用,位置在對方的雙眼和胸部之間。
注視不等於死盯著對方的眼睛,而是自然、柔和地隨著談話內容的改變適當地移動注視部位。在別人說話時,看著他,目光自發際稍微下移,他會清楚地知道你在注意聽,而目光自下向上移動時,伴隨的語言是:咦,是這樣嗎? 真的?有這種事?等等。對別人的談話充滿興趣時,眼睛是明亮的,有光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