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但是這種癮卻絕不是說戒就能戒的,就像一個笑話說的:“這世界上沒有比戒煙更容易的事了——我已經戒了200回了。”因為戒煙不容易,所以即使有許多人不喜歡煙,但也不得不忍受另外一些吸煙的人。明知這世界上還有許多不喜歡煙的人,作為煙民,我們就應該懂得遵守相應的禮儀,以盡量避免影響不吸煙的人。
在清代,吸煙就有一整套的禮儀要遵守。《昭代叢書·煙譜》上曾提出吸煙“八宜”、“七忌”、“七節”、“五可憎”。在現代社會,一個文明的吸煙者也應懂得吸煙的不成文的規矩。
首先,吸煙要看地點是否允許。有的地方明令禁止吸煙,那麼你有再大的癮頭也要克製。
還有一些場合,按不成文的規矩也不應吸煙,比如:有空調的房間——因為空氣不流通,吸煙會汙染室內空氣;在沒有煙灰缸的房間裏——這似乎暗示這是不允許吸煙的場所,如果識趣,最好別吸;在公眾使用的洗手間裏——這裏還有許多不吸煙的人使用,所以最好別吸;在別人的車裏——這裏空間很小,煙很容易熏到別人;在馬路上——也是因為有許多人不吸煙;男人在脫帽子、戴帽子或鞠躬時,也應熄滅煙蒂、煙鬥——這樣更文雅。
吸煙還要看和你在一起的人。如果對方從來不吸煙,向你敬煙,很可能是客氣,你最好別吸;如果身邊的人咳嗽——你不至於那麼沒眼色吧?如果身邊有長輩或陌生女士,應先征求一下對方的意見;宗教界人士一般不吸煙,和他們在一起,我們最好也別吸。
那麼在吸煙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才不會影響別人呢?
在吸煙時,首先要注意飄出的氣體不要吹到別人臉上。因為吐出的煙也是一種“排泄物”,弄到別人臉上既不衛生又嗆人;拿煙的手也要離人遠點,因為你手上有火,可能燙著別人。
如果對方也吸煙,出於禮貌,我們常常需要給對方敬煙、遞煙、點煙。
這其中有一些規矩。
遞煙時,應將煙包開口,彈出幾支,露著上半截,讓對方自己取出一支。
在家裏,也可以讓對方自己從煙盒裏拿,等對方取好了,我們再取。
給別人點煙也要遵守一些原則:年輕的要給年長的點,男人要給女人點,主人要給客人點。向長輩敬煙時要用雙手,從長輩手裏接煙也要用雙手。點煙用火,要記住“點火不過三”:一支火柴隻能點兩支煙,打火機點完兩支後應熄掉,不要連點三次。年長者向年輕者借火,年長者可先劃火點煙,然後年輕者接過燃著的火柴點自己的煙。男人向女人借火,女人不必替他點,把火柴或打火機遞給他就行了。女人向男人借火時,不能嘴裏叼著煙,應把煙拿下來,取過對方的打火機時,再把煙含在嘴中。
任何人為自己點了煙,都應輕聲表示感謝。這裏有的規矩很難說清為什麼,但已約定俗成,就要遵守。
在吸完煙後,應把煙頭完全熄滅——既防火,又不汙染空氣。而且煙頭要扔進煙灰缸,不能隨地亂扔。
作為不吸煙的人,當別人吸煙時,從禮貌上講,不要露出厭惡的神色。
尤其在婚禮上,新郎新娘給你敬煙時,即使你不會吸也應接過來吸上幾口,當他們應酬別人時再熄掉,否則會破壞喜慶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