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服從沒有借口(1 / 2)

對領導,服從是第一位的。下級服從領導,是上下級開展工作,保持正 常工作關係的前提,是融洽相處的一種默契,也是領導觀察和評價自己下屬的一個尺度。

巴頓將軍在他的戰爭回憶錄《我所知道的戰爭》中寫到這樣一個情節:

“我要提拔人時常常把所有的候選人排到一起,給他們提一個我想要他們解決的問題。我說:‘夥計們,我要在倉庫後麵挖一條戰壕,8英尺長,3英尺寬,6英寸深。’我就告訴他們那麼多。我有一個有窗戶或有大節孔的倉庫。候選人正在檢查工具時,我走進倉庫,通過窗戶或節孔觀察他們。我看到夥計們把鍬和鎬都放到倉庫後麵的地上。他們休息幾分鍾後開始議論我為什麼要他們挖這麼淺的戰壕。他們有的說6英寸深還不夠當火炮掩體。其他人爭論說,這樣的戰壕太熱或太冷。如果夥計們是軍官,他們會抱怨他們不該幹挖戰壕這麼普通的體力勞動。最後,有個夥計對別人下命令:‘讓我們把戰壕挖好後離開這裏吧。那個老畜生想用戰壕幹什麼都沒關係。’”

最後,巴頓寫到:“那個夥計得到了提拔。我必須挑選那種絕對服從並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務的人。”

我們都知道,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服從,是軍人的神聖義務和職責,是軍人的最高美德。同樣,服從也是員工職業精神的第一美德。一個企業的興衰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員工是否全心全意地貫徹了服從的觀念。

服從是行動的第一步。處在服從者的位置上,就要遵照指示做事。服從的人必須暫時放棄個人的獨立自主,全心全意去遵循所屬機構的價值觀念。一個人在學習服從的過程中,對其機構的價值觀念、運作方式才會有更透徹的了解。一個優秀的企業,每個員工都能夠各司其職、各就其位,做好本職工作,每個員工都具有良好的服從觀念和服從意識。因為上司的地位、責任使他有權發號施令,同時,上司的權威、整體的利益,不允許下屬抗令而行。

從某種意義上說,服從是企業的重要生產力。沒有服從觀念的企業是沒有發展前途的。所有團隊協調運作的前提條件就是服從,甚至可以說,沒有服從就沒有一切,你的創造力和主觀能動性一定是在服從的基礎上建立的,否則,再好的策劃也不能有效地執行。因此,企業要把服從意識作為核心理念來看待,要下大力氣在公司內部營造人人服從企業領導,人人執行企業發展戰略、規劃和計劃的文化氛圍。在企業內部,領導就是領導,員工就是員工,下級對上級服從是企業的絕對法則,是每個員工的天職。

在一些公司裏,經常碰到一些紀律觀念不強、服從意識差的人,他們是老板最感頭疼的“刺頭”。這些人或是一無所求,上進心不強,對老板吩咐的工作滿不在乎;或是自以為懷才不遇,恃才傲物,無視老板。

人的生命,總是在滿意與不滿意、願意與不願意的無休無止的交織中消磨、延續。忍耐是一種智慧,暫時的忍耐後你可以巧妙地表示自己的不滿,但絕不可讓不滿情緒爆發,要控製好自己。你以自己的寬闊胸懷,堅持服從第一的原則是聰明之舉。這樣做,老板會心知肚明,知道你在情感上掩藏著極大的不滿,但理智地執行了他的決定,他在下屬心中的地位不問而知。對你的氣度和胸懷,他也不得不佩服甚至敬重之情油然而生。你暫時的忍耐比足赤真金還要昂貴。相反,頂撞老板,使自己與老板的關係在某個特定時段陷入緊張狀態,進入不愉快的合作氛圍之中,緩和、改善這種僵局所付出的代價可能比你當初忍辱負重的服從還要大出幾倍或幾十倍,“要知今日,何必當初”的感歎為時晚矣!要知道,沒有哪一個人會永遠一帆風順,所以無論是狂風暴雨還是豔陽高照,都應以平常心去對待,暫時的忍耐,巧妙的服從,也是一種人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