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主之後卻是一個大大的昏主,整日裏飲酒作樂,亂綱違常,專一做各種惡事,把這國事托付給了一個奸臣,此奸臣最好專權弄國、賣官鬻爵,朝廷上下烏煙瘴氣,宗人民不聊生。
其它四族見此,再也不按時納貢、俯首稱臣,昏主倒也不在意,反正豐腴之地在手,大有享樂之處,再說人生短短數百年,等到歸於天地一切就晚了,因此昏主常常感歎“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使金樽空對月”,於是越發作惡起來。
昏主當政10年,邊關告急,首先發難的是魔人,魔人南下,傾盡全國之力,湊足百萬大軍,越過皚皚雪原,來到宗人邊關。
“魔人叩關!”一紙告急文書傳到了宮中,其時昏主因整晚飲宴作樂而宿醉未醒,奸臣代主做主,命鎮國大將軍軒轅澈帶領本部軍馬飛速援邊。
軒轅澈,上古人皇嫡係後裔,其祖同武宗一起起兵,作為股肱大臣,其家族一直輔國,家族子弟世襲鎮國大將軍之位而不是簡單承繼一個爵位,族中男兒多戰死,族中婦人多孤寡。至軒轅澈這一代,僅剩下一支獨苗,5歲稚子軒轅浩,其餘諸子早已為國捐軀。
軒轅澈接到軍書虎符,未及交代家人便率領自家5000人馬星夜馳騁邊關,等到玄武關時,2萬邊軍已經和魔人大戰10餘天,依仗著高大的城牆和鋒利的弓弩,硬生生寸土不讓,端的是宗國好男兒。等到軒轅澈到達邊關時,邊關軍民已經斷糧3天,以戰死軍馬和采集的樹皮草籽果腹,弓弩也所剩無幾。
邊軍盼星星盼月亮迎來朝廷救兵,卻隻有區區5000兵馬,頓時大感失望。軒轅澈看到敵我態勢,已然知道大勢已去,為今之計隻有力戰以報國恩,遂帥本部人馬出城與敵對戰,從日升戰至日落,5000人馬損失殆盡,軒轅澈身中100餘箭,站立而亡。
之後,玄武關失守,魔人進關,屠戮3天3夜,直至所有宗人軍民死盡。魔人打開了中土宗國大門,趁勢用兵,鋒銳直指國都。
妖人、屍人也趁機發難,蠻人倒是按兵不動,一時之間,宗國風雨飄搖。
昏主在玄武關失守月餘之後方知魔人入侵消息,待問責奸臣,奸臣推諉到軒轅澈身上,以軒轅澈救助不力、有負國恩為借口開脫,昏主大怒,命人屠盡軒轅澈滿門,之後一把大火將這個往昔榮耀無比的家族湮滅在曆史中。
魔人兵勢強橫,兩年攻占,兵鋒已經到達國都城下,昏主大急,搜羅全城人口,上至垂垂老人,下至稚子小兒,全部上城抵禦魔人。千軍易得,可是一將難求,此時,昏主赫然發現,以往那些百戰名將,竟然無法找到一個,朝堂之上盡是無能之輩,甚至於四肢不全之人也任職於上將軍。
罷了罷了,昏主奮起宗家後人的一點血性,親自上陣,然而並沒有改變結局。國都失陷,魔人大喜,自苦寒之地而來,從未見過中土的繁華。魔君下令屠戮十日,十日之內,無論將軍還是戰士,盡可以自由劫掠屠殺,誰搶到就算是誰的,將軍不得爭奪戰士的財產,十日之後撤退,以免這次突進之後被宗人截斷後路,畢竟相比於宗人,魔人卻是人少兵稀,加之連綿戰爭也是人困馬乏,宗人其它地方的親王、豪強元氣卻是未傷,若是趁此發難,卻是反勝為敗了,不如退後一些,好好經營所占之地,待到兵鋒強盛之後再次攻占後納為國土。
可憐一個繁華都城,千萬人口,十日之後成為一座鬼城,濃鬱的冤魂鬼氣遮天蔽日,即使白天也鬼影憧憧。
昏主被俘虜,之後受辱而亡,宗國破滅,昏主諡號禧宗。
奸臣投降魔人,卻也落得家財被奪,妻女受辱,鬱鬱寡歡而亡。
禧宗亡後,各宗姓親王擁兵而起,畫地為國,一時之間,中土大陸上宗姓之國三十有二,加之各地豪強也揭竿而起,紛紛你先唱罷我登場,宗人分崩離析,朝不保夕,餓殍遍野,哭泣之聲不絕於耳。
正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莫言“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更莫言“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詩人的看破背後卻是累累白骨、鮮血盈野。
“啪…”說書人一拍驚堂木,接著說道:“今天就到這裏,下次再說軒轅將軍的豐功偉績,揚我宗人威風,謝謝各位客官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