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理想而奮鬥”(1)(1 / 3)

——人生理想

蘇格拉底說:“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理想而奮鬥!”那麼,青少年朋友,什麼是理想呢?我們應該樹立什麼樣的理想呢?怎樣才能在崎嶇的人生道路上去實現美好的理想呢?弄清這些問題,對於我們的成長、進步和未來走什麼樣的道路是十分重要的。

什麼是理想

理想,這是多麼激動人心、熠熠發光的字眼啊!千百年來,人們讚美它、向往它、追求它,並為實現它而奮鬥。

理想是人們精神生活的支柱。崇高的理想可以點燃人們的激情,激發人們的才智,喚起人們奮發向上的勇氣。因此,斯大林說:“有理想的人,生活總是火熱的。”

從古至今,凡是有成就的人,為人類進步事業作出貢獻的人,無一不是為一種崇高的理想所鼓舞。青少年是最富理想的。因為青少年對未來的美好生活,始終充滿著向往和憧憬,渴望有一個充實、閃光的人生。

人們一談到理想,總願給它添上一些美妙的色彩。理想,確實令人向往,被人追求,特別是對青少年一代更具有吸引力。那麼什麼是人生理想呢?人生理想是人們對美好未來具有現實可能性的設想和追求。它包括人們對於某種社會製度、社會生活、道德風尚的崇尚與向往,反映人們對自己人生的態度。人生理想有兩方麵的涵義:首先,理想是對於美好未來的設想與追求,即理想具有目的性;其次,理想應具有現實可能性,即理想的現實性。對於美好未來的設想與追求,是人類所特有的一種精神現象,是人區別於動物的重要標誌。一切生命有機體,都要解決同周圍環境的關係,否則就沒有自身的存在和發展。動物隻是依賴自然環境的恩賜本能地生存,人類則不同,他們能夠通過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創造性地改造環境,使之適應自己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即預先構想出一個更適應人類存在和發展的理想環境,再在實踐中把它現實地創造出來。這就是理想的目的性。理想的現實可能性,是說理想除了是人的一種心理想象外,還必須是客觀現實的反映,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具有最終能夠實現的可能性。脫離客觀依據,違背社會發展的曆史必然性,隻能是空想。真理產生於實踐,並受實踐的檢驗。共產主義理想和各種宗教學說雖然都是人們對未來的一種構想和想象,但宗教是人們對現實的歪曲反映和對未來的主觀推斷,它既不符合曆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又沒有實現的根據和條件,因而是虛無縹緲的。共產主義理想則根源於資本主義社會矛盾的不可調和與工人運動具體實踐,它把對人類社會發展的科學認識同工人階級的曆史使命和個人的奮鬥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因此最終一定能夠實現。

人生理想對每個人的人生道路影響重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首先,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曾說:“人有了物質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談得上生活。”人首先要有一定的物質生活,需要有高尚而完美的精神生活。而理想就是人們精神生活的支柱。有了這種精神支柱,就能煥發強大的動力,激勵人們為遠大目標去努力奮鬥,百折不撓地去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反之,缺乏理想,失去理想支柱,就失去了戰勝各種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其次,科學的人生理想是人的完善、發展的重要條件。人生的內容和追求是很豐富的,科學的人生理想可以使各種追求具有明確的目的性,使人有一種高層次的奮鬥目標,從而對人們的行為產生一種自律作用,促使某種崇高的社會需要化為個人的主觀需要,這種變社會需要為個人的自覺行為的效果,是人生理想能通過人的行為約束力的結果。所以說人生理想通過人的自律行為,產生崇高的理想境界,促使人們人格的完善和發展。

再次,理想能夠幫助人們選擇正確的人生發展方向和道路。從個人意義而言,科學的人生理想給人一種信念的力量,促使人們朝著真善美的方向發展。從社會意義而言,它使人們對順應曆史發展潮流的理想社會產生一種自覺追求並為之奮鬥的力量。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得出的共產主義最終將在全世界勝利的科學論斷,由於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就成為當代一切進步人們所追求的崇高目標和奮鬥方向,成為他們終生為之奮鬥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