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kaoxing Huo Qingganxing De Jieguo
思考和情感是作出決定的兩種對立方式。兩者都是合理的,並且在內在上是連貫的,但各有其工作標準。約蘭德·雅各比(1968)認為,思考是從“真與假”的角度進行判斷的,情感則是從“令人愉快與令人不愉快”的角度進行判斷的。這一歸類顯得太像思想家的定義。“令人愉快”這一術語不足以描述情感判斷的豐富內涵。
重要的是要承認,兩種判斷方式都有其恰當的範圍。在需要思考的地方使用情感,與在需要情感的地方使用思考一樣,都會釀成大錯。
思考在本質上是非個人的。思考的目標是客觀真實,與思考者或其他人的人格類型和願望無關。一位17歲的內傾思考型在思考宇宙的起源時這樣說道:“我不關心最終的真實是什麼,但我希望它們是合情合理的。”既然問題是非個人的,如同修建橋梁和解釋憲法條款,那麼答案就能夠並應該是從“真與假”的角度進行判斷,所以,思考是更好的手段。
但當目標是人而非物或觀點,並需要這些人的自願配合,非個人的方式就不太恰當了。人們(包括思考型的人)都不願意被非個人化地看待,並被歸類於“物體”。人類的動機是個人化的,所以,在需要個人關懷的地方充滿同情地對待他人,情感就是更有效的方式。
對思考型的人而言,通過情感來進行判斷的想法顯得近乎奇想,是不可靠的和不可控製的,但是,思考型的人無法評判情感。他們是自然地通過自己的情感來評判情感的,可是他們的情感又是相對發展不充分的和不可靠的。當情感得到充分發展,它是一個區別個人價值觀的穩定工具,將這些最高層次的價值觀選擇為指南,並按事物的輕重緩急排序。當情感外傾並朝向他人,就不僅能夠認可他人的價值,並且還能夠傳遞自己的價值。
所以,在教學,在演出和其他藝術中,在辯論和稱作銷售的這一較低層次的勸說領域中,在傳教士與其主持的集會上,在家庭生活中,在社交中,在任何形式的谘詢中,情感都能夠作為聯係人類個體的橋梁。
思考型和情感型偏好是唯一具有濃厚性別差異的偏好。女性中情感型的比例比男性多得多。男女兩性中該類型的出現頻率使得人們對不同性別作了很多概括。女性的邏輯性較差,心理更細膩,更周到得體,更擅社交,較少分析,更傾向以個人眼光看待事物。所有這些是情感型的特質。情感型的人(包括男女)都具有這些特質。思考型的人(包括男女)都不具有這些特質。對男女的概括會將女性排除在思考外,將男性排除在情感外,因為與定型模式不一致的人格類型會使用保護色彩。
思考型對邏輯有序的生活方式的好處不言自明,所以沒有必要繼續討論(在第九章對思考型的討論中有詳細描述)。但不應該認為思考型的人會壟斷所有積極的精神活動。就是思考本身也不會被其所壟斷。思考型的人有時會獲得作為輔助方式的情感的非常有用的發展,情感也不會幹擾其思考判斷,而情感型的人也會利用思考來尋找所需的邏輯性,以使思考型的人接受他們通過情感所得出的結論。在將一個非常寶貴的觀點公之於眾之前,從情感的動機出發,並帶有直覺的實施,思考則會被使用來檢查潛在的缺陷和謬誤。
傳統的大腦能力測試,如智力測試和學習測試,將高分值給了內傾直覺情感感知型和內傾直覺情感判斷型,他們對思考都是極其漠視的。在對智力的影響上,思考的偏好仿佛比直覺的偏好要小得多,即使在某些技術領域也是如此,如科學研究,思考的影響本來應該是最重要的。
這樣看來,思考型的人的標記不是具有更大的思維能力,而是能夠在不同方麵利用這種能力。思考型的人具有非常強烈的非個人特質,非常善於處理非個人的事物。例如,法官和外科醫生就會拋棄所有的個人考慮。一位外科醫生的非個人特質就極其強烈,他的妻子根本無法讓他注意自己的孩子,除非將孩子帶到他的辦公室。
最後,思考不一定是最佳的思想。思考的結果不會比思考開始時的原始事實更好(這些事實需要通過對未知特征的感知才能獲得),也不比所使用的邏輯方式好。據說,一個人將邏輯描述為是以有組織的和自信的方式來做錯事,他表達的是直覺和情感類型的人對這一呆板的做事方式的不信任。如果情感型的人知道,他們對某人某事某觀點很重視,而思考型的人則提出論點來反駁他們時,他們會感到渾身透涼。思考型的人的判斷可能是錯的!思考型的人相互矛盾,每人都說,“這是真理。”情感型則隻需說,“這對我是寶貴的。”
概括區分了人格類型表中外邊欄目中的人與中間欄目中的人。所提到的特質在外傾判斷型中最明顯,其外傾的判斷精神活動過程是主要方式,從而是最明顯和最清楚的。當判斷精神活動過程是輔助方式時,它從屬於作為主要精神活動過程的感知,其表現形式也更隱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