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兩天連降暴南,道鉻十分泥濘小沙彌歸家心切,也顧不了這麼許多,隻管匆忙趕路,走著走著,小沙稱看見在路旁山坡的一側有一個蟻巢的洞口,由於周圍地勢較低,雨水遊積,水馬上就要漫過洞口,浸入洞裏了。小沙彌不由停下腳步,生出憐憫之心,就用手在水坑旁邊又挖了一條淺溝,把坑裏的水導向另一個地勢更低的坑,又越過山坡捧來濕泥護在蟻巢洞口周爾,使銜水再難進入之後沙彌又察者了一番,然後匆匆上路,直奔自己父母的住所而去

父母見到日思夜想的兒子似從天而降,小沙彌也很高興,每天和父母在一起交談忙碌,不覺已過了七天時間。奇怪的是,並沒有什麼禍事發生,並沒有像比丘所看到的那樣。第八天一早,小沙彌辭別父母鄉親,向修行的所在地趕來。

師傅像往常一樣在山上打坐修煉,很感索然,偶一睜眼,突然發現正興致勃勃往樹林而來的小沙彌。比丘大吃一驚,心想:“他還活著,他沒死怎麼回事?六神通不靈驗了?”

比丘忙又重新收心打坐進入禪塊,等入了三昧定法之後,才見到徒弟救蟻的情景顯現出來,方知進是徒弟救紋積下功德,才挽救了自己的性命。

比丘不露聲色地繼續打坐,直到小沙彌來到師傅身邊請安時才停止打坐。比丘問道:“徒弟,最近你做了一件大功德,你知道嗎?”

沙彌很奇怪,想也不想地說:“這七天我都和父母在一起,沒發生什麼事,哪兒來的功德呢?”

師傅就把自己修得六神通後所發生的事跟小沙彌一說,並說由於他救蟻有功,不但可以免除滅頂之禍,而且還可以延長壽命至八十多歲。

沙彌聽了又驚又喜,認為佛法無邊,善有善報,從此更加勤奮修煉,不斷長進,最終修得了阿羅漢道。

掏糞人得佛慈化成羅漢

話說舍衛城裏有個窮人,以清除城裏的糞便為謀生的職業。在眾人的眼裏,他就同糞便一樣肮髒不堪,汙穢下賤,為人所不齒。

他自己也深知這一點,見人便覺矮三分,所以每每遇上別人也就退避三舍,自慚形穢成了習憤。

然而,當佛到這城裏來的時候他卻成了唯一見到佛光的幸運之人。

原來那天,他正挑著滿滿一擔大糞從廁所出來,準備運到郊外去養草木蔬菜。一路上,凡是遇到他的人無不掩鼻,口中罵道:“晦氣,倒黴!該死的東西也不看看地方,到處亂挑!

“你不用避我,我痛實是專門為你來的。”看到供躪麵春風走過來,挑糞人又驚又喜,連忙放下肩上的糞擔,低下頭道:“佛啊,我可是最最下賤的罪人,渾身臭哄哄的,實在不敢挨近您呀”

看著他惶恐的樣子,佛笑道:“沒關係,你可知道我為何而來嗎?”

“不知世尊有何見教,莫非果麄悲我這樣的人?”他微微一笑,說道:“不錯,我是特意來度你為沙門的。”一聽此言,挑糞人大喜過望,但他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便懷疑地問:“尊貴的佛啊,我這種下賤的不有之人也飽得道嗎?”

佛在岸上看到他周圍水麵浮著的黑水,不由笑起來,大聲對他喊道:“使勁搓呀,我的好]丘。”

挑糞人又是一陣衝洗,激起幾尺高的水花。他要再搓一把時,忽然覺得身體不由自主地離開了水麵。他還以為是被水流衝跑了,可定下神來,才知已到了佛身邊。

挑糞人拜倒在佛腳下,虔誠地說道:“謝佛救苦潔身之因”。

佛將一嶄新僧袍披在他的身上,剃度他做了沙門。隨即,佛將他帶到僧寺裏。眾比丘正刻苦修行念經不止。佛對眾比丘們道:“從今天起,你們又增加了個新夥伴,大家要盡力幫助他才是。”“請我佛放心,我等不遺餘力。”眾比丘異口同聲地答道。從此得到新生,一心修煉,日日精進,不到十天便得了。不到一月,又成道羅漢。

再說,挑糞人被佛超度的消息早已不脛而走,舍衛城裏無人不知,眾人紛紛議論道:“掏大糞的也能得道?真是沒聽說過。”

“唉,早知如此,我也去掏大類得了,還做這勞什子生意幹什麼。”消息一傳十,十傳百,最後傳到了波斯國王的耳朵裏。“怎麼回事?竟有此事,一個掏大糞的也能得度?”波斯國王有些憤憤然,對文武百官說道:“得道也是掏糞的賤貨指望的麼?大家都清楚,佛乃是釋種豪姓貴族出身,出家得道的無不都是四種姓之民,佛左右前後的人哪個是掏糞出身的?”

波斯國王為此事整日憂心忡忡,有時忍不住便埋怨佛:“想佛來我王宮時,我等頭麵禮足,堪稱接足待遇,佛怎能到我城裏而不入我宮,反倒超度什麼挑糞人呢?”

波斯國王實在咽不下這口氣,就傳旨備車,前往佛寺找佛,當麵問個究竟。

佛寺地處城郊,波斯國王命馭者快馬加鞭,故而很快就到佛寺、

波斯國王下得車來,見寺門外比丘坐在方石上專心縫補百納衣,此人正是修成羅漢的挑糞人。

“比丘,你給我去通報一下佛,就說本王要見他!”波斯國王今天心情極為惡劣,平日見比丘便覺聖潔,不想掏糞的也能傲,可想而知比丘都是些什麼東西,所以說話很不恭敬。

羅漢乃使道功,其身忽隱於大方石中不見了。波斯國王不由大吃一驚,心想這個比丘神通可真不小。再定睛一看,便明白這絕非是普通的比丘。因為大方石四周圍滿了百淨居天,禮觀羅漢。

過了一會兒,大方石中又現出比丘之身,對他說道"尊王,我佛如來有請:

波斯國王呆了一呆,收斂起憤懣不敬之心,見到佛便開口問道:“世尊,請問這比丘您是如何教化他有如此神通,出入石中竟然自如無鑤。”

“他麼,就是原先掏大糞的那個人。”佛莞爾一笑進。波斯國王一聽,不高興地說:“世尊,真想不到你有此雅興,到我城裏不去宮中享福,倒去超度個挑大糞的!”看見波斯國王偏見,佛便念誦偈語以教化他:猶如穢汙惡,地田溝深坑,生香潔蓮花。

念罷,佛又接著問道:“大王,您是有眼力之士,您能取用此花嗎?”

波斯國王回答說:“世尊,此花當然是極其香潔之物,我當取用此花來裝飾穢汙之處。”

佛見他仍是不開懷,便又說:“大王,你進來時已見過那羅漢了,難道他比其他人差麼?”

“不,不,他讓我吃驚不小,這都是佛的造化所致,他得道如此之快,真是不可思議。”波斯國王道:“常言道,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多半是他自己的功德所致啊。”

波斯國王聽後恍然大悟,非常地內疚地說:“他不是跟著您的比丘嗎?能不能讓我供養服侍他。”

“大王,出家人以供佛修道為本,你如能善待他,滿足他的要求,這倒未嚐不可。”佛雖不舍,但佛心慈悲便滿口答應。

這樣,羅漢便受波斯國王衣食住行供養。羅漢常常對他傳經講法,他對下層勞苦平民更加理解了。

羅漢與沙彌

發心菩薩分兩種。一種修行各波羅蜜經,一種就隻憑空發心。

修行菩薩道的人,事雖無成,但能勝過其他一切人。同類的事,在卵中時便發出聲音,未出殼時,確實已經勝過一切鳥類了。

從前,有一個羅漢,名叫六通。一天,他外出化緣,於道上碰上一個剛出家的小沙彌。“喂,小沙彌,過來給我拿衣缽吧。”六通羅漢一見小沙彌,十分高興,便想讓他給拿行李。“那好啊。”小沙彌倒也聽話。

羅漢便將衣缽交於小沙彌拿著,而羅漢兩手空空,笑嘻嘻地走在前麵,頓時身心都輕鬆多了,小沙彌聚在他身後,肩上扛著羅漢的衣缽。“羅漢,羅漢。”沙彌剛跟了一會兒便叫起來,“什麼事?小沙彌。”羅漢以為他嫌衣缽太重,便笑道,“怎麼樣,是行李太輕了吧。”說罷,便又自在地在前麵走起來。

“羅漢,羅漢。”沒走幾步小沙彌又叫起來。“你如有事就快說呀”羅漢反倒摸不清小沙彌的把戲了。我是應當以佛而入涅槃的小沙彌說道,“啊多多得罪,快讓我自己來拿衣缽吧。”羅漢知道了小沙彌的心誌大於自己,吃了一驚,連忙告罪,隨即,羅漢取回自己的衣缽負在肩上,又把小沙彌讓在自己的前麵走。於是,小沙彌就走在大羅漢的前麵了。他走著走著,忽然心中閃過念頭:“這佛道真難哪,在生死輪回中還須經曆無數苦難。苦行的日子還長著呢!我還是以小乘早入涅槃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