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佚名

說話留有餘地,就要慎重選擇一些限製性詞語。開口“當然”,閉口“絕對”,會把交談者嚇退,把“部分”說成“一切”,把“可能”說成“肯定”……

俗話說:“量體裁衣。”日常說話,要根據各種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程度、語言習慣來做不同的處理,把握好分寸,留有餘地。讚揚不要過分,謙虛也應適當。一些人常常將剛演了出好戲的青年演員稱為“崛起的新星”;剛發表了一首小詩便謂之“著名詩人”,這種讚揚有些是經不起時間的考驗的,但水已潑出,誰又會來草草收場呢?同樣,謙虛也該實事求是。有則笑話,說一個人過分謙虛:有人到他家誇他家花瓶漂亮,他說不過是一個粗瓶;人讚他衣服好,他又說不過是件粗衣。當客人對月飲酒,道:“好一輪明月。”他忙拱手說:“不敢,不敢,不過是我家一輪粗月。”這種謙虛便近乎迂腐,以致令人覺得不真誠。

科學史上有過這樣一件事:一個年輕人想到大發明家愛迪生的實驗室裏工作,愛迪生接見了他。這個年輕人為表示自己的雄心壯誌,說:“我一定會發明出一種萬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愛迪生便問他:“那麼你想用什麼器皿來放這種萬能溶液呢?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嗎?”

年輕人正是把話說絕了,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如果把“一切”換為“大部分”,愛迪生便不會反詰他了。

即使詞用對了,修飾程度不同,說起來分寸就不一樣。如“好”一詞,可以修飾為“很好”、“非常好”、“最好”、“不好”、“很不好”等,這些比較級的使用要慎重。如果你沒聽天氣預報,即使聽了,明天還沒到,便不可以說:“明天一定會下雨”。一個人的文章寫得一般,客氣地說也隻能是“還好”,怎麼能說“非常好”呢?

有一句廣告詞:沒有最好,隻有更好。這裏它用了“沒有”、“最好”,又用了“更”,烘托出該產品精益求精的品質,展現了該企業不斷進取、勇於開拓的良好形象,不失為一條“絕妙”的廣告詞,比如今的“極品”、“世界一流”真實,有力度。

好的修飾詞使意思表達完整,恰到好處;過於誇張或過於縮小的修飾詞,則會與客觀實際相衝突,陷入兩難境地。屠格涅夫的小說《羅亭》中,皮卡索夫與羅亭有一段對話:

羅:妙極了!那麼照您這樣說,就沒有什麼信念之類的東西了?

皮:沒有,根本不存在。

羅:您就是這樣確信的嗎?

皮:對。

羅:那麼,您怎麼能說沒有信念這種東西呢?您自己首先就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