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索夫在此用一個“根本”,把話說絕了。因此,遇到不十分有把握的事,寧可多用“可能”、“也許”、“或者”、“大概”、“一般”等模糊意義的詞,使自己的判斷留有餘地。

“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話多的人不一定有智慧,且往往可能是剛好相反。所以,在人際溝通中,若能適時“製造別人講話的機會”,則必定更受歡迎。

懷著一顆興奮的心,小張與同事們一起組團到外地做業務考察。一路上,不管是搭飛機或小巴士,總是聽到其公司的王副經理不斷地大談闊論,嘰嘰喳喳地講個不停。許多團員私底下都相視而笑,無奈地搖頭說:“這次碰上王副經理,完了,真夠慘!”到了北京,拜會有關單位時,輪到王副經理作簡報,隻見他站在大眾麵前卻臉紅脖子粗,結結巴巴,講不出像樣的業務簡報。

小張也曾與一公關公司女性總經理洽談業務。這個女總經理長得蠻漂亮,業務亦是做得響當當的,經常是海峽兩岸跑。可是當她話匣子一打開,就滔滔不絕,如黃河決堤,一發不可收拾。小張亦是業務口才高手,但想插幾句話,卻始終苦無機會。這位女總經理興致高昂地敘述她兩岸的公關事業是如何蓬勃,小張則兩手在餐桌上玩弄著吸管,心中覺得十分無趣。30分鍾後,小張終於鼓起勇氣對這個女總經理說:“對不起,待會兒我還有事,我先走了!”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強調少說話的名言,如“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言多必失”、“喪家亡身,言語占八分”、“危莫危於多言”等等,但是許多人仍然有“話多”的毛病;出國旅行、婚喪喜慶、辦公室內……都有“話多之人”,喧囂嘈雜,令人厭惡。

語言學家拉克夫曾指出簡單的三原則,使人們的說話更“文雅”——

“不要咄咄逼人”;

“讓別人也有說話機會”;

“讓人覺得友善”。

話多的人,常求發言而後快,不考慮聽者的感受,也不讓他人有講話的機會,所以容易“招怨”。其實,話講得最多者多半是講自己的私事,或東家長西家短,易滋生事端;甚至不少人因話講得太多,長了“聲帶結”,還到處求醫呢!

話多的人不一定智慧多,而事實上往往可能相反,所以俗語說:“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在人際溝通中,讓別人也有講話的機會。

列寧說過:“隻要再多走一步,仿佛是向同方向邁的一小步,真理便會變成錯誤。”日常生活中,對於不同的語言環境和對象,應靈活處理,掌握不同的分寸,才能充分發揮語言的交際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