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論中沒有贏家
成功金言
無論我們如何粗俗,有一位神,那就是我們的目的。
你在辯論失敗的時候,毫無疑問,你是失敗的;可是,即使你在辯論之中獲勝,你又可以得到什麼呢?你傷害了對方,使他的自尊心受到嚴重打擊,他將反對你,你的勝利不過是為自己收獲了一名對手。
我曾經有幸擔任史密斯爵士的私人助理。這位爵士在戰爭期間曾經在巴勒斯坦任職奧地利航空領袖,而在和平不久,他又以自己30天內繞地球半周這樣的壯舉轟動世界。奧地利政府給予他5萬先令的獎金,英國國王也封他為爵士。他就此成為了米字旗下最引人注目的人。
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不久的一個晚上,我參加了一個歡迎羅斯爵士的宴會,而這成為了我在倫敦所得到的一個無價的教訓。
席間,坐在我身旁的人講了一個幽默故事,這個故事典出於這樣的一句話:“無論我們如何粗俗,有一位神,那就是我們的目的。”這位講故事的人還特意說明這句話出自於《聖經》。
天啊!我在心裏叫著,你完全錯了!你這個無知的人,讓我來矯正你吧,為了我自己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於是我不顧他的情麵直截了當地向他提出了這一錯誤,我向他指出這句話來自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
什麼?這不可能!他的反應和我一樣強烈,他捍衛著自己的觀點,這句話出自《聖經》。
我們兩個人針鋒相對,互不相讓。這時候我發現了一個強有力的證人——坐在我旁邊的我的老朋友加蒙——他曾經用了半生的時間來專心研究莎士比亞。所以我們同意由他來裁決。
加蒙靜靜地聽取了事情的原委。正當我洋洋得意的時候,他在桌下用腳踢了踢我,緊接著,他清清嗓子,對我說道:“我很遺憾,戴爾,你錯了。這位先生說得對,這句話確實出自於《聖經》。”
在當晚回家的時候,我氣憤不解地對加蒙說:“嘿,你為什麼要那麼說呢?你明明知道那句話出自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啊。”
“是的。那句話出自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好脾氣的加蒙笑著說,“《哈姆雷特》的第五幕第二場。”
“可是,戴爾。”他製止了我再說下去,“你又為什麼一定要證明一個人是錯的呢?今晚是一個盛大的宴會,為什麼要讓主人邀請的客人感到難堪呢?為什麼不能保住他的麵子呢?他並不需要征求你的意見,也就是說你和他的爭辯毫無意義。戴爾,你要記住,要永遠努力避免正麵衝突,那樣對所有人都沒有什麼好處。”
“永遠努力避免正麵衝突。”這句話直到現在依舊牢牢地記在我的腦海之中。盡管說這句話的朋友已經離開我們,但這個重要的教訓一直都使我無法忘記。在我少年時候,我嗜好於辯論,曾經和我的兄弟們辯論一切的事情。到了大學,我又致力於邏輯以及辯論術,並且參加各種辯論比賽。後來我曾經在紐約教授別人辯論的技巧。甚至一度,我還計劃寫一本關於辯論的書。從此之後我傾聽、批評並且從事了數千次的辯論,並注意他們的影響,評估他們的效果,最後,我不得不承認,天下隻有一種方法可以使我們得到辯論的最大利益,那就是避免辯論。
十次辯論中,有九次當這辯論結束的時候,爭論雙方會更加堅信自己的正確。
這也許聽起來很荒謬,但是,請想一想吧。你在辯論失敗的時候,毫無疑問,你是失敗的;可是,即使你在辯論之中獲勝,你又可以得到什麼呢?你傷害了對方,使他的自尊心受到嚴重打擊,他將反對你,你的勝利不過是為自己收獲了一名對手。波恩互助人壽保險公司曾經為他們的推銷員製定了一個規則——“不要辯論!”因為真正的推銷術並不是辯論,也不能相似於辯論,人類的思想是不會因為辯論而改變的。
亞哈亞先生,這位現今美國紐約汽車公司的推銷明星曾經是我訓練班的學生。那時候的他和現在簡直判若兩人!他那時總是很喜歡爭執。他總是同那些要和他做生意的人爭執並且觸怒他們。他不能容忍任何一個人對自己將要出售的汽車說出任何一句帶有貶義的話。他總是會截住他們的話頭,淩厲地反駁他們。是的,他贏過不少這樣的辯論,可是很遺憾的是,他始終沒有能成功地賣出一輛汽車。他走出別人的辦公室,認為自己教授給了他們很多東西——是的,他告訴了對方一些東西,不過,並未因此賣出一輛汽車。
我首先教給亞哈亞的並非如何去講話,而是教給他如何保持沉默,減少口頭衝突。這樣簡單的訓練之後,亞哈亞終於成功地推銷出了一些汽車,現在,他已經成為一位推銷新星了。
老福蘭克林,這位充滿智慧的美國人常常說的一句話是:如果你爭辯、逞強、反對,你或許會取得偶爾的勝利,可是這種勝利是空洞的,因為你永遠無法得到對方的好感。
所以為了自己的利益,你最好打算一下,你究竟想要什麼呢?是暫時的口頭的勝利還是別人的長期好感?要知道,這兩者很難兼得。
你或許在辯論的時候是對的,甚至是不容置疑的正確。但是這對改變另外那個人的思想全然無用。不論對方的智力高低,接受教育的程度如何,口頭的爭執都無法改變他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