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章 成功演講的基本原則(3)(1 / 3)

溫斯頓·丘吉爾也是很辛苦才學到這一課的。年輕時,丘吉爾也要寫講稿、背講稿。直到有一天他在英國國會上背誦他的講稿的時候,思路突然中斷,腦海裏一片空白。他尷尬極了,同時也感到了羞辱。他把上句話又重複一遍,可是依然什麼也想不起來,臉卻變成了豬肝色。他頹然坐下,從那以後,丘吉爾再也不背講稿了。

我們如果逐字背下演講詞、麵對聽眾的時候,很容易因為緊張而遺忘。即沒有忘記,恐怕講起來也是呆板的。為什麼呢?因為它不是來自我們的內心,隻是出於記憶而已。私下與別人交談時,我們總是一心想著要說的事,然後就直接說出來了,並未特別去留心詞句。既然一直都是這麼做的,現在又為什麼要改呢?如果我們非要寫講稿、背演講詞,就很可能重蹈凡斯·布須內的覆轍。

凡斯是馬黎波歐藝術學校的畢業生,世界最大的保險公司之一的衡平人壽保險公司的副總裁。多年前,他被要求在西維吉尼亞州的“白磺泉”召開的“衡平人壽”代表會議上發表演講,有來自全美的兩千名“衡平人壽”代表參加這次會議。當時,他從事人壽保險的行業才兩年,可是已經非常成功,所以安排他做20分鍾的講演。

凡斯很高興,他知道這是一次提高身價的好機會。然而,不幸的是,他把演講詞寫下來背。他在鏡子麵前演練了42次,把一切仔細準備:每句詞語,每個手勢,每個表情,甚至準備了怎樣上台和回來的細節。真是恰到好處,完美無瑕了,他想。

可是,當他站起來要講演的時候,麵對著兩千名聽眾忽然感到了害怕。他隻說了:“我在本計劃裏的職位是……”然後腦子裏就隻剩下一片空白。慌亂之中,他後退了兩步,想要重新開始,可是腦子裏依然是空白一片。於是再退後兩步,企圖重新開始,依然沒有用。講台有四尺高,後邊設有欄杆,和牆隔有2米寬的距離。所以,當他第四次重複剛才的表演的時候,他掉下講台,消失到隔縫裏去了。聽眾轟然大笑,笑得人仰馬翻,跌出椅子,滾到走道上。衡平人壽保險公司做這種滑稽表演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讓人拍案叫絕的是,聽眾還真以為這是特意安排的助興節目。“衡平人壽”裏的老前輩們,現在還津津樂道他的演出。

可是凡斯·布須內自己呢?他親口對我說,那是他一生中最沒麵子的一次。他覺得羞辱難當,因此寫了辭呈。但是凡斯的上司說服了他,把辭呈撕去,並幫助他重建自信。而凡斯在這次經曆以後,成了公司裏數一數二的演講高手。不過,他再也不去背講稿了。我們應該以此為鑒,以免再幹出這樣愚蠢可笑的事情。

林肯說過:“我不喜歡聽刀削式的、枯燥無味的講演。當我聽人講道時,我喜歡看他像在跟蜜蜂搏鬥一樣去講話。”他喜歡聽一個演講者自在、隨意、激情澎湃的演講。背講稿,是絕不會表現得像在跟蜜蜂拚命似的。

那麼,準備講演的恰當方法是什麼呢?我來告訴你。你要在生活中,留意那些有意義的、曾經給你指引的有關人生內涵的經驗,然後把從這些經驗中獲取的思想、理念、感悟等等彙集整理。真正有用的準備,是你對講演題目的深思。和查爾斯·雷諾·柏朗博士多年前在耶魯大學演講時說的一樣:“深思你的題目,醞釀成熟,漫溢思想的馨香。再把所有這些意念寫下,簡單地隻要能表達清楚概念就可以把它們寫在紙片上——通過這樣的整理,零散的片斷就容易安排和組織起來。”聽起來並不難吧?實際上也真的不難,隻需耍有一點專注和思考就行了。

當準備進行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要不要試講一下呢?完全應該。這是一個保證你萬無一失而且簡單有效的方法。把你的想法,和朋友或同事們在日常談話中聊聊,沒有必要全部講出來,隻需要在餐桌前傾過身去,用類似這樣的話談起:“喬,知不知道,那天我遭遇了一件不尋常的事。”喬可能願意聽聽你講的故事。這時你就要仔細觀察他的反應,聽聽他有什麼樣的想法,說不定他會有什麼新的有趣的主意,那就很有價值了。他不知道你是在預演,事實上知道也沒關係。他或許會說,聊得真痛快。

傑出的曆史學家艾蘭·尼文斯對作家也有類似的忠告:“找一個對你的題材有興趣的朋友,詳盡地把你的想法講給他聽。這種方式,可以幫你發現你可能遺漏的見解,事先無法預料的爭論,以及找到最適合講述這個故事的形式。”

3.給自己成功的暗示

題材選好後,依照計劃加以整理,並跟朋友聊聊,進行演習——這樣的準備還不能算充分。你還要讓自己相信這個題材是有意義的,還必須有那種曾經激勵過曆史上的偉人們的態度——堅信自己。怎樣能讓自己確信這一點呢?詳細研究題材,抓住其更深層次的意義,告訴自己,你的演講將幫助聽眾,使他們聽過之後,成為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