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心回到家裏,繼父的臉,雖然還是沉著,可是再沒有趕她走,也沒有過大聲嗬斥她。媽媽趕緊向她打聽婆家的瑣事。婆婆做飯怎麼樣了,公公的脾氣看樣子怎麼樣?都誰去他家串過門?琉心有一搭無一搭的回答著。
弟弟琉國也過來了。看見琉國,琉心嚇一跳,問到:“你怎麼沒上學?”
琉國趕緊示意他小點聲音,蘇喜臣還是聽到了,他凶狠地拉下臉,瞪了琉國一眼。
盧月娥小聲地說:“他不念了,非得不去念書!好說歹說都不去,找了好幾個人在你爸麵前說情,誰都不幫他,人家說,他要是去念書,幫他說情還行,他不念書,哪有幫著說這個情的!”
一席話,又勾起了蘇喜臣的火,他狠狠地對蘇琉國說:“要麼念書,要麼放羊!你自己看著辦,你也老大不小,總不能不念書在家裏幹吃吧!”
蘇琉國就很小聲地說:“那我放羊!”
琉心著急地說:“琉國,你在說什麼傻話?”
琉國一句話也不再說,就走出房去了。琉心跟在後麵,她一定問個清楚,勸勸他,不讀書怎麼行?他才念到初二啊!
原來,那時候的鎮裏的中學,條件十分艱苦。尤其是吃的。住宿生的糧食是從家裏拿的,交到食堂。到食堂稱過之後,按斤兩發飯票還要夥食費,一斤小米要兩毛錢的夥食費。學生們新拿的米被管理員存起來,吃的是陳米。不光有黴的,有蟲子,還有的學生惡作劇,往裏麵放細沙子。菜也極差,一鍋水,裏麵漂幾片菜,放點鹽。這樣的夥食,琉國每頓一斤半的飯票還不夠,其實也是食堂管理員克扣了,一斤飯票幾乎隻給半斤米的,一斤半也許八兩還不到。琉國正長身體,個頭長得快,每天都挨餓。蘇喜臣知道他每頓吃的多,十分不高興,罵他敗家,浪費,嚴厲的訓斥他,琉國上學的日子實在難熬,所以他不想讀書了。
琉心也是那所學校出來的,深知那裏生活的艱苦,她也無能為力,隻有勸弟弟堅持初中畢業一年就好了。
琉國打死也不願意回到學校了,蘇喜臣一怒之下真的買了二十幾隻羊給他放,十六歲的孩子心甘情願的放起了羊,無論酷暑寒冬,無論刮風雨雪,毫無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