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卻沒交代因果(1 / 2)

小寶扮成的小紅還真的問得出口。人們隻當是“女孩子的心事你別猜”,不知這小紅是要整治,故意刁難小書生呢,還是真的就此問題感興趣。

說實在的,連寶玉和晴雯也都很二乎,不知小寶這是心血來潮呢,還是隻不過是故意地照茬兒。

小寶心裏其實挺委屈的,隻有他自己相信自己是在努力地幫襯晴雯,隻無奈,這份用心擱是誰也猜不到啊。

小書生有些個訕訕的,他好像不想回答。

人們看到他這樣的神態,對此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是認為小書生跟小紅本來就是事實婚約的關係,這小紅一旦犯難,作為男人的小書生自然得禮讓,這不說話似乎就是男人謙讓女人的態度,這麼想問題的一幹人等幾乎都要給小書生鼓掌啦。

還有一種解釋,就是小書生本身就是心虛,雖然花姑娘認為小書生猜對了自己用在麵包上的深意,但是,小書生懂得的,並說出來的,說不好還真是花姑娘的麵包並不具備的,隻不過,花姑娘順水推舟,既然小書生說這麵包裏有一縷愁,那麼,製造麵包的人——花姑娘就承認是這麼回事好了,反正也沒有因此受什麼損失。

其實啊,除了以上兩種觀點以外,在大家夥兒中還盛傳著第三種解釋:那就是花姑娘和小書生原本就是一夥兒的,兩人為了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潛入了和府,正趕上有這麼一場夜宴,又為了這個不可告人的秘密,兩人鋌而走險,演起了雙簧,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而且,很會打配合,他說這麵包裏有個啥,那邊,花姑娘保證馬上就點頭表示的確是如此,這樣,兩人串通起來愚弄和大人,愚弄這場的各位“達官顯貴”(注:這達官顯貴是這幫看客自己給自己定位的,他們通常認為得到和大人的邀請,能有幸參加和府上的一場夜宴簡直就是一生人生進階中一個重要的裏程碑,也是自己從聞達於市井通衢到變為京城中受到和珅大人格外重視的達官顯貴的一個重要的、可載入家史的時刻)也說不好啊,因為,當下市局不穩,也難免會有魚龍混珠。

對於以上三種解釋,似乎,都能說明共同的一點,那就是:小書生你倒是說話啊,表個態啊,咋打一棒子也不放個屁呢?!人們群眾對這樣矜持、或者是有嚴重拖延以至於反應滯後的小書生從最開始的愛不釋手到現如今感覺投了他好像手裏有個燙手的山芋,要扔仍不得,不扔自己又很難過。

當人們普遍看到一個情形,看似小紅姑娘出於陳芝麻爛穀子的過節對小書還真的很是不滿,急於報複,故而,刁難地提出了如此具有挑戰性的問題。

小書生,你倒是答還是不答。人們給急得抓耳撓腮的。

這時候,小書生正了正衣領,抖了抖身上的麵粉和爐灰,好似挺嚴肅似的,他這是要開口的意思嗎,人們翹首以待。

“這縷憂愁啊是欲拒還留,欲留又散的,根本就是這個胖小豬的主魂。”

“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