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FBI的廬山真麵目:告訴你一個真實、全麵的FBI(2)(1 / 3)

在行為分析部,訓練有素的工作人員會查看證據以及一起或一係列罪案的環境,製作出一個概圖,來說明疑犯性格的不同方麵。例如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工作類型以及其他元素等,從而逐步縮小探員們的調查範圍,為快速破獲案件提供保障。此外,地區罪案分析也很有幫助,在運用這種方法時,罪案分析人員在計算機中輸入有關案發地區的信息,計算機會給調查人員創建一個“感興趣地區”作為探員們的模擬參考區域。該部門的網站解釋說,犯罪調查分析“是一個從行為和調查角度回顧犯罪案件的過程”。

FBI們最拿手的工作方法的是未雨綢繆。比如說他們和生疏人第一次會晤時,能在最初談話的幾分鍾內看透這個人。並且,他們能找到對方感興趣的話題,拉近雙方距離,使得對方能放下戒心談一些隱秘的事情。

一位在FBI執事長達30年探員史特夫曾出版過一本暢銷書。名字叫《社交上的閱人術》。在這本書中,史特夫借助自己在擔任探員期間所練就的察看力,教導人們怎樣透過眼神、肢體動作以及一言一行,猜透對方的心思,從而快速地辨認出對方是敵是友,能否值得信賴和進一步的交往。這些雖說是社交上的技巧,但實際上也能看做是FBI的閱人術。

史特夫認為,FBI探員的這種察看力完全能依靠後天的訓練而成,但他們的方法是不能公開的。史特夫當然也可能將FBI的這項秘密告訴大家。因此,他將FBI的這種方法通俗化。雖然被通俗化了,但依然能在其中見到FBI的影子。

據史特夫說,練習察看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回憶遊戲”。這個遊戲能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練習。例如,當你走進一個房間之後,閉上眼睛,盡力去回想走進房間之前你看到了什麼,越具體越好。時間久了,這種能力就會得到很大的提高,就可以像FBI探員一樣,在走到朋友家的門前時,周遭的環境就已經了然於胸了。比如,門前街道上停了什麼牌子的車、隔壁房屋門前有位男士在做什麼,另一間屋子的門前的籠子裏放關著的是雞或是鵝?

當你察看完周遭環境之後,還需要問一下自己,知道這些有什麼用呢?比如說,隔壁房屋的那位男士是往信箱裏取東西呢還是送報紙呢,他是那個屋子的主人呢還是郵遞員呢?接著你再想,門前的街道上並沒有停放任何郵遞公司的車輛,因此可以大致確定,那位男士可能就是那個屋子的主人。

總之,FBI這些先進的調查工具和高效率的工作方法使它威名遠揚。同時也成為許多國家警察機構模仿的對象。

第三節FBI擁有絕妙的測謊技巧和搜集情報的能力

FBI的任務是調查違反聯邦犯罪法的案件;調查來自外國的情報與恐怖活動;在領導階層與法律執行方麵對聯邦、州、當地以及國際機構提供幫助;同時在響應公眾需要和忠實於美國憲法的前提下履行職責。

對FBI 來說,搜集到真實可靠的情報是他們進行一切工作的基礎。FBI在調查有關犯罪和恐怖活動以及搜集情報的過程中,施展出了高超的本領。這些高深的本領中首先要數FBI探員們在調查犯罪以及恐怖活動過程中審問犯罪嫌疑人或是詢問可疑情報員時運用的絕妙的測謊技巧,即透過一些簡單的信號就能判斷對方是否在撒謊。FBI將這些信號分為六種。

第一種信號:反複問說謊者同一個問題。在每一次詢問時,細心觀察他的反應,以找出破綻。探員們在問一個人問題得到回答後,會停一段時間再問,這次的回答可能會和上次一樣保持不變。然後在第二次與第三次之間留出一些時間。在此期間,他們會逐漸放鬆下來,犯罪嫌疑人會認為:“我已經蒙混過關了。”這時,探員會猛然襲擊,突然問他同一個問題。由於此時犯罪嫌疑人已經不在說謊的狀態中了,他一時反應不過來,不是惱羞成怒,就是傾向於坦白。假如一個人說:“我不是已經和你提起過這件事了嗎?”然後才大怒,你就可以斷定他可能在撒謊。但他也許會對你說:“事情是這樣的,我還是給你直說了吧。”

第二種信號:說謊者在敘述一件事情時滴水不漏,似乎天衣無縫。對於一般人來說,記住一個時間段的所有細節是很難做到的的。然而說謊者例外,他們在陳述時基本是一氣嗬成的,這是由於他們已經在頭腦的假定情景中把一切都想得很周全了。他們絕不會說“等一下,我想想”。不過也恰恰是他的口若懸河暴露了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