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隨聲附和的人一般膽小怕事
在說話過程中,總是唯唯諾諾、隨聲附和的人大多膽小怕事,在挫折麵前喜歡逃避。他們就如海鷗,在遇到危險時,總是把頭紮在沙堆裏,以為這樣就能躲避暴風雨的襲擊。這類型的人凡事喜歡安穩太平,沒有太大野心。
9.避實就虛的人喜歡使用小伎倆
FBI指出,有些人在說話時喜歡避實就虛,往往會製造一些假象去蒙騙、糊弄他人。一旦這種伎倆被對方揭穿,又會運用一些小手段來敷衍過去。
10.固執己見者內心多保守
固執己見的人一般比較頑固,內心很保守,他們從來不會聽取別人的看法和建議,即便自己是錯誤的也會堅持到底,不知變通。
一般說來,每個人都有他自身的說話方式,有的人比較直接,有的人比較婉轉,有的人喜歡發表自己的意見,有的人喜歡聆聽對方的談話。FBI從說話方式的角度出發去了解一個人的個性和內心活動,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此外,FBI的一位執事幾十年的研究人員這樣總結說,在說話中即可了解眾生百態。
在說話時能夠采用充分的論據說服對方的人有成為外交家的可能。他們內心非常敏銳,能夠通過自己獨特的洞察力,對他人有十分清楚的了解,然後使自己占據主導地位,讓對方跟著自己的思路走,以取得最後的勝利。
在說話時,常帶奇思妙語的人,大多非常聰慧,他們通常很幽默風趣,反應速度也很快,常會給人帶來快樂。
在說話時,喜歡自嘲的人,一般來說,都比較豁達樂觀,具有超脫、調侃的心態和博大的胸懷。
在說話時善於旁敲側擊的人多能聽出說話者的言外之意,同時比較圓滑和世故,常能做到一語雙關。
在說話時能夠轉守為攻者,多心思縝密,遇到事情時能沉著應對,適時根據形勢調整自己。他們為人穩重,從不做自己沒把握的事情。
總的來說,一個人的說話方式映射著他的內心活動。FBI的探員們非常善於從一個人的說話方式來猜透對方的真實心理,從而為在破案中掌握犯罪嫌疑人的心理,以此為突破口抓獲犯罪嫌疑人創造了有力條件。
第五節FBI幫你揭開客套話的神秘麵紗
FBI指出,在人際關係中,通過一個人的客套話,我們是很容易解讀出他的心理的。客套話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客套話運用得恰當,說明了一個人的成熟和禮貌,反之,過分地使用客套話則說明說話者別有用心。在本節中,FBI圍繞客套話向我們講述了客套話背後的一些秘密。
1.在與人交往時,總是謙恭有禮者的內心狀態
FBI一位執事幾十年的教員這樣說,對人過分恭謹,反而顯得沒有禮貌。人與人之間的禮貌,存在著一定的程式和措辭,是人在交往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然而禮貌過了頭,就要引起注意了。
這位教員告訴我們,在人與人交往的時候,一般總是低聲下氣,一直使用恭敬語的人,他們在童年時期大多受到過家長嚴厲而錯誤的教導,特別是有關禮節方麵。因此來說,那些在平常人看來可允許的欲望,在他們心裏卻是一道枷鎖,不為自己的良心接受。因而導致他們產生罪惡、不安和恐懼的心理。
這些被遏製的欲望、衝動和情緒隨著時間和年齡的增長,在他們的心裏越積越多,以致形成了他們壓抑的人格特性。這些無法被排解掉的情緒,總有一天會形成強大的氣流發泄出來。他們生來敏感的直覺意識到這一點,為了自我保護,掩飾自己的情緒,於是便采取反作用的心理防衛機製,即對人更加謙恭有禮,處處以客套話應對,刻意與別人保持距離。這就意味著,這些過分謙恭的態度背後,通常暗含著對他人強烈排斥意識。
FBI總結說,這種人的排斥意識一般來說很可能是出於自身的保護意識,這類型的人大多比較保守,他們不輕易跨出自己原本劃定的小格子。他們大多本性善良,隻是被束縛慣了,就會對他人產生一種不信任和戒備心理。
FBI認為,在剛開始同這類型的人交往時,我們最好采用同樣的方式去和他們交談,你會發現,他們會很喜歡這樣的說話方式。因為這樣可以令他們放鬆,從而舒緩自己內心的不安和恐懼。在取得他們的信任之後,接著加以引導,一步步拉近彼此的距離,適當的時候,也可以幫他們尋找自己排解自身內心情感的途徑。在成為好朋友之後,就會發現,他們其實是很值得信賴的,因為他們的中規中矩久了的他們是很忠誠的夥伴和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