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言辭語言露心跡(1)(1 / 3)

1.從語言密碼中破譯對方

俗話說:“言未出而意已生。”在人們的現實生活中,常常會有欲言又止,吞吞吐吐的現象發生,則在那一刻他內心的心理密碼已經泄露了他的真實動機。下麵的幾點是告訴人們怎樣察言觀色而洞察人心的具體辦法:

1.在正式場合中發言或演講的人,開始時就清喉嚨者,多數人是由於緊張或不安。

2.說話時不斷清喉嚨,改變聲調的人,可能還有某種焦慮。

3.有的人清嗓子,則是因為他對問題仍遲疑不決,需要繼續考慮。一般有這種行為的男人比女人多,成人比兒童多。兒童緊張時一般是結結巴巴,或吞吞吐吐地說:“嗯”、“啊”,也有的總喜歡習慣性地反複說:“你知道……”

4.故意清喉嚨則是對別人的警告,表達一種不滿的情緒,意思是說如果你再不聽話,我可要不客氣了。

5.口哨聲有時是一種瀟灑或處之泰然的表示,但有的人會以此來虛張聲勢,掩飾內心的惴惴不安。

6.內心不誠實的人,說話聲音支支吾吾,這是心虛的表現。

7.內心卑鄙乖張的人,心懷鬼胎,因此聲音會陰陽怪氣,非常刺耳。

8.有叛逆企圖的人說話時常有幾分愧色。

9.內心慚趨興盛之時,就容易有言語過激之聲。

10.內心平靜的人,聲音也會心平氣和。

11.心內清順暢達之人,言談自有清亮和平之音。

12.誣蔑他人的人閃爍其詞,喪失操守的人言談吞吞吐吐。

13.浮躁的人喋喋不休。

14.心中有疑慮不定思想的人說話總會模棱兩可。

15.善良溫和的人話語總是不多。

16.內心柔和平靜的人,說話之時總是如小橋流水,平柔和緩,極富親和力。

從語言的密碼中破譯對方的心態,閑談是了解對方的一種最好方式,整個氛圍顯得輕鬆愉快,又讓對方心理上沒有防線。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期,東條英機出任日本首相。此事是秘密決定的,各報記者都很想探得秘密,竭力追逐參加決定會議的大臣采訪,卻一無所獲。這時候,有位記者有心研究了大臣們的心理定勢:大臣們不會說出是誰出任首相,假如問題提得巧妙,對方會不自覺地露出某種跡象,有可能探得秘密。於是,他向一位參加會議的大臣提了一個問題:此次出任首相的人是不是禿子?因為當時有三名候選人:一是禿子,一是滿頭白發,一是半禿頂,這個半禿頂就是東條英機。在這看似無意的閑談中,這位大臣沒有仔細地考察到保密的重要性,雖然他也沒有直接回答出具體的答案,聰明的記者,從大臣思考的瞬間,就推斷出最後的答案,因為大臣在聽到問題之後,一直在思考半禿頂是否屬於禿子的問題。記者從隨意的閑聊中套出了他需要的獨家新聞。

與人談話時,一些見識淺薄,沒有心機的人就會很容易地把自己的不滿情緒傾訴給你聽。對於這種人,你不應和他保持更深更多的交往,隻需當作一個普通朋友就行了。

假如和對方相識不久,交往一般,而對方就忙不迭地把心事一古腦兒地傾訴給你聽,並且完全是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樣,這在表麵上看來是很容易令人感動的。然而,轉過頭來他又向其他人做出了同樣的表現,說出了同樣的話,這表示他完全沒有誠意,絕不是一個可以進行深交的人。

這種人對一切事物都沒有什麼深刻的印象,千萬不要附和他所說的話,最好是不表示任何意見,隻須唯唯諾諾地敷衍就夠了。

另外,還有一類人,他們惟恐天下不亂,經常喜歡散布和傳播一些所謂的內幕消息,讓別人聽了以後感到忐忑不安。其實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滿足一下他們不甘久居人下的虛榮心。他們並不是心地太壞的人,隻要被壓抑的虛榮心獲得滿足之後,天下也就太平了。

以傾聽方式出現的人,其表現是支配者的形態。這種人物的談話從不涉及自己的事,或有關自己身邊的人。他們的話題反而是涉及別人的一些瑣事,或對方的隱事秘聞,甚至對對方的一舉一動或每條花邊新聞都捏著不放手。這是完全徹底地侵犯別人的隱私。

從男女情況的角度來看,表示你很關心對方,或者極度熱愛對方,因為你是個忠誠的傾聽者。

像這樣的傾聽者,非常喜歡把話題的重點放在跟自己完全無關的人、名人、歌舞影星的花邊新聞軼事方麵,這說明他的內心存在一種起支配作用的欲望。

由此可見,他是個沉迷於閑談名人或明星風流事的人,也說明他很難擁有真正的知心朋友。這類人或許是因為內心生活很孤獨,沒有生命的激情。一個人過於關心自己不太熟悉的事情,並且十分熱心去談論他們,都是表示他內心世界的孤獨和空虛。

在現實生活中,還有這樣的一類人,他們無論在何種場合,與別人交談時,都愛把話題引到自己的身上,吹噓自己當年如何奮鬥的經曆。惟恐別人不知道他的光榮曆史,而結果,並不像他想象得那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