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雪山之王(1 / 3)

冷靜的分析了現在所麵臨的情況,那些小魚的滋補我的體力慢慢恢複了過來,可是現實無情的又再一次打碎了我逃出生天的夢想,因為我發現所處的環境憑借自身的力量根本出不去,通道的水口全部是堅硬的玄武岩,不知道有多深多厚,別說我就一個人,就是給我一個挖掘機估計要挖開不知道用多少天,如果有把錘子和鋼釺一點點撬開,估計也要幾百年,至於用手扒拉十年估計也扒拉不掉一塊石頭。

唯有那個水道是唯一出口,假設我可以一口氣潛入水中,逆流而上或許有機會進入那條大河之中,可是這個狹小的水道口我的身材根本無法容納,就算能硬著頭鑽進去,身體也會恰在中間,到時候就成了那些臭魚爛蝦的開胃菜了。

失神的靠在石壁上,最後的生路也斷絕了,隻恨自己沒有炸藥,就算是死也要和這個地下迷宮一同毀滅,要是有個四零火箭筒,我會毫不猶豫的扛起來對著水口一頓猛轟,把外麵的河水全部引入,讓這地下迷宮徹底變成一座地下水宮。

想歸想!我什麼都沒有,當初巡邏背的五六式衝鋒槍在雪崩時也丟失了。

就這樣安靜的死去吧!就這樣成為昆侖山下一個永不瞑目的亡魂!這就是我最後的歸宿,外麵的世界和我一步之遙,我隻能聆聽,隻能遐想,最後都化成無可奈何的一簾幽夢。

我想起了小時候的看的西遊記,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看著外麵的世界卻不能出去,春夏秋冬寒來暑往,麵前一個個牧童變成遲暮老翁,那種感覺應該和我現在的情況差不多。可是人家是神哦!就算壓個五千年也不會死,而我在不久的將來就會變成一堆枯骨,死了都沒人知道。

幾天過去了,求生的本能讓我雖然明知出不去,還是被饑餓所逼下水抓魚,我盼望著奇跡出現,每天在有力氣的前提下衝著那些石壁上的風眼拚命嘶喊,希望能引起外界的注意,我知道在這昆侖山下有很多遊牧民族經常會趕著牛群羊群來河邊飲水,可惜一切都落空了,我的喊聲會被風眼中的風力吹回來,整個通道裏就跟鬼叫一樣,可謂是回聲繚繞。

聲竭力嘶後,猶如一灘爛泥一般靠在石壁上,我臆想此刻的外麵是怎樣的天地,這條河是玉龍喀什河還是尼雅河,在河的對岸是不是有一些戴著氈帽,穿著黑皮大衣,騎著馬的老大爺和少女在放牧,我似乎聽到了他們唱起了歡快的木卡姆,揚起馬鞭吆喝著牛羊。

水道!整個地下迷宮的水道之水都是從這裏引進的嗎?會不會還有別的水源入口,我時常在問自己,說不定我應該再尋找其他的水道入口,說不定哪裏的情況不一樣,可是我實在沒有動力了,別說找不到,就算是找到了還是出不去我估計自己會一頭撞死在石壁上徹底了結。我寧願在這裏安靜的死去,最起碼我可以聽到外麵河水的奔騰聲,可以聽到放牧少女的歌唱聲,可以呼吸到外麵流進來的清新空氣,這裏起碼還有一些魚可抓,保證可以躺下自由的幻想,而且還可以偶爾感受一下陽光的溫暖。

我唯一奇怪的是這裏為什麼在通向外界的石壁上會有一些大小相同的風眼,這些風眼大概有一個拳頭大小,一看明顯就是人工打造的,我粗略的數了一下,這個六米多高的防水石牆上方大概有三十多個,準確的說是三十六個風眼,這些風眼距離地麵在三米以上,要不是正午有陽光折射進來很難察覺,而且能夠折射陽光的風眼也就幾個,陽光折射進來的時間最多十分鍾,這十分鍾算是我這一年在迷宮內最大的享受。

不知道這些風眼是以什麼樣的角度打造的,如果是斜下30度以上應該都可以透進光纖,為什麼就隻有幾個可以折射光線進來,為什麼要在這個鬼都沒有的地下迷宮開設這麼多的風眼,通風對這個沉寂地下的迷宮有什麼用處,在我的理解中地下陵墓都是密不透風的,特別是針對棺槨最好內部形成真空,包括墓室內也形成一個巨大的真空,這樣不但便於保留屍體不腐爛,而且對棺槨和那些陪葬品也不容易生鏽氧化,由此我斷定這個地下迷宮絕對不是皇帝陵墓。

如果有一個大錘子和一個梯子,我會爬出上一點點的敲開那些風眼,根據它們之間排列的位置和距離,估算一下隻要敲開六到八個風眼,估計我就能鑽出去,可是這裏除了我,毛都沒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