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肯定的,父親母親已來了。”李愔很驕傲地回答。
李恪與江承紫聽聞,立馬加快腳步入了蓬萊殿。李世民與楊淑妃正在下棋,看到兩人來,便高興地把棋子推了,結束了下棋。
江承紫按照規矩向公婆敬了茶,收了婆婆的見麵禮與紅包。之後,便是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吃了一頓飯。吃吃完飯,李世民也破荒沒去甘露殿繼續批閱奏折,而是一家人在一起泡茶聊。
他感慨大唐這一年多以來的變化,還起格物院新最近推出了一些作物,農民那邊傳回來的消息都是大喜。泡了一壺茶,正在閑聊的李世民忽然問:“你二人可要什麼賞賜?”
“父皇給予我們二人的婚禮已是最好的賞賜了。”江承紫立馬,
李世民哈哈笑,:“一是一,二是二。你們倆為大唐做了很多,可作為父親,作為君主,我都不能名正言順賞賜你們什麼。這次,正好大婚,便想著賞賜你們。你們有什麼要求,盡管吧。”
李恪看了看江承紫,便鄭重其事地拜了拜李世民,:“我與阿芝什麼都不缺。隻是父親厚愛,我與阿芝有一想法,還望成全。”
“你且?”李世民很是好奇。
李恪便:“如今國泰民安,我與阿芝想掛職在格物院,潛心研究研究農作物。”
“這——,恪兒,你是將才。”李世民很是舍不得。
“父親,如今新一輩崛起的年輕將領很多,個個都是能人,你瞧張晉華、王謝、程懷亮、長孫濬,這一個個都比我厲害。再,兒子這身份,實在不適合再出任任何的文官武將了。”李恪很誠懇地。
“是啊,要避嫌。”李世民也是一聲歎息,心裏也不由得想:若是他為帝,或者大唐會更強盛。
李恪像是知曉他想法似的,隨後就:“我是個沒大誌向的人,隻想和阿芝白首一生,過柴米油鹽的生活。以綿薄之力,找尋一些植物,能給大唐百姓帶來一點點的改善,即可。”
李世民想了想也是這樣的,這孩子什麼都好,就是太兒女情長,到底也不適合為帝。於是,他的想法轉瞬即逝。也因此,他同意了李恪的提議,掛職在格物院,又不是格物院首席,連早朝都免了。
李恪高興壞了,連連跪謝。隨後,還得寸進尺地:“因為找尋農作物,可能要走遍三山五嶽,還請父親母親成全。”
“唉,你們開心就好。”楊淑妃歎息一聲。
李世民就不樂意了,徑直強調:“為神農計劃出力固然是好,但走遍三山五嶽,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忘記,你是皇家子弟,身份特殊,而且作為皇家子弟,享受了百姓享受不了的條件,便自有一份兒屬於自己的責任。若朝廷有重大事情,你還得以吳王身份入朝議事,不能因此就推脫責任。”
“這是一定的。就算不皇子這一身份,我還是父親的兒子,太子的弟弟,自然要愛護我的家人。”李恪,親情牌是打得越發順溜。
李世民這才笑逐顏開,:“行了行了,你們新婚,不留你們,自行去吧。”
李恪滿心歡喜,與江承紫雙雙叩謝了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