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夢,幫你吹散心靈的迷霧(8)(3 / 3)

我想,假若我不是一直在努力反省自己的人生,那麼,第一個階段的噩夢可能會持續一生,我會不斷重複這種沒有夢境隻有極度恐慌的夢魘,並最終可能成為一個惶惶不可終日的神經過敏的人。其實,之所以沒有夢境,是因為我的防禦太強了,我當時絕對不能接受這一信息,不僅意識上不能接受,甚至在夢中都不能接受。

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對夢不理不睬,那麼盡管我非常努力地自省,可能我要花很長很長時間,都未必能悟到2007年5月的那個最關鍵的夢直接透露給我的答案。

即便你不願意做深度的心理探討,不在乎什麼心靈成長,注意聆聽夢所傳遞的聲音也一樣重要。

譬如,我們最常做的一個夢是牙齒鬆了或掉了。這個夢的含義很直接也很簡單,即“你身上最堅固的零件都不堅固了”,這是在提醒你注意身體。如果你一直對這個信息不理不睬,那麼它最終就會成為現實,當然,未必是你的牙齒掉了,而是你的身體垮了。

我們絕不能將夢隻降格為“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甚至降格為睡覺時神經係統對外在環境的自然反映。譬如,夢魘的一個最常見的理解是,可能你的手壓在心髒上了,這種原因可能會有,但我自己那麼多次的夢魘,沒有一次是這個原因。

夢不僅僅是個人內心世界的反映,也常是對他人、社會甚至世界的一些重要信息的反映。榮格曾夢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申荷永老師則說,他在探訪榮格的故居前,已事先夢到了榮格故居的很多細節。

如果你的心夠單純,夠開放,那麼你的夢中也會有一些所謂神奇的事發生。

我一個朋友前不久做了這樣一個夢:

我回到農村老家,所有見到我的人都和我打招呼,因為我考上大學又在城市有很不錯的工作,他們視我為榮耀,都過來誇我,想和我寒暄、握手或喝酒。但我無比焦慮,我找不到我的女友了。我推開了所有人,四處尋找她。在一個沒有人的路上,我遇到了一個小孩,我問他,看到某某(我女友的名字)了嗎?他指了指路說,她就在左側100米遠的一個小土屋裏。

這是一個噩夢,他一下子從夢中驚醒。夢中的小土屋含義很不好,那是一間孤零零的房子,一個80來歲的病得很重的老婆婆住在那裏,她的兒女們不願意照料她。

後來,他接二連三做了幾個噩夢,都是他的媽媽、姐姐或其他女性親人遭遇危險或得了重病。

最後,他得知,他在外地的女友得了重病,盡管身體看似沒有多大問題,但一檢查卻發現了嚴重的問題。

原來,他的這些噩夢都是感應,他已感應到了女友所麵臨著的危機。

我們對夢是很不了解的,不僅如此,我們對夢還很不尊重,我們會認為,夢是虛妄的、沒有價值的,但當持有這樣的觀念時,我們就錯失了許多自我成長的機會,也會令自己陷入一些危機中而不自知。

自由聯想幫你解夢

最初,弗洛伊德是通過催眠的方式,去探察來訪者的潛意識。後來,他發現用自由聯想就可以了。

所謂自由聯想,即當你看到、聽到、讀到一個細節時,你第一時間想到了什麼,然後順著這個內容繼續想下去。最終,這種自由聯想會把你引向藏在潛意識深處的心理真相。

自由聯想不是天馬行空的想象,天馬行空的想象常是刻意而為的,即我們用某種東西指導著自己想象,但自由聯想重在自由、自然,假如刻意地想什麼,那是很難進入潛意識層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