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兒子的白頭發與黑頭發
夢者
阿穎,30多歲,有一個3歲的兒子,叫丁丁。
夢境
丁丁的頭發全白了,我帶著他四處求醫,但都醫不好。後來,我遇到一個老太太,她的頭發是黑的。她說,她能治好我兒子的白頭發。於是,我請她過來醫治。
非常神奇,她用手摸了我兒子的頭一下,就在那一瞬間,我兒子的頭發又恢複了黑色,而老太太的頭發卻變成了白色。
我很驚訝,也很感激,問該怎樣感謝她。她回答說:“就寄1000塊錢吧!”然後,她就消失了。
分析
這是一個有啟示性的夢,它是在警示這個媽媽。
這是我聽完這個夢後形成的一個清晰的感覺,但我感覺不到,它到底要啟發哪一方麵。不過,那個老太太顯然是最重要的。於是,我問阿穎,她的家族中有哪個重要的女性長輩是意外死去的。
阿穎想了好久,最後說是她的媽媽。在她兩歲時,媽媽因病去世。後來,爸爸再婚,後媽對她很好,完全把她當親女兒來養。
這是解這個夢的鑰匙。很小的時候失去媽媽,這麼重要的事情,阿穎想了好久才說了出來,顯然這是一件被她藏在內心深處的、不願意去碰觸的重度創傷事件。
我問阿穎,她還記得媽媽是什麼樣子嗎?她說完全不記得了。並且,她認為這件事情應該不是太重要,因為後媽對她非常好。
“那麼,會不會因為後媽這麼好,當懷念親媽的時候,你會產生一種負罪感?”我問她。
阿穎承認有這種感覺。所以,為了回報後媽的愛,她會做一些努力,以忘卻親媽。
這是很多人都會做的事情。畢竟,逝者已逝,而活著的人卻每天為我們付出愛,給予照顧,所以,為了回報活著的人的愛,也為了表達對活著的人的忠誠,我們會不由自主地試圖忘卻逝者。
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任何事情一旦發生,都不會被忘記,我們最多隻能將其壓抑到潛意識之中。
那些重要的事情,尤其如此。我們不管付出多麼大的努力去忘記,那些重要的事情實際上仍然在我們心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並通過潛意識對我們的生活發揮重大的作用,就好像由此而證明,這些事情仍然存在著。
阿穎的媽媽,也一樣是“仍然存在著”,並不會因為阿穎及家人的努力忘記而從這個家中自然消失。隻不過,這種存在,是通過阿穎的兒子丁丁表達了出來。
按照海靈格的說法,就是晚輩認同了一些被刻意遺忘的長者,以此來維持這個家族原有係統的平衡。
具體說來就是,丁丁有些地方表現得像是一個老人,而不是一個3歲小孩子的樣子。這是潛意識完成的過程。盡管他一直將媽媽的後媽當作外婆,根本就不知道還有一個親外婆。
海靈格發現,小孩子天生有做父母的“保護神”的衝動,並且小孩子的直覺非常靈敏,他們可以敏銳地捕捉到父母的一些心理“黑洞”,然後去做一些事情,以填補這個黑洞。
具體到這個案例,就是丁丁捕捉到了媽媽的“心理黑洞”,那就是媽媽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她的媽媽。這一定是非常痛苦的事情,雖然現在談起來,阿穎好像一點都不為此而痛苦,但其實是痛苦被藏到了潛意識之中。不需要媽媽說什麼,丁丁就可以感觸到媽媽的這個痛苦,並且會做一些事情,以填補媽媽的這個“心理黑洞”。
他會做一些什麼樣的事情呢?就是,有些地方變得不像是一個3歲小孩,而是很像大人,其實就是很像是阿穎的媽媽。
但孩子這樣做,當然不對勁兒,阿穎感覺到,丁丁最近幾個月來是有些地方不對勁兒,但她不知道,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所以,就有了這個夢,夢以“3歲兒子頭發全白”的方式告訴她,丁丁認同了一個老奶奶,而隻有這個老奶奶才可以把丁丁不對勁兒的地方改過來。
並且,夢還告訴了找到這個老奶奶的方法——“就寄1000塊錢吧”。
寄,可能是“祭”。“寄1000塊錢”,可能是“祭1000塊錢”。
夢裏,“寄”,可以讓丁丁變回黑頭發。現實中,“祭”,可以讓丁丁重新做回小孩。不過,這是通過一個複雜的過程完成的。
具體就是,阿穎通過祭奠媽媽,重新在心裏給了媽媽一個位置。阿穎的整個家庭,通過祭奠阿穎的媽媽,重新在家族中給她留了一個位置。這樣一來,阿穎那個藏在潛意識深處的“心理黑洞”就見了陽光,而不再是一種不能碰觸的痛苦。雖然,丁丁仍然不可避免地要做媽媽的“保護神”的角色,但媽媽已經不需要這方麵的保護,所以丁丁就會重新回到他的小孩的位置上,不再為媽媽的心理缺失而焦慮、痛苦並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