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雙贏是一種生存哲學(1)(1 / 3)

現實社會一再向人們昭示:人活著就是在進行一種生存的競爭,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永不停息的競技場。在這種殘酷的競技中,人們不禁要問: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是否要應用於人類社會?麵對生存的競爭,人們選擇怎樣準則:是甘心退出,還是置對方於死地;是同歸於盡還是攜手合作?

古人飽含智慧的哲理啟示我們,要立足於社會現實,在人生的長途中,要取得成功就必須摒棄傳統那種“置對方死地而後生”的觀念,樹立共存共榮的“雙贏”觀念,隻有雙贏理念,才能走出社會殘酷競爭留下兩敗俱傷的陰影,才能進入由於合作而營造的和諧社會之中。

雙贏,是人們智慧的結晶,是對現實的理智選擇,盡管有時我們放棄一點自身的利益;向對方作出一點讓步;多給對方一些實惠,但從全局和整體來看,這種少量的舍棄不僅給對方帶來更大的利益,而且給自身也帶來更大的利益,這就是“雙贏”,是雙贏理念的最好表現。

雙贏,是營造和諧人生和和諧社會的前提和基礎,隻有以雙贏理念,與人合作,互惠互利,才能產生社會的和諧,人情的融合。在這樣的環境和社會秩序之下,人們才能融於社會,融於生活,與他人共創美好的人生。

一、散見於先哲智慧中的思想光輝

翻開悠長的曆史畫卷,我們可以看到明智的先哲們給我們留下了多少閃光的思想精華,啟迪我們如何生活,指引我們如何在坎坷之途中前進。在激烈競爭的當代社會,重溫這些先哲的智慧思想,對我們生活觀念的更新,生存行為的定位是大有裨益的。

1.尋找中庸之道的現代魅力

貴和持中、注重和諧的中庸之道是中國傳統文化和儒家學說的基本精神之一。不論人們是褒之,還是貶之,其魅力猶在。無怪乎,一些國學研究者認為:在充滿競爭的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庸之道將成為中國商人的成功法寶,關鍵是商人在實踐中如何理解之、運用之。

中庸之道是儒學創始人孔子早在2500年前,去魯桓公宗廟觀禮時,從一個歪傾的瓦罐獲得的感悟。當時孔子問守廟人,為什麼不把瓦罐扶正?守廟人說:“這是‘佑座之器’——欹,無水時歪斜,裝上一半水就正過來,裝滿水時,卻反而傾倒了。”中庸之道簡單、樸實、無華,卻意味深長,充滿了智慧和辯證法,充滿了人生的哲理。

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給中庸之道作注曰:“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四書·中庸》)令人遺憾的是宋代以後,尤其是明清之際,中國的許多古代優秀文化被糟踏,被曲解,把中庸之道詮釋和演繹成處世圓滑、缺乏個性、毫無主見的代名詞,受到人們的批判。其實,正本清源,中庸之道是一種境界,一種水平,是一種對平凡的超越。如果敢於競爭、敢冒風險的現代商人能夠真正感悟到中庸之道的真諦的話,那麼,他一定能在商場上左右逢源,遊刃有餘。

現代中庸之道,並不否認競爭,而是強調競爭中的和諧及和諧中的競爭,主張東方的王道,而不是西方的霸道。所謂中,就是不要偏激,不要走極端,不要不及,也不要過頭;發了財不要為富不仁,受了窮不要人窮誌短;既逐利,又講義;既不愚忠,也不奸詐;既不讓天下人負我,我也不負天下人;既不好高鶩遠,也不自暴自棄;不卑不亢,不左不右……世界是平衡的。盡管人的本能是在各項利益的比較中選擇自我的最大利益,但是,個人利益的最大化,隻有在與他人利益的協調中才能實現。商場上決沒有隻賺不虧的事,暫時的虧,有時會帶來長期的賺;一時的賺,有時會引來不斷的虧。商界的競爭不能走向血淋淋、赤裸裸的極端,也不能無所用心、隨波逐流。而應中庸著點、悠著點,保持一顆平常心參與競爭。沒有競爭的和諧和沒有和諧的競爭都是不完備、不正常的。

中國古代有個商人的故事,說的是有兩個商人,一個漫天要價,一個拚命殺價,各執一端,互不相讓,不但生意不成,而且唇槍舌劍,互傷情感。這時走來一個第三者,分別讓買賣雙方的手伸進自己的大袖筒裏討價還價,一殺一抬,一砍一讓,生意成交,買賣雙方皆大歡喜,中間人也從中賺了一筆。居中者有利可圖,有錢可賺,足以說明,心凶則命窮,心狠則財短。

現代商務談判中最核心、最棘手的環節是最終的價格談判。一方總是通過闡述各種各樣的理由,表明所開的價是如何地合情合理,如何地優惠讓利;另一方也總是擺出為談判所收集的各種市場行情,表明這樣的開價是如何地無利可圖。其實,談判雙方都有一本賬,心裏都有上、中、下三種對策。隻要雙方是理智的、客觀的,隻要能在中策上達成生意,雙方彼此是會認可和滿意的。因此,中者成也,端者敗也;中者和也,端者裂也。有些商人非常精明,能言善辯,這無疑是能人高手。但是,在接近最後成交之際,仍無視大局,據理力爭,往往會因小失大。因為,你的中上,必然是對手的中下,這種中下會引發對手的失敗感而放棄這筆生意。高明的商人常常是精明與爽氣兼備,最後的爽氣者名利雙獲,他使雙方都具有成就感,使棘手的談判有一個圓滿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