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經曆了悠悠歲月,從動物中走了出來,到今天已經建立了高度發達的現代文明。智能大廈、信息公路、核能發電、航天登月、改造物種、控製疾病……這一切使人類過上了舒適而又豐富的生活。然而,是什麼力量造就了人類文明之花呢?
是人類的智慧!
可以說,人類社會的曆史,就是人類智慧發展的曆史,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轉折,都是人類智慧的又一次結晶重組。也惟有人的智慧,才能改變曆史發展的方向。當今社會發展的步伐越來越快,人們所麵臨的前景也越來越複雜,要怎樣才能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就在於人類智慧有沒有新的突破性的發展。我們所總結的答案就是:雙贏智慧。雙贏是人類最新的生存理念,也是現代人最新的發展智慧。惟有雙贏,人類與自然才能共存共容,同步發展;惟有雙贏,國與國才能相互依存,精誠合作;惟有雙贏,人與人才能互惠互利,利益共享;也惟有雙贏,人類才能更好的發展。
一、倡導雙贏,人類才能進展
無論人們在做什麼事情,都希望自己永遠站在“贏”的一方,那麼,如何才能使大家都站在贏的一方呢?惟一的答案就是:把“雙贏”理念貫穿於人生的實踐中去。
人與人之間的利益共享,國與國之間的相互依存,人類與自然之間的共存共容等等這一切都離不開“雙贏”理念的指導。因此人們隻有倡導雙贏,才能取得共同的發展,才能更好的實現智慧人生。
1.利益共享是人類追求幸福的必由之路
追求幸福的人生是人類永恒的目標,那麼,怎樣才能實現這一追求,是“利潤獨占”還是“利益共享”呢?毫無疑問,隻有利益共享才能實現人類追求幸福的最終目的。
人生是一條漫長的河流,有時舒緩地流涓,有時奔騰著傾瀉,有時遇到暗礁險灘,卻不得不九曲十八彎。人生幸福與苦澀並存,喜與憂參半。人們之所以不能時時感受到人生的幸福,這首先是因為人們,尤其是我們現代人對幸福的追求常常陷入誤區。認為獨身占有的財富越多越幸福,便是其一,有些人拚命掙錢,有時甚至連一些微利都不放過,他們對物質利益表現出來的貪婪獨占,令人想到劉姥姥進大觀園的饕餮。這些人自以為尋到了人生的幸福,卻每每在心勞神疲時叫一聲“活得太累”!這也並不奇怪,人作為一種高智能的生靈,有著主宰喜怒哀樂的極其敏感的心靈。人真正感覺到的幸福,應該是心靈的愉悅,一種與人分享的快樂。如果沒有心靈的愉悅,即使是吃著山珍海味,也會覺得味同嚼蠟。我們可以設想一下,是孤孤單單一個人吃一桌山珍海味快樂,還是找幾個親朋好友一起分享這頓美餐快樂呢?不言而喻,當然是幾個人一起說說笑笑共同分享,更讓人感到幸福了。同樣,我們在生意場上,隻有精誠合作,共同分享利益,才能取得共同的發展。因此,利益共享不僅是人類追求幸福的必由之路,同時也是人類發展的動力之源。
拚命掙錢的同時拚命揮霍,此其二。
我們不能一概否定人類對物質生活的追求,與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適度的物質生活能給人的精神帶來愉悅,而那種不擇手段的對財富的瘋狂占有,和那醉生夢死的揮霍無度肯定不會給人帶來以來的寧靜和愉悅。因此,人若想獲得完整意義上的人生幸福,離不開心的修煉,隻有一顆健康的沒有沾染灰塵的心才能感受到人間一事一物的美好,也才能體會到生活的幸福。
在人類之初,人們為了生存不得不精誠團結,而在人滿為患的今天,為了一己私利,為了個人及小團體的幸福,常常互相排斥,展開無休止的爭奪,製造戰爭,挑動人整人的運動,人與人之間的摩擦,這一切都給人生造成威脅,帶來陰影。人類要想尋求到真正的幸福,需要忍讓,克製,友好,以求和諧生存,利益共享,有序發展。
人生要經曆自己的幼年、青年、壯年、老年,在這漫長的人生中,疾病死亡,種種不測時時威脅著我們的血肉之軀。要想使人真正感受到人生的幸福,也必須有一番真正的修煉,有一種與人分享的達觀。
人生需要忍耐,需要退卻,需要迂回,需要超拔,人生的幸福也需要細細咀爵,慢慢品味,共同分享,這樣人們才能生活得更加幸福。
2.惡性競爭隻能導致兩敗俱傷
在社會生活中,競爭無孔不入。政治紛爭、軍備競賽、商海大戰、科技角逐、文藝評獎、體育競技……世界已開始躍入超級競爭的時代。“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法則使競爭成為成功之路上強大的推動力。
軟件皇帝比爾·蓋茨曾口出“狂言”:“我打算向萬有引力挑戰。”他要求下屬時刻想著競爭對手,不要睡大覺。比爾·蓋茨能取得今天的巨大成功,就在於他深刻領悟到競爭能夠將內在的潛力一點點地擠壓出來,並把它發揮到最高限度,從而創造出驚人的效益。
商品經濟的運行機製,造就了現代的競爭人格,培植了人類的競爭意識。人類曆史已經證明,沒有競爭機製的催化作用,任何國家都不能進入現代社會的大門,既然如此,當今天競爭向我們走來的時候,我們應當喚起鬥誌,振奮精神,揚起競爭之帆,去勇敢地迎接競爭。當然,競爭是實力的較量,要想競爭獲勝,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實力,同時還須遵循競爭的原則:公平、正當。不正當的惡性競爭隻能導致競爭的雙方兩敗俱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