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越過自己這道坎 在發泄中重塑完美自我(1 / 3)

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讓我們越來越感到壓力沉重,煩惱、緊張、疲憊讓我們越來越透不過氣來。我們是否能在每日疲於奔命的道路上,靜下心來,好好想想:“我們是否活得很疲憊?”其實,隻要學會發泄,卸去心中沉重的包袱,泄去心中久積的垃圾,別跟自己過不去,越過自己這道坎,你就會發現每一天其實都是陽光明媚。

當鬱悶成為口頭禪

這個時代流行著這樣一句話:“無論你是羚羊還是獅子,你都必須奔跑。”

的確如此,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人們的生活節奏也在加快。各行各業的人無不卷入這場快速奔騰的洪流中,各種心理問題也層出不窮。

出入寫字樓的白領們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他們因長期處於精神高度緊張狀態下,而又得不到應有的調適和發泄,身心過度疲勞,久而久之,就會出現焦慮不安、抑鬱症、精神障礙等心理問題和疾病,而且長期精神高度緊張也會使白領們內分泌功能失調、人體免疫力下降,從而導致各種生理疾病的產生,甚至會導致過勞死。

在生意場上的精英們很多犯有急功近利的毛病。為追求事業上的成功,他們往往是拚命地工作,自我不斷加壓,盡管超過了自身能力所及,仍是苛求自己,從而造成心有餘而力不足。由於不能自我滿足,就容易導致他們心理失衡。

對從事投機如買彩、炒股等的投資人群來說,如果他們的長期投資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回報或者投資受損,他們必然會產生挫折感和心理不平衡。這些投資人士心理長期焦慮不安,波動起伏不定或處於失衡狀態中。

莘莘學子麵對著緊張繁重的學習任務、家長老師的殷切期盼、自身一舉成名的夢想,他們也肩負著巨大的壓力。甚至考試重壓所引發的反應遲鈍,或過激、焦慮不安、恐懼症、臆想症、抑鬱症等心理問題和疾病已被專門命名為“考試綜合征”。

正如人們常說的:“你永遠不能休息,否則,你就永遠休息”;房奴、車奴們在每月貸款的重壓下苟延殘喘;寫字樓裏深夜依然燈火明亮,加班的人熬紅雙眼盯著桌上厚厚的文件;上下班時間,公路上車滿為患,公交地鐵,擠得水泄不通。

整個城市就猶如一部高速運轉的機器,運轉頻率越來越高的都市節奏,已經讓跟隨它的都市人多少顯得有些緊張和疲憊。四麵八方的壓力和煩惱如潮水一般不斷向我們湧來,這樣的生活看來毫無盡頭,毫無希望。此時,所有的人都在歎著氣說:“鬱悶啊!”於是,鬱悶成為這個時代最為風靡的口頭禪。

一位醫生在給一位老板進行診療時,勸他多多休息。這位老板非常憤怒地抗議道:“醫生,你不知道我有多鬱悶!我每天承擔大量的工作,沒有一個人可以分擔一丁點兒的業務。醫生,您知道嗎?我每天都得提一個沉重的手提包回家,裏麵裝的是滿滿的需要處理的文件呀!如果我能休息,就不會那麼鬱悶了!”

“那麼,為什麼晚上還要批文件呢?”醫生非常訝異地問道。

“那些都是必須處理的急件。”老板很不耐煩地回答。

“難道別人不可以幫助你嗎?你的助手呢?”醫生問。

“當然不可以!隻有我自己才能正確地批示呀!而且我還必須盡快處理完,否則公司就無法運營下去了。”

“這樣吧!現在我開一個處方給你,你不妨照著做。”醫生說道。

這位病人聽完醫生的話,讀一讀處方的規定——每星期空出半天的時間到墓地一次;每天散步兩小時。病人非常怪異地問道:“為什麼要我去墓地呢?”

“因為……”醫生不慌不忙地回答道:“我是希望你可以四處走一走,看一看那些與世長辭的人的墓碑。你不妨認真思考一下,他們生前也與你一樣,認為全世界的事都得扛在雙肩,可現在他們全都永眠於黃土之中,你或許有一天也會加入他們的行列,但是整個地球的活動還是永恒不斷地進行著。而其他在世的人們仍是如你一般繼續工作。我建議你站在墓碑前好好地想一想這些擺在眼前的事實。”醫生這番苦口婆心的勸說終於喚醒了老板,他依照醫生的指示,轉移一部分職責,放慢生活的步調,他知道生命的真義不在急躁和焦慮,他的心已經得到平和,嘴裏也不再抱怨“鬱悶”了,也可以說他比以前活得更好了,當然事業也是蒸蒸日上。

在這個鬱悶的時代裏,我們也應該如此調整自己,無論是從身體上,還是從心靈上。隻有卸下心中沉重的包袱,打開心中那道閥門,瀉出煩惱的洪水,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輕鬆,更長遠。學會調整,學會發泄,從此在鬱悶的時代裏,你將不會再鬱悶!

心香一瓣:

鬱悶時代不鬱悶,我們不必再害怕正視生活,隻要你能學會發泄,所有心理問題都將迎刃而解。重新塑造自我並不困難,困難在於我們要找到正確而有效的方法。

發泄是自我調節的最好方法

正如上節所述,每個人對自身情緒和心理狀況都應有更多的了解和關注。許多現代人的心理問題更是一次次震驚了世人,從清華學生劉海洋用硫酸潑熊,到馬加爵錘殺四同學,社會中出現了許多因心理不健康而引起的各種社會問題,心理健康已經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其實,很多人產生心理問題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當他們產生不良情緒時,他們沒有及時地發泄,後來這些不良情緒越積越多,逐漸使他們失去了理智,最後當他們再也無法自抑時,他們就選擇了一些極端的發泄方式來個總爆發。而這樣的結果卻是我們所不願看見的,可以說忽視發泄,不會發泄不僅會給自己帶來傷害,而且還會給別人甚至社會帶來傷害。

所以,無論你是貧是富,無論你是男是女,無論你是老是少,無論你是在工作還是在學習,你都需要找到一種自我調節的有效方法,自我發泄無疑是一個最為簡單也最為常用的方法。有的人感情上出現了問題,發泄一下,壞心情也許就會煙消雲散;有的人工作上有壓力,找個方法放鬆一下身心,再投入工作,也許就會事半功倍;甚至,有的人感到空虛寂寞,隻要找個合理的發泄渠道,宣泄一下自己的情緒,寂寞也許就此別過,所以說現代社會幾乎人人都需要發泄。如果遇到事情自己一時排解不開,你又不知道要去發泄,或是找不到發泄的方法,那麼有可能長久下去,不僅會影響我們的生活或工作,有時甚至還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32歲的外企銷售經理小李從小學習就很出色,順利從大學畢業後,進入某外企工作,從普通的銷售員做到銷售經理,收入很高。但是她卻一直感覺心裏很壓抑,心煩意亂,甚至覺得生活沒有樂趣。後來,由於工作繁忙,她一時忽略了與男朋友的交流和相處,男朋友終於離她而去,她非常痛苦,並且一直沒有開始新的感情,一旦閑下來,她就會感到孤獨和寂寞。而且,除了工作時,小李很少與人交往,心裏的壓抑和煩惱一直都得不到發泄和排遣。所以,小李的生活似乎有著截然相反的兩麵,在外人眼裏她一直都很出色,生活也很幸福,而隻有她自己才知道她心裏有那麼多的煩惱,她感覺自己快要崩潰了,後來再也無法忍受的小李竟然在家中打開天然氣閥門自殺了。

其實,小李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大不了的事,讓她非得走上那條絕路呢?沒有,根本就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她的工作很好,人也很出色,本來應該過著很幸福的生活,但卻僅僅由於長期以來鬱積在心裏的情緒得不到宣泄而走上了那條不歸路。如果她能及時地發現自己的心理問題,重視心理健康,恰當地將心中的各種不快發泄出去,那麼也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悲劇了。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也許會有一些感情方麵的煩惱,也許會因小事感而到不快,也許會被某人某事激怒,也許會因工作的壓力而感到心理疲憊,也許偶爾還會經曆失敗的打擊,等等。實際上,無論你處於哪種情況下,你需要的隻是好好地發泄一場。

我們應該知道,發泄是人類情感的必需,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發泄。而發泄又分為消極發泄和積極發泄,消極的發泄方式,比如吵架、打架,甚至文章開頭所說的那些惡性行為等,對人對己都有很大的害處,所以我們不提倡,我們提倡的是積極的發泄方式。積極的發泄方式既能讓人發泄,又不會傷人傷己。當然,這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做到的,所以我們就有必要學習一下這些發泄的技巧和方法。

隻有將心中所有不良情緒及時並且恰當地發泄出來,我們的心靈和身體才能保持健康,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才會順利,對於我們每一個人而言,學會發泄、學會自我調節是我們人生的重要一課。

心香一瓣:

發泄從古至今都是人們排遣情緒的主要方式,人人都可以發泄,人人都可以學會發泄。學會發泄,會讓我們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輕鬆、愉快。

重視發泄,學會發泄

從心理健康角度而言,發泄是消除心中不快的極為有效的手段。發泄可以減輕精神疲勞,使你變得輕鬆愉快,有利於精力充沛地投入到今後的工作之中去。所以,請不要將各種不快“存放”在心中。若不將它發泄出去,它會越積越多,到時來個總爆發,那就麻煩了。

一個某著名大學的女研究生小王喝硫酸自殺了,這讓同學們非常吃驚。小王是化學係的研究生、學生會幹部。自殺的原因說來讓人難以相信,她和戀人小李因為一場電影發生了口角,彼此打了一巴掌,隻因為這,她便冷冷地丟下一句:“我去死。”

小李沒在意,他沒想到她真的會去死,於是沒去管她。老師同學更沒料到。平時,小王學習認真,待人熱情,很開朗、很上進,自薦當學生會幹部,很要強。然而,又有誰知道,她那活潑的外表下掩藏著一顆脆弱的心。兩年來,小王的日記中一直有死的陰影。考上研究生並沒有給她帶來幸福感,倒是加劇了她的憂慮和不安。社會上不斷出現的“博士”、“碩士”就業“萬金油”現象,使研究生貶值了,對於女人更是如此。她又感到不安全,總是擔憂著失去什麼。隻有在母親身邊,才覺得安全可靠。可前兩年母親去世了,小王悲痛欲絕,在日記中寫道:“恨不能隨了母親去。”長期處於這種消極情緒中的小王始終得不到發泄,於是,一次小小的口角之後發生了這樣一場悲劇。

由此,我們應該看到發泄的重要性。發泄心中久已積壓的不快猶如傾倒自己內心的垃圾,以免這些垃圾產生的毒素帶給你永久的傷害。但僅僅知道發泄的重要性還是不夠的,你還應該學會如何去發泄,掌握發泄的要領。

發泄其實並不難,比如我們可以采用兩種最簡單的方式:一是用嘴發泄,二是用手發泄。

嘴上發泄又分兩種:一是自言自語。比如,有人受了上司的氣,不敢對上司發作,隻好買一瓶酒,一邊自斟自飲,一邊罵罵咧咧。別看他形象不佳,但他的大方向是正確的,罵完了,氣也消了,再蒙頭睡一覺,什麼事也沒有了。阿Q的自言自語是最好的發泄良方,他挨了打,罵一句“兒子打老子”,心理平衡了,高高興興地搖船去割麥。我們常說,某人有阿Q精神。隻要細想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曾當過阿Q,隻是自我安慰的語言不同罷了。

二是對人傾訴。當你有“一肚子氣”時,不妨找一個親近的人,理解你的人,把肚子裏的怨氣全部倒出來,這樣可以得到解脫。但這必須選準對象,因為不理解你的人不可能靜聽你的“投訴”,聽別人發牢騷畢竟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如果他一邊聽你的訴說,一邊做別的事情,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反而會使你更生氣。而且,不理解你的人往往和你唱反調,說一些“嘿,你真不應該那樣”之類的話,簡直是火上澆油,把你氣個半死。

而用手發泄也可分為兩種:一是用文字發泄。在你受了某人某事的氣之後,利用你手中的筆,一“寫”為快,把它記下來,或者寫一封措詞激烈的文章,將對方罵一通。

奧連雷諾是一個煉金術士的助理,這位煉金術士是個年逾七十的老頭,脾氣非常古怪。他時而對奧連雷諾非常體貼關心,時而又對他大發雷霆。奧連雷諾被他弄得暈頭轉向,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有一天,老頭又對他大發脾氣,指責奧連雷諾未按他寫的配方配置材料,導致實驗又一次失敗。奧連雷諾明明記得自己就是按老頭所寫的配方配置的材料,而且因怕被責罵他還仔細地對照了兩次。這肯定是由於老頭自己寫錯了配方造成了這次實驗的失敗,然後又拿他來出氣。而且這種情況已經出現過很多次了,奧連雷諾聽著耳邊滔滔不絕的罵聲,心裏氣憤難平,於是奪門而出。他不幹了!

一回到家,奧連雷諾就拿出紙和筆,在上麵寫下了他的怨氣,整整寫了十頁,列舉了那個老頭大大小小的無數個“罪狀”,寫完後因為疲憊,奧連雷諾很快就睡著了。

第二天,老頭聽見有人敲門,開門一看,奧連雷諾正站在門口笑嘻嘻地看著他。老頭習以為常地拍拍奧連雷諾的肩膀說:“進來吧,我真搞不懂你每次挨罵後,都跑回家去幹了些什麼。每次都笑嘻嘻地回來。”

奧連雷諾笑著眨眨眼說:“還是那句話——我有一劑化解煩惱的妙方,但我不會告訴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