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把握商機,賺錢有道(1 / 3)

猶太商人善於把握商機,具有靈活的商業頭腦,能夠發現常人發現不了的商機。他們目光敏銳、思路開闊,具有明確的投資方向。猶太商人多從事市場潛力巨大、獲利豐厚的行業,這使他們財源滾滾。

發散思維,促進事業成功

半精不傻乃是絕頂聰明之人。

——猶太智語

發散思維的關鍵是別出心裁,要求人們擺脫傳統思維、陳規陋習的束縛,用常人想像不到的方法獲得成功。猶太商人經商的謀略很多,發散思維就是很重要的一條,尤其是在新產品的開發與廣告宣傳方麵。

世界聞名的飛機大王霍華德·休斯,膽略超人、想象力豐富,而且敢於將自己的夢想轉化為現實。1966年6月,美國的無人太空飛船首次登月,全世界為之矚目。這艘太空飛船就是由休斯飛機製造公司製造的。

在美國,霍華德·休斯的名字就像華盛頓、林肯一樣家喻戶曉。他是美國享有世界聲望的富豪,是美國人心目中的英雄。他的經商思路與眾不同,常常采用發散思維考慮問題,從而取得了成功。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尤其喜愛從事冒險和刺激的事業。他的財富共計25億美元。到了晚年,他隱居世外,行蹤莫測,極少公開露麵。休斯給世人留下一個個謎團。

霍華德·休斯的父親是個石油投機商。在1905年12月24日,霍華德·休斯出生在美國休斯敦。16歲時,他的母親因一次醫療事故不幸去世。更為不幸的是,兩年以後老休斯也死於心髒麻痹,霍華德·休斯繼承的所有財產總計75萬美元。

年僅18歲的休斯開始了單槍匹馬闖天下的生活,他成了休斯公司的董事長。年輕的休斯對電影拍攝很有興趣,然而他最初踏入電影界時並不順利,但是執著的休斯對電影並沒有失去興趣,他在不停地尋找著機會。

霍華德·休斯酷愛駕駛飛機。有一次,當他駕駛著飛機在空中翱翔時突發奇想:拍一部表現空戰的片子不是會很受歡迎嗎?他想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空軍中校達寧率領數架索匹茲駱駝號戰鬥機,從戰艦上起飛,轟炸德軍東得倫空軍基地。那是一次極為成功的越洋轟炸,英軍隻損失1架飛機,炸沉了兩艘敵艦和兩隻飛艇。休斯決定將這次空戰搬上銀幕。為了取得最佳的影視效果,他準備用真正的飛機拍一部比實戰更刺激更壯觀的空中大戰片,片名暫定為《地獄天使》。

霍華德·休斯立即行動起來,他不惜花費210萬美元租用了數十架飛機,其中包括著名的駱駝號轟炸機、德國的佛克戰鬥機,法國的斯巴達戰鬥機、英國的SE5戰鬥機,邀請了一百多名優秀的飛行員,雇傭了2000名臨時演員,聘請的攝影師人數幾乎占好萊塢攝影師總數的一半。影片的演員陣容空前強大,整個美國電影界都為之震驚。結果,《地獄天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對駕駛飛機非常著迷的休斯曾參加了一次全美短程飛行比賽,休斯以302公裏的時速一舉奪冠。休斯並不滿足,他又確立了更高的目標。1927年,被美國人稱為“世紀英雄”的美國飛行員林白駕機飛越大西洋,整個世界為之轟動。休斯決定打破林白的世界紀錄,他明白駕駛傳統的飛機恐怕很難達到目的。於是他開始致力於新型飛機的研製,他高薪聘請了兩位優秀的飛機設計師:歐提卡克和帕瑪。歐提卡克是一位機械工程師,同樣熱衷於飛行;歐提卡克對製造新型飛機有許多天才的構想,對瘋狂追求速度的休斯來說,他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在設計製造新型飛機過程中,他們大膽想象,突破常規,不斷改進飛機的外形,選用性能最好的1000馬力的普拉特·惠特尼引擎。他們用了一年零三個月的時間,製造出機身長為8米,機翼長為7.6米的Ⅲ型單翼飛機。該飛機造型獨特,機身特別短,試飛人員都不敢駕機試飛,休斯決定親自試飛。

年9月12日,一切工作準備就緒,天色已接近黃昏。負責速度測試的裁判技師建議明天再飛。休斯卻等不及了,他穿上飛行服,跳進機艙,啟動了飛機引擎,飛機緩緩飛上了天。

第一次測試速度達到556公裏每小時,裁判技師通過無線電告訴他:因為飛機沒有做水平飛行,違反航空協會的規則,成績被迫取消。休斯毫不氣餒,又做了第二次水平飛行。

“世界紀錄!創造了世界紀錄,時速已達566公裏。”裁判興奮地叫喊著。

欣喜若狂的休斯沒有立刻降落,他還想創造新的世界紀錄。第三次試飛隻有542公裏。休斯不甘心,再飛一次!奇跡出現了,“567公裏。”休斯又創造了一個新的世界紀錄。休斯的成功要歸功於他別出心裁的設計。

休斯一次接一次地冒險飛行,為了挑戰環球飛行紀錄,他選用並改進了洛克希德公司開發的一種可以乘12個人的伊列克特拉14型飛機。1938年7月10日,休斯與4名機組人員,駕駛著改裝後的伊列克特拉14型機,從布魯克林的貝內特機場起飛,經過3天零19小時17分的長途飛行,他們終於飛返回了出發地——美國。布魯克林的貝內特機場早已聚集了2.5萬名觀眾,他們歡迎勝利歸來的世紀英雄休斯。

休斯曾經親自設計出一種型號為KHI的巨型水上飛機,這種飛機全長97.5米,高15.2米,自重300多噸,兩翼安裝8個帶有螺旋槳的普拉特·惠特尼2800型引擎,這是有史以來世界上最大的“巨無霸”飛機。

當時,人們對這架巨型飛機能否飛上天空,持懷疑態度,而休斯卻用事實回答了人們的疑問。1948年4月,休斯親自駕駛著巨無霸,風馳電掣地在海麵上衝刺了一段距離,然後平穩地降落了。電影攝像機拍下了這個值得永久記憶的曆史性鏡頭。繼環球飛行之後,休斯又一次在美國人心目中樹立了英雄的形象。

在商業領域,休斯的發散思維,也得到了充分的發揮。麵向廣闊的市場,他的多項投資,獲得了巨大成功。沒有人知道他是什麼時候對美國環球航空公司的股份產生興趣的。在1937年前後,休斯已經擁有這家公司87%的股份,成為該公司最主要的股東。1965年,休斯飛機公司推出85磅重的商業通信衛星。

如果不存在發散思維,休斯也不會成為美國人心目中的英雄。的確,猶太商人那種別出心裁的經商意識在休斯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美國涅狄格州的土地上,有一家叫奧茲莫比爾的汽車廠。該廠積壓了一批轎車,由於產品不能及時出售,資金也無法按時收回,倉庫租金卻不斷上漲,工廠麵臨著倒閉的困境。該廠總裁猶太商人卡特認為,隻有把轎車全部推銷出去才能使公司擺脫困境。那麼,采用什麼樣的推銷方法更有效呢?總裁卡特對該廠的銷售情況進行了仔細研究,將競爭對手的商品及推銷方法也進行了細致地分析比較,出人意料地推出了“買一送一”的推銷手法。廣告中聲明誰買一輛“托羅納多”牌轎車,誰就可以同時得到一輛“南方”牌轎車。

買一送一的推銷方法由來已久,而且使用非常廣泛。但一般做法是免費贈送一些小額商品,如買錄像機送一盒錄像帶;買電視機送電視機罩等。這種給顧客一點小恩惠的推銷方式開始確能起到促銷作用,但時間一長,消費者也慢慢失去興趣了。奧茲莫比爾汽車廠將各種推銷方法的長處集於一身,大膽推出了買一輛轎車送一輛轎車的辦法,效果一鳴驚人,許多人聞訊後趕來看個究竟。該廠經銷部一下子變得門庭若市,過去無人問津的轎車一下子成為暢銷商品,消費者隻花一輛轎車的價錢,就可獲得兩輛轎車。奧茲莫比爾汽車廠的推銷方法並沒有虧本,雖然每輛轎車少賺了5000美元,但也獲得了不少好處,如果這些轎車繼續積壓一年,每一輛轎車的保養費和倉庫租金就遠遠大於這個數字。

如此一來,轎車被銷售一空,資金便迅速回籠,工廠起死回生,並出現了蒸蒸日上的勢頭,由此可見猶太商人獨特的促銷策略起了很大的作用。

商業活動中,傳統的經商方式和商業謀略值得學習和借鑒,這毫無疑問,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許多傳統經驗往往成為束縛人們手腳的鎖鏈,這時就要大膽地打破常規,多角度、多方麵地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取得成功。

猶太智慧借鑒:

經商中,處於僵局或者置身困境時,傳統的觀念已不能解決問題。此時,就要打破常規,突破原有的經商思路,運用發散思維尋找新的解決辦法。

頭腦靈活,利用潛在商機

自己不去思考和判斷,就等於把自己的腦袋交給別人保管。

——猶太智語

猶太民族流傳這樣一句話:“任何東西到了猶太人的手中,都會變成商品。”而真正實踐這句話的也是猶太商人。他們早已把合同契約、公司企業甚至文化藝術都商品化了。

猶太人的精明幹練舉世聞名,他們擅長運用智慧去經商。猶太商人特有的商業頭腦,使他們在商界無往不勝,他們從不掩飾自己的精明,並自豪地宣稱:隻有精明才能賺錢。

猶太人極其推崇精明,並且認為精明可以帶來實際利益。精明的價值是很難用金錢去衡量的,甚至可以說精明是無價的。

在美國和前蘇聯都成功地研製出載人火箭之後,德國、法國和以色列,也聯合擬訂了運行載人火箭的飛行計劃。火箭與太空艙已經準備就緒,萬事具備,隻欠東風。聯合計劃籌備組工作人員,立即進行航天飛行員的挑選工作。在麵試過程中,工作人員首先詢問德國應聘者,參加此次太空飛行需要多少報酬。

那位德國應聘者態度很嚴謹,他想了想說:“我需要3000美元。1000美元自己用,另外1000美元給我的妻子用,還有1000美元留作購房基金。”

工作人員接著以同樣的問題詢問法國人,法國人笑了笑,不失瀟灑與浪漫地回答說:“我需要4000美元。1000美元歸自己,1000美元給老婆孩子,1000美元支付購房貸款,另外1000美元留給我的情人。”

最後,工作人員征求以色列應聘者的意見,他說:“我需要5000美元才行。1000美元給你,1000美元歸我,剩下的3000美元用來雇用德國人代替我開飛船。”

這則笑話足見猶太人的精明。猶太人隻需要計算數據,而不必從事實際工作(開飛船),就能與從事高風險工作的人享受同樣的待遇,這正是猶太人最突出的特色——精明。這則笑話並不是諷刺猶太人的精明,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這是猶太人自己發明的笑話。在這則笑話中,猶太人並沒有剝削德國人而從中獲利,德國人仍然可以得到他的3000美元。工作人員還可以從猶太人那裏拿到一部分酬勞,可謂兩全其美。猶太人自己開的價有些偏高,因為既然允許他們自取報酬,報酬多一些也無可非議,而且所獲的報酬究竟怎樣安排純屬個人問題,就像法國人把妻子與情人一視同仁一樣。

在這則笑話中,猶太人的精明沒有超出“合法”的界線。另外,從這則笑話來看,我們絲毫沒有感覺到,猶太人對自己的“過分”精明報有愧意,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得意——為自己的精明而沾沾自喜。

猶太人認為,精明是值得大肆炫耀的。可以說,對精明的態度,沒有人比猶太人更加欣賞了。在為自己的精明開懷大笑中,猶太商人變得越來越精明。猶太人的一生都表現得很精明,甚至在死亡的前夕,猶太人還要為自己的後事精明一回。

菲勒是一位精明透頂的猶太人,活了90多歲,彌留之際,他讓秘書在報紙上登了這樣一則消息:由於本人是神異的“通靈者”,具有向已經逝去、生活在天堂裏的親人帶口信的特異功能,條件是每則消息收費100美元。

這樣一條看似荒唐的消息,許多人竟然信以為真。為了表達對逝世親人的思念或滿足自己好奇心,許多人紛紛彙來現款,他足足賺上十萬美元。假如他能在病床上多堅持幾天,也許會賺得更多些。

這位菲勒先生的遺囑也很特別,他囑咐秘書將自己的遺囑登在報紙上:本人是一位風度翩翩的紳士,願意尋找一位有教養的女士共居一個墓穴。不久之後,果然有一位貴婦人願意出10萬美元同他合葬。

這就是精明的猶太人,即使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也不放棄可以賺錢的機會。

精明沒有違反道德,也沒有違反法律,猶太人隻是利用自己的智慧解決了別人解決不了的問題,而且這種精明恰恰是大家樂於接受的。

猶太智慧借鑒:

精明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不斷觀察、不斷思考、不斷總結中磨練出來的,商機就如時間一樣,轉瞬即逝,如何靈活把握商機,關鍵在於是否擁有一個精明的頭腦。

抓住機遇,冒險投資賺大錢

當機會來臨時,不敢冒險的人永遠是平庸之輩。

——猶太格言

猶太商人有這樣一種商業信念:“隻要值得,就要去冒險”,這種信念給猶太商人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財富,這種信念值得人們細細斟酌。

猶太人阿曼德·哈默的成功值得人們借鑒。

年5月21日,阿曼德·哈默出生於美國。在他上大學時,經營藥業的父親去世了,哈默開始獨立經營父親留下的藥廠,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哈默具有良好的商業才能,他是一位非常年輕的百萬富翁。從此以後,哈默開始了輝煌的經商生涯。1921年哈默奔赴紅色政權領導的前蘇聯,成為貿易代理人,並聚集了巨額財富。1956年,年過半百的哈默雄心勃勃地收購了西方石油公司,在哈默手中,即將倒閉的西方石油公司起死回生並再度崛起,哈默本人也因此成了世界上最大石油公司的創業者。1974年,哈默的西方石油公司年收入達到60億美元。哈默的成功與政治因素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他一生都與東西方政治領導人有著密切的聯係,哈默也成了具有傳奇色彩的知名商人。

哈默為什麼能夠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呢?好多人議論紛紛,不斷猜測。有人推斷:哈默發大財靠的不僅是勤奮、精明、機智、謹慎,還有“秘密武器”。但哈默的“秘密武器”究竟是什麼,卻沒有人知曉。在一次晚會上,有人禁不住向哈默請教“發財的秘訣”,哈默皺皺眉說:“實際上沒有什麼秘密。經商需要冒險精神,要關注政治局勢,例如,在俄國爆發革命時,我隻帶了幾件棉衣就去了俄國,我在政府各貿易部門轉一圈,又買又賣,這些部門大概不少於二三百吧……”聽到這裏,請教者大多有點莫名其妙,不知所雲。

其實,這正是哈默生意經驗的精辟概括。在20年代,具有冒險精神的哈默,在紅色政權的俄國進行了13次貿易。在此期間,他曆經困難和挫折,在生意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聚集了令人羨慕的財富。

哈默本來是美國的一名醫生,他完全可以拿著聽診器坐在清潔的醫院裏,輕鬆安逸地度過一生。然而,他厭倦了這種平凡的生活,決定去冒險,去幹一番大事業。當時,他做出一般人根本無法想象的、難以理解的決定:到被西方描繪成地獄的蘇聯去冒險。許多人認為哈默發了瘋。1921年的蘇聯,由於內戰、災荒和外國軍事幹涉、封鎖等原因,造成經濟崩潰,人民生活十分困難,急需大批救援物資,尤其是糧食。更可怕的是霍亂、傷寒等傳染病和大麵積的饑荒嚴重地威脅著人們的生命。為了渡過難關,蘇聯的蘇維埃政權開始實施新經濟政策,鼓勵吸引外資,重建蘇聯經濟。但很多西方人士出於對蘇聯的偏見和仇視,把蘇維埃政權看做是可怕的怪物,極力地渲染前蘇聯的困境,將前蘇聯看作人間地獄。他們把哈默到蘇聯經商、投資辦企業稱為“到月球去探險”。

哈默清楚自己所麵臨的困難,但他堅信風險大,利潤必然也大。哈默避開了秘密警察的糾纏,他乘火車進入蘇聯。果然,蘇聯的情況糟糕透了,沿途景象慘不忍睹:到處是一片蕭條的景象,城市裏工廠停工,農村的大量農田荒蕪,所到之處都是遭受饑餓折磨的人。在更嚴重的地區,到處都是無人收殮的屍體,專吃腐屍爛肉的飛禽在人的頭頂上盤旋。

哈默痛苦地閉上眼睛,不忍再看眼前的悲慘景象。但同時,商人精明的頭腦使他意識到:目前,蘇聯災荒嚴重,最急需的就是糧食。而此時美國糧食大豐收,價格一降再降。不少農民寧肯把糧食燒掉,也不願以虧本的價錢把糧食送到市場出售。蘇聯的礦產豐富,有美國人視為奢侈品的毛皮、白金、綠寶石。哈默想,如果用蘇聯的毛皮、白金、綠寶石換取美國的糧食,既可以滿足美國人的需要,可以解決蘇聯的糧食危機,豈不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