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轉變觀念,巧借外力(2 / 3)

不僅如此,特朗普又積極投資度假村和遊樂場,還成立海灣柑西部娛樂集團。特朗普還生產凱迪拉克轎車。他的妻子伊瓦娜也幹得有聲有色。伊瓦娜親自負責經營特朗普城堡,特朗普城堡的遊樂場,是大西洋城遊樂場中收入最高的一家,特朗普城堡的飯店也是城中盈利額最高的,僅僅3個月的時間就創造了7680萬美元的收入。

猶太商人有一個著名的主張:“把商機拖到金庫中”,特郎普使用得淋漓盡致。特朗普在曼哈頓闖蕩了十幾年,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毛頭小子,一躍成為一位家財萬貫的美國房產界大富豪。這與不失時機地捕捉商機投資房地產是分不開的。

猶太智慧借鑒:

機遇不會從天而降,精明的人不僅會尋找機會,更會創造機會。求變才可以圖新,才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變廢為寶才可以充分利用好現有資源,求得發展。

協調關係,實現名利雙收

當別人說一加一等於二的時候,你應該想到大於二。

——猶太智語

猶太商人不僅擅長經商,而且擅長處理人際關係。聰明的猶太人十分注重人脈關係的建立,在商業活動中,猶太人更善於化敵為友,為了在員工和同行中建立起良好的關係,他們會投入大量的金錢、情感。

在美國東部的一個小鎮上,猶太人摩西開設了一家服裝店。受“反猶偏見”的影響,一天,一群小孩子聚集在他的店鋪前,一邊玩耍,一邊罵著:“猶太鬼……猶太鬼……”摩西笑了笑,絲毫不予理睬。傍晚,小店即將關門前,令所有小孩想不到的是,摩西竟然給每個小孩2毛5分錢,還向他們道謝。孩子們麵麵相覷,接過錢都走了。

第二天早晨,這群孩子又來了,他們一邊玩耍,一邊不時地喊著“猶太鬼”,但聲音已經沒有第一天那麼響亮了。

到傍晚時分,摩西又給每個孩子1毛5分錢,同樣向他們道謝,孩子們高興地接過錢跑了。

到了第三天,孩子們又來吵鬧,已經很少聽到咒罵“猶太鬼”的聲音了。他們似乎隻是為了得到那不多的“外快”。傍晚時分,摩西隻給了他們每人1毛錢,孩子們臉上呈現出不滿足的神色,但還是收下了錢。

到了第四天,這群小孩又來玩耍、吵鬧。但到傍晚時,摩西卻雙手一攤,不再給錢了。

孩子若有所失,但也找不到發作的理由,不禁怯怯地問道:“大叔,您為什麼不給我們錢了?”

摩西微笑著回答說:“孩子們,我很感謝你們為我宣傳。天色不早了,快回家吧,再次感謝你們為我的服裝店所做的宣傳。”

從此以後,小孩子們再也沒有到服裝店前大罵“猶太鬼”,服裝店的生意漸漸好了起來,越來越多的人來店裏購物。

以上故事可以反映出猶太人摩西的高明之處,他的行為使孩子們扭轉了反對猶太人的態度。受社會上反猶主義的影響,小孩們最初前來咒罵猶太人的行為多多少少帶有盲目性。對待孩子們,無論是用咒罵還是恐嚇,隻會激發他們更大的反猶情緒;如果訴諸武力,隻能激化矛盾,甚至可能釀成反猶暴亂。而摩西對孩子們不打不罵反而給錢,他的行為感動了孩子們,從而有效地改善了彼此間的關係。再者,摩西在不知不覺中將孩子們自發的反猶行為,轉變成了爭取猶太人的賞金的“打工行為”,然而隨著報酬的遞減,“打工”的積極性也遞減。因此,當孩子們稱“猶太鬼”為“大叔”的時候,他們在感情上已經和摩西相當親近了,並且認同了自己“打工仔”的身份。

其次,孩子們的胡鬧是幫助小服裝店做廣告。雖然在美國反猶主義有一定的市場,但美國人更加講究實用主義。美國人很喜歡猶太人設計製造的服裝,服裝廣告甚至以“猶太人生產的”為號召。在美國,男裝的85%、女裝的95%都是在猶太人的服裝廠中生產的。美國人普遍能夠接受猶太人設計的服裝。所以,孩子們反猶主義示威鬧得越凶,猶太服裝店的名聲也傳得越遠。

猶太商人不僅善於處理對外關係,也擅長處理與員工的關係。因為猶太人具有悠久的慈善傳統和強烈的社會公共意識,這些使他們在現代的勞資關係方麵做出了開拓性的、甚至是革命性的貢獻。

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時期,建立了大量的“血汗工廠”,由於工人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這使勞資關係嚴重對立,工廠罷工此起彼伏。資本家也意識到這種動蕩的社會環境絕不適合資本增值。所以,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改善勞資關係的問題便被提上了重要的議事日程。

最早在18世紀,就出現了變革勞資關係的運動,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協調勞資關係的各種經濟法規相繼出爐,包括最低工資、養老金、失業補助等。這一切表明,建立和諧的勞資關係是符合資本發展要求的,資本主義企業的發展同樣離不開和諧的人際關係。在完善勞資關係過程中,不少著名猶太企業家,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做了大量的嚐試,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不僅改善了與員工的關係,也增加了企業的利潤。其中英國的猶太化工企業家蒙德的努力和嚐試值得參考和借鑒。

路德維希·蒙德是猶太實業家中與眾不同的一位,他不是靠商業技巧,而是完全靠自己的專業知識從事化工實業的。他的獨特的經曆使他對改善勞資關係有著更深的見解,也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年,蒙德出生於德國卡塞爾,後移居到英國。在學生時代,他曾在海德堡大學和著名化學家布恩森共同工作過一段時期,他發現了一種從廢堿中提煉硫磺的化學方法。由於他的專利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回到英國後,他萌發出自己開辦化工企業的想法。

蒙德在柴郡的溫寧頓買下了一塊地用來建造廠房。當地居民反對他在那裏建廠,並拒絕蒙德的雇傭,麵對工人短缺的現狀,蒙德不得不雇用愛爾蘭人。建廠期間,他每天必定親自到現場了解施工情況,為工人排憂解難,鼓勵工人加快施工進度。他不時地重複著這樣一句話:“兄弟們,不要稱呼我為先生,我不是紳士!”蒙德和工人們建立了良好的關係。

蒙德在積極建設工廠的同時,不斷地進行化工實驗,以求完善製堿方法。為了早日獲得成功,他搬進了實驗室,晝夜不停地研究、實驗。經過思考分析和多次反複的實驗,他終於突破了技術上的難關。慶幸之餘,他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在廠房的建設之上。為了方便聯係工人,他在臥室的窗戶上安裝了一隻鈴,在鈴上係一根長長的繩子,直接連到廠區,這樣,即使夜晚工廠發生事情,工人們也能及時地和他取得聯係。

年,蒙德的化工廠建成了,剛開始時的經營情況並不樂觀,由於成本居高不下,企業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但蒙德並不氣餒,他試圖通過改進技術來降低成本。在慘淡經營之餘,蒙德的最大興趣就是在實驗室工作、研究。工夫不負有心人,1880年,蒙德終於取得了一項技術上的重大突破,成本大大降低,產量增加了3倍,工廠開始盈利。1881年,蒙德雄心勃勃地吞並了一家競爭對手。此時的蒙德更加信心十足,他決定大幹一場。隨後,蒙德和他的主要合夥人約翰·布隆內爾一起,把他們的工廠更名為“布隆內爾蒙德公司”。當時公司已擁有五萬英鎊資產,經過短短幾年的迅速發展,布隆內爾蒙德公司成長為全世界最大的製堿化工企業。

公司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麵的。首先是製堿的化學工藝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世人認為,蒙德在布隆內爾蒙德公司內改善勞資關係更具有決定性意義。例如,蒙德最早給工人每年一周的假期,休假期間工資照發,但條件是工人必須在工作期間努力工作。1889年,布隆內爾蒙德公司再次做出一項改善勞資關係的重大決定,最先采用每天8小時工作製。這在英國是史無前例的,因為當時的英國工廠中普遍實行一天12小時工作製,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因此,蒙德的決定被稱為“令人驚訝的變革”。事實證明,自采用八小時工作製以後,工人的工作積極性被極大地調動起來了,工作效率也大大地提高了,工人每天的工作量和原來一樣多。隨著工廠的迅速發展,周圍的居民對工廠的態度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曾經怨恨蒙德的當地居民,現在成群結隊、爭先恐後地進入他的工廠做工。因為布隆內爾蒙德公司福利待遇優厚,並可獲得終生保障。更為人稱道的是,在父親退休之後,兒子可以接替父親的工作,這在當時具有極大的誘惑力。

在布隆內爾·蒙德公司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時,蒙德也處在事業的巔峰,各種榮譽接踵而至:他從事化學研究的搖籃——德國海德堡大學授予他名譽博士學位;牛津大學和曼徹斯特大學分別授予他文學博士學位和科學博士學位。同時,他擔任了“化學工業協會”主席,成為“英國皇家學會”、“普魯士科學院”和“那不勒斯皇家學會”的成員,並且獲得了意大利當局頒發的榮譽勳章。1909年,蒙德去世,彌留之際,他決定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名畫,捐贈給國家美術館。

隨後,蒙德的二兒子阿爾弗雷德·蒙德,擔任了布隆內爾蒙德公司的總裁,此時,公司擁有生產煤氣和鎳金屬的眾多工廠,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化學公司之一。阿爾弗雷德·蒙德和父親一樣注重勞資關係的協調,和諧的勞資關係為小蒙德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也使他躲避了一場大的劫難。

事情是這樣的: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按照英國政府的命令,蒙德公司的一家生產碳酸氫鈉的工廠立即轉產炸藥,以備戰時的需要。由於該工廠位於人口稠密的倫敦東郊地區,公司曾經向政府明確提出:如果工廠不遷址,有可能引起不良後果甚至發生炸藥爆炸。英國政府當時忙於前線戰爭,對工廠的要求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依然在原址生產炸藥。不幸的事情發生了,1917年該工廠發生了特大爆炸,當場炸死40人,炸傷數百人,當地大約2000人無家可歸。在如此嚴峻的事實麵前,小蒙德憑借良好的口才,妥善處理好了勞資關係,他給予死傷工人撫恤,妥善安置無家可歸的周圍居民,極力避免事態的擴大。小蒙德沒有受到英國政府、新聞媒體和工人的任何譴責。當時英國在一戰期間曾出現過一次空前絕後的反猶浪潮,身為猶太人的小蒙德真是幸運之極,這主要歸功於他對工人的人性化管理。

猶太商人伊利·布萊克,也和蒙德父子一樣善於處理勞資關係,他是美國聯合商標公司的猶太籍企業家,他同樣因改善“國際”勞資關係聞名於世。

聯合商標公司原名聯合果品公司,聯合果品公司在中美洲有個綽號叫做“人足章魚”,其凶殘霸道可見一斑。聯合果品公司憑借強大的經濟實力長期控製著中美洲一些國家的政治和經濟。當聯合果品公司對一國政府不滿時,它就會換一批人執政。在經管活動中,它獨斷專行,瘋狂追求最大的經濟利益,完全不顧及公司職工的生活狀況。

伊利·布萊克接管聯合果品公司之後,將其更名為聯合商標公司,並在企業內部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在經濟方麵,他首先提高農民和職工的工資,給單身職工提供宿舍,還建造住宅並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出售給雇員。在文化娛樂方麵,他率先承認農業工人的工會,並出版文化刊物。這些措施極大地調動了工人的工作積極性,伊利·布萊克也受到了工人的一致好評。聯合商標公司開始出現蒸蒸日上的發展勢頭。為了在社會上營造良好的經商環境,布萊克同樣重視樹立聯合商標公司的社會形象,在洪都拉斯遭受颶風襲擊後,他在危地馬拉建造了一所醫療中心,並捐贈了各種救援物資。除此以外,布萊克曾經在哥斯達黎加發起過一次預防小兒麻痹症的運動,這項運動在當地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布萊克的努力使得聯合商標公司贏得“北半球中最有社會意識的美國公司”的美譽。

猶太智慧借鑒:

商場競爭中,人脈往往影響著信息、機遇、財源,因此,巧用人脈,變己所用,會起到推波助瀾的效果。就如中國的一句古話:“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借助外界資金從事經營

金錢不神聖,不是高不可攀的聖物。

——《塔木德》

縱橫商海的猶太商人深諳乘勢借力的道理:他們善於借助成功人士和體育明星的影響力為自己的產品做廣告宣傳,也善於借助他人的資金和現有的社會資源,為自己事業的發展提供服務。

威廉·立格遜在他的《我如何利用我的業餘時間,把一千美元變成三百萬美元》一書中這麼說:“如果你能給我指出一位百萬富翁,我就可以給你指出一位大貸款者。”

猶太人認為,一切都是可以靠借的,借資金,借技術,借人才。這個世界已經準備好了一切你所需要的資源,你所要做的就是搜集資源並運用智慧把他們有機地組合起來。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生意人應該盡力借助銀行的貸款、資金為自己服務,因為借用別人的資金會給我們帶來許多便利。

從猶太富翁們起家的曆史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們能在短短二三十年的時間內成為聞名遐邇的富豪,其發財的秘訣就是一個“借”字。

著名的希爾頓旅店創始人希爾頓,就是典型的借助外界資源而獲得成功的猶太巨商。

年輕時的希爾頓被迫離鄉時一文不名,他借用資源經營旅店事業,隻用了17年的時間就成為了身價5.7億美元的富翁。借到資金後,他不斷地讓資金升值,如此良性循環,希爾頓最後成了全部資源的主人。

希爾頓年輕的時候一直有著發財的夢想,可是一直沒有找到恰當的機會。一天,他在大街上行走,突然發現繁華的林斯商業區居然隻有一家飯店。他立即想到:如果在這裏建設一座高檔次的旅店,生意肯定會十分興隆。於是,經過認真研究和反複權衡,希爾頓選定了位於達拄斯商業區大街拐角地段的一塊土地,作為建築旅店用地。這塊土地的所有者是一位名叫老德米克的房地產商人,老德米克給他開了個價:30萬美元!

希爾頓遲疑了,這個價格有些高,他有點難以接受,但他並沒有立即拒絕。他請來了建築設計師和房地產評估師為他建築旅館進行設計預算。希爾頓詢問建造這個旅館的總體費用,建築師告訴他至少需要100萬美元。

希爾頓隻有5000美元,他購買旅店的計劃隻能暫時擱淺,但他決沒有放棄,他想到了不斷地增值的辦法,於是用5000美元首先買下了一家地處偏僻的旅館,在他的努力經營下,小旅店不停地升值,很快他就獲得了50000美元。有了這些錢做基礎,他找到了一個朋友,請他一起出資,兩人湊夠10萬美元,開始合資建設這個旅館。當然這點錢遠遠不夠購買地皮,離100萬美元還相差很遠。怎麼辦呢?希爾頓再次找到老德米克,土地出讓費依然是30萬美元。這次希爾頓帶來的不是巨款,而是超天才的設想,希爾頓對土地所有者老德米克說:“我買你的土地是想建造一座大型旅店,而我的錢隻夠建造一座普通的旅館,所以我現在不打算買你的地,隻想租借你的地。”

老德米克完全沒有料到,他認為希爾頓簡直就是在詐騙。希爾頓非常認真地說:“我的租期為100年,分期付款,每年的租金為3萬美元,這樣你可以保留土地所有權,如果我不能按期付款,那麼就請你收回土地和在這塊土地上建造的飯店。”老德米克一聽,轉怒為喜,心裏想到:“世界上有這樣的好事,即使得不到30萬美元的土地出讓費,卻可以得到270萬美元的收益,自己的土地所有權依然歸自己所有,一旦希爾頓經營失敗,自己還可以獲得土地上的飯店。”於是,這筆交易順利地談成了。希爾頓隻用了3萬美元就拿到了應該用30萬美元才能拿到的土地使用權,這就節省了27萬美元。但距離建造旅店需要的100萬美元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希爾頓想到了向銀行貸款。於是,他又找到老德米克,他說:“我打算以土地作為抵押去銀行貸款,有了充裕的資金才能建造旅店,希望你能同意。”老德米克考慮了一下同意了。就這樣,希爾頓擁有了土地使用權,從銀行順利地獲得了30萬美元。加上他已經交付給老德米克的3萬美元後剩下的7萬美元,他就有了37萬美元。可是這筆資金距離100萬美元還是有很大差距,於是他又找到一個土地開發商,請求他一起開旅館,這個開發商給他20萬美元,這樣他的資金就達到了57萬美元。

年5月,希爾頓旅店開始破土動工了。當旅店建設到了一半的時候,57萬美元已經全部用光了,希爾頓又陷入了困境。希爾頓再次想到了富有的老德米克,他如實地介紹了資金上的困難,他希望老德米克能夠再次出資,他說:“資金已經用完了,現在工程是半途而廢。隻要旅店一完工,你就可以擁有這個旅店,如果您租賃給我經營,我每年付給您10萬美元的租金。”

此時的老德米克已經是進退兩難,如果不答應,希爾頓的錢無法收回不說,自己的錢更是白白浪費了,老德米克隻好同意了他的要求。而且最重要的是自己並不吃虧,甚至有利可圖——建設希爾頓飯店,不但飯店是自己的,連土地也是自己的,建成後每年還可以拿到10萬美元的租金收入。於是,老德米克出資繼續進行剩下的工程。

年8月4日,氣派典雅、裝潢一新的旅店建成了,該飯店以希爾頓的名字命名,從此,希爾頓的人生開始步入輝煌時期。

憑借外來的資源,希爾頓在兩年時間內為自己的事業奠定了基礎。有人這樣概括希爾頓成功的原因:找一個有經濟實力的合作夥伴,為了共同的利益,密切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經濟共同體,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這種依靠借貸讓金錢不斷升值的辦法是科學的資金增值方法。猶太人有句俗語:“有錢不置半年閑”,這是一句富有哲理韻味的商業格言。

做任何生意都需要有本錢的,每個人的本錢都是有限的,即使是世界首富在創業時也是如此。一個中型的企業,一年可做幾十億美元的生意;一個大企業,一年要做幾百億美元的生意,而企業本身具有的資本隻不過幾億或幾十億美元。他們依靠的就是資金的不斷周轉,從而不斷地擴大營業額。作為一個企業老板經商能力的體現,要看是否具備以較少的資金做較多生意的能力。

在商界,猶太人是借助外力的高手。同樣,無論是在政界還是在實業界,成功的猶太人都是善於借用別人之“勢”和別人之“智”的高手。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也是一名猶太人,他因為努力促進中美關係的改善而著稱於世。在處理白宮事務時,他同樣是一位典型的善於借用別人力量和智慧的高手。在工作中,他有一個習慣,凡是下級呈報來的工作方案或議案,他總是放上幾天再看,然後將提出方案或議案的人叫來,問他:“這是你最成熟的方案嗎?已經斟酌得十分成熟了嗎?”對方肯定認為這不是最成熟的,於是回答說:“還有不少不足之處,還需要修改。”於是,基辛格叫他拿回去再修改得完善一些。

一段時間以後,修改過的方案(議案)再次送來,基辛格看完了,接著問對方:“這是你最佳的方案嗎?你還能夠提出更好的方案嗎?”提方案者勢必陷入更深層次的思考,然後抱著方案拿回去再研究修改。基辛格的這一高招就是反複讓別人深入思考研究,精益求精地研究改進,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猶太人密歇爾·福裏布爾,經營了一家大陸穀物總公司,一間小食品店在短短的時間內就發展成為一家世界最大的穀物交易跨國企業,其主要原因是,他善於借助先進的通訊科技、擅長使用懂技術懂經營的高級人才,他不惜成本購買世界最先進的通訊設備,付出極高的報酬聘請有真才實學的經營管理人才來公司工作。憑借著科技優勢和人才優勢,他的公司信息靈通,產品質量良好,具有很強的競爭力。雖然他為人才和通訊科技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他賺回的錢遠比他支出的多得多,他借助資源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而言之,猶太商人懂得這樣一條快捷省力的成功途徑:巧於借力,精於借勢。

提到世界船王奧納西斯,全世界可謂人盡皆知。但比奧納西斯更富有、更善於借力借勢經營的是洛維格。洛維格不僅擁有當時世界上噸位最大的6艘油輪,而且還兼營旅遊、房地產和自然資源開發等行業。

洛維格第一次做生意,是從一艘船開始的。他首先向父親借了500美元,把一艘擱淺在海底很長時間的船隻——柴油機動船打撈出來,用了4個月的時間將它維修好,然後將船承包給別人,自己從中獲利500美元。這件事激發了他的積極性,也使他明白了借貸對於一貧如洗的創業人的重要意義。

從此以後,洛維格投身於商界,但卻不是一帆風順,有時不免債務纏身,屢屢有破產的危機。就在洛維格即將進入而立之年時,他跳出了平常的商業思維,進入了一種靈感爆發的新境界。

洛維格有一艘老油輪,他將這艘油輪以低廉的價格包租給一家石油公司。為了擴大自己的船隊規模,他找了幾家紐約銀行,希望能夠得到貸款,購買更多的油輪,然而遭到了拒絕,理由是他沒有可以用來作為擔保的東西。擁有巨額財富的夢想,激發了洛維格天才般的思維,他想到了一個常人難以想到的辦法。

他找到銀行經理,說自己有一艘已經出租的油輪,租金可以按月由石油公司直接撥入銀行支付貸款的本息。這就是洛維格的過人之處。石油公司有著很好的效益,除非天災人禍,石油公司的租金一定會按時到賬。而洛維格的計算也非常周密,石油公司的租金剛好可以抵償他銀行貸款的本息。他的這種巧妙的“空手道”做法並不荒誕。油輪的租金是長期固定不變的,銀行可以得到保障,絕對不會受到任何的損失。銀行經理被他天才般的思維深深地震撼了,紐約大通銀行答應了他的貸款要求,這次貸款成為洛維格成功創業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