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者話語的特色最終會影響到整個企業的話語特色,而企業的話語氛圍會對企業文化產生重要影響。張瑞敏就是這樣“潤物細無聲”地在海爾的企業文化上打上自己的烙印。
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很多企業的企業文化都與其管理者的習性、個性與愛好、作風相關。施振榮先生是位殷實忠厚的善良人,宏暮集團的主要幹部也都是如此腳踏實地的人。苗豐強先生是位溫文儒雅、博學多聞的君子,他的神通經營團隊也都個個聰明過人,機智能幹。宋恭源先生深謀遠慮,謙虛客氣,他身邊的部屬也就十分低姿態,卻又個個驍勇善戰。
企業文化源於企業發展的長期積累,但主要管理者對企業文化的形成起著關鍵的作用。正所謂“功名一時,氣節千載”,企業文化的推進實施更需要經營者的關注,要從自身發展和提高競爭力的角度去挖掘企業文化建設的內動力,使企業文化建設真正成為企業經營的自覺行為。
管理者行為決定文化形式,並對文化產生重要影響。通過與員工溝通,即通過言談及文字闡釋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有助於建立共識,塑造新的企業文化。企業管理者在文化建設中擔任的角色有:
(1)設計者
他們對企業的理念和行為具有很大的影響。文化理念的形成離不開企業管理者的總結、歸納和加工,企業管理者在萌發構想、提煉升華、形成方案等過程中起到總設計師的作用。
(2)倡導者
建設企業文化,首先要求企業管理者成為企業文化的積極倡導者。企業管理者不應滿足於一般性號召,不止是通過文告和集會向員工倡導,而是要利用一切機會,通過一切手段去倡導企業文化。要讓員工在工作、學習和生活的各個領域,都能聽到企業管理者倡導企業文化的聲音。熟悉本企業文化,能把握它的內涵和實質,懂得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采用適宜的倡導方式。要求管理者扮演好倡導者的角色,並非意味著管理者在任何場合都要大聲疾呼人們關注企業文化及其建設,而是要求管理者依據不同的環境,選擇適宜的倡導方式,如號召、呼籲、忠告、提醒、指點、暗示等等。
(3)指導者
建設企業文化,要求企業管理者成為團隊和員工的指導者。企業管理者應當幫助團體和員工,給予他們及時而有力的指導,引導團體和員工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對團體和廣大員工文化實踐熟悉,與他們保持密切聯係,能隨時發現團隊和員工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困惑和問題。對文化問題比較敏感,反應迅速,舉一反三,能從一點苗頭、一種取向、一種個別思想現象中發現企業文化發展變化的普遍傾向,從而及時采取指導性對策,引導團體和員工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高效的團隊都非常注重團隊文化的塑造,尤其是共同價值觀的培養。如果沒有良好的團隊文化,團隊成員之間就沒有充分的信任與溝通,就無法敞開心扉進行經驗交流和學習,就會有所顧忌和保留,這樣的團隊顯然不會高效,所以說,是否擁有和諧的、積極向上的團隊文化是進行團隊管理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