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算計得越多,快樂越少;計較得越少,快樂越多(1)(2 / 3)

這時,他的小老婆笑著說:“你給我三根金條,我保證他倆再也笑不出來。”富翁一聽,這個買賣做得值,於是答應了這個小妾。

第二天,這個女人把其中的兩根金條從高牆的這邊,扔到了那邊。這對窮人夫婦在打掃自家院子時,發現了這兩根金條,心裏又興奮又震驚。得到這兩根金條後,夫妻倆推掉了所有的買賣,整天躲在屋裏研究該如何處理這兩根金條。

丈夫說:“不如用金條置換地產。”

妻子說:“不行,咱們就這麼冒冒失失地把這兩根金條拿出去,那別人不得以為我們是偷的嗎?咱們還是先把它藏起來吧。”

“那好,咱們把金條藏在壁爐裏”。

“不行,藏在那裏太容易暴露”。

就這樣,兩個人商量來商量去,卻沒有商量出任何結果。從此以後,這對一夜發財的夫妻吃不下飯,睡不好覺,以前的那種快樂的日子再也找不到了。

在窮人眼裏,有錢人往往都很幸福;但是在有錢人看來,任何人都比自己開心。有些人,他們看似離幸福生活相距甚遠,但實際上,他們卻每天都能碰觸到快樂。我們雖然在短期內無法改變我們困窘的生活狀況,但我們可以立刻改變我們的心態。沒有錢不要緊,但我們的生活不能沒有快樂。快樂,是人性的最根本的追求,是一個人生命中最頑強,最執著的動力原料。沒有了快樂,我們的人生即使充斥著金錢,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第二節快樂與金錢無關

相信每個人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雖然在這個現實社會中生存,人人都需要錢,但在很多情況下,我們也必須選擇放棄,因為在我們的人生中,還有比錢更更重要的東西,比如快樂。

跟快樂相比,錢對於我們來說隻是符號。

在榮登“《福布斯》2001年中國內地100名富豪”排行榜榜首之後,四川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先生在一次記者會上說道:“當一個人擁有10萬元時,他對於財富的渴求最為強烈;當他口袋裏裝有1000萬元時,他的感覺就是‘要什麼有什麼’;當他的財富增加到10億,他會感覺到口袋裏隻有1億元,其他9億似乎已經與他無關。”

劉永好坦言,再多的錢,在他眼裏也隻是“符號”而已。

有錢的好處是什麼?富蘭克林有過一句經典而又最直白簡單的總結:“有錢的好處無非是有錢花。”

在目前的劉永好看來,財富已經對他個人失去了意義。他現在賺錢的唯一動力,就是在為社會做貢獻的過程中,收獲快樂。

有一項特別有意思的研究。這些研究人員,用幾年的時間追蹤那些買彩票中了大獎的人的快樂指數。結果發現,在中了大獎後的第二年,他們的快樂指數就會恢複到普通人的標準快樂量表上。有1到9的區間,普通人的快樂指數是在6.5左右,而那些中了大獎的人,他們在第二年的指數基本保持在6.8左右。

這確實有點出乎意料。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裏,那些中了幾千萬的人,想必這輩子都不用工作了,不用看老板的臉色,不用起早貪黑地擠公交,想吃什麼,想穿什麼,想用什麼,都是信手拈來,這難道不是人生最快樂的事嗎?想不到這些人在中獎過後,卻會如此“反常”,甚至還沒有過窮日子的時候開心!

其實,這些幸運的富翁們不快樂的原因,正是緣於他們幸運地成了富翁。有了錢之後,這些人就會擔心自己被偷、被搶。在與人交往中,也不知道哪些才是真心實意,哪些又是虛情假意。這讓他們非常沒有安全感和滿足感。

林肯曾經說過:“隻有在心靈的允許下你才會快樂”。這就意味著,開不開心完全取決於心中的那一把標尺。這把尺子將過去和現在、自己和他人來做比較。但是,它又非常有彈性,可以隨時隨地依照你的情境而改變。例如,最近經濟不景氣,本來你會以為沒有年終獎,老板卻來告訴你加發一個月的工資,這讓你非常高興,歡呼不止。不過,這時候卻發現那些比你資淺的同事居然被加發了兩個月的工資。此時的你,快樂必然化為烏有,取而代之的是憤怒與不平。事情的前前後後,你拿到的都是一個月的薪水,不過正因為你心中衡量的尺子不同了,你快樂的感受也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