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他突然接到一封上帝的來信,上帝在信上說:“先生,你也是個壞蛋,因為你的心中從來就沒有愛。”
追求完美確實是件好事,但如果追過頭了,反而比不求完美更為糟糕。比如我們居住的屋子,它永遠都不可能整齊幹淨如一,如果一味地強求,反而會令你的居家成為噩夢一般。為了維持幹淨,難道我們就會被禁止在馬桶上大便嗎?
別讓完美成為一種苛刻,完美是種盡心盡力做事的態度,而不是一次恐怖行動!
世界上有越來越多的完美主義者,他們好像不把事情做到完美就不肯善罷甘休,而這種人的結局,大多是不幸的。
這些完美主義者對於自己的夢想總是懷有挫折感,這樣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到了最後,讓這些完美主義者意誌逐漸消沉,變成一個消極負麵的人。正因為如此,培養“即使不完美也沒關係”的想法是相當有必要的。
假如你耗費了許多心血,但是結果還是泡湯了的話,那麼,不妨把這件事暫且扔在一旁不管。這樣一來,你就會有充足的時間來重新整理你的思路了,接下來就知道下一步到底應該怎麼走了。“既然已經開始了就要把事情做到最好”,這種想法固然是對的,但是如果過於拘泥,那麼,不論你做些什麼,都將會非常地不順利。因為太過於追求完美,反而會使事情的進展陷入泥沼。
武田信玄是日本戰國時代最擅長打仗的人,連織田信長也對他懼怕三分,所以在信玄的一生之中,二人幾乎不曾交手。其實,信玄對於勝敗的理解是非常有趣的,他認為:“戰鬥的勝利,勝之五分是為上,勝之七分是為中,勝之十分是為下。”
這和完美主義者的想法是截然不同的。他的手下問他這是為什麼,他告訴這個人:“勝之五分可以激發自己不斷進步,勝之七分將會有所懈怠,而勝之十分就會顯出停歇不前的驕傲之氣。”
連信玄的宿敵上杉彬也讚同他的說法。據說上杉彬曾經說過這麼一番話:“我之所以比不過信玄,就差在了這一點上。”
事實上,信玄一直實行著勝敵六七分的作戰策略。
這讓他從16歲開始,在打了38年的仗之後,從來就沒有失敗過一次。對於那些自己所攻下的城市,也從來都沒有被奪回去過。把信玄的這個觀念奉為圭的是德川家康。假如沒有信玄這個非完美主義者的存在的話,那麼德川家族300年的曆史也很有可能不存在。記住,與完美死磕的人,永遠快樂不起來。
人的一生,的確有許許多多的不完美,不過,我們完全可以選擇走出不完美的心靈境界,而不是在“不完美”裏泅渡,當然,也不是去一味地追求所謂的完美。
第三節放棄自身的“完美”,選擇自己的“快樂”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假如一個人一直和自己的缺點過不去,那麼,他的憤怒和煩惱純屬就是咎由自取。把缺點藏在口袋裏,積極地開拓自己的優點這才是快樂的正道。
上高中時,我所在的班級每天中午都會上演一個同學們都滿心期待的節目,那就是“才藝大觀”。
按照規定,班裏的每位同學都要參與,並且是一天一個人輪流上台“現眼”,這裏包括發表演講、說段子、講笑話、唱歌等等,隻要能展示自己,並且是大家都愛聽,都愛看的,不管什麼節目都行。
一天中午,該輪到小曹上台“現眼”了,他可以算得上是班裏男生堆裏“最差”的一個,不管是論學習成績還是論外貌形象,倒數狀元準是他。隻看他磨磨蹭蹭地走上講台,摘下了他那頂作為道具用的西部牛仔帽子,首先向同學們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清了清嗓子,開始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