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學會選擇,懂得放棄(1)(1 / 3)

得到的同時失去,卻在失去的同時也得到別樣的智慧。

第一節生活本不完美

一個人如果長久持著“希望自己多快樂一點兒”的意念,就會難以避免地阻礙他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也許,很長一段時間內,你一直都仰賴自己的父母或配偶,希望他們幫你走出壓力並帶給你快樂。你仍可能在時刻幻想有個天神之父、大地之母或白馬王子之類的強者,前來助你一步登天。你或許還會整天期待有人逗你開心,同時,又因為事實上並沒有這樣的人,結果,你隻落得個終日怒氣衝天,怨天尤人。請學會自己帶自己走出憤怒,自己用手去觸摸快樂吧。

久保田萬太郎在他的俳句裏,就曾積極地推崇日本明治時,在仕女圖的畫工方麵無人能及的鏑木清方。鏑木清方的晚年,定居於鐮倉。據說,鏑木清方每天過著非常有規律的生活。清方的女婿山田肇也曾將嶽父的生活寫在自己的作品裏。

清晨,他總是很早起床,在洗漱之後,就會先朝東方膜拜,再到佛堂進香,然後與妻子一起吃早餐。早餐完畢,他會換好“工作服”進入畫室。到了午餐時間,還是一樣和妻子共進午餐。到了下午,除了中途會出來吃點“下午茶”外,天黑之前,他都會一直待在畫室裏作畫。

到了晚上,他會先洗澡然後再進食,之後,不再繼續畫畫,通常都是在書房看書從而充實自我,但是,他並不會熬夜,就這樣,一年365天,天天重複地進行著……

沒有煙和酒,除了和妻子一起經常外出,享受四季變化帶來的樂趣外,清方幾乎每天都在重複著相同的生活,可以說是長期沉浸於日常生活的快樂中。相當一部分現代人,對於這種缺少刺激的生活,也許會感到寂寞難耐;但對清方而言,隻要能過上這種日常生活,就覺得非常快樂了。

有非常多的和清方相反的冒險家,在隻有日常的快樂中,並不能滿足,拚了命地尋求日常之外的快樂。為了尋求這種高度冒險的快樂,最後,不少冒險家會因此而喪生。如果以生命為前提,那麼,滿足日常的快樂才是人生的唯一選擇。

人的腦部結構是可以感受到快感的。那些非日常快樂所能產生的狂喜,就像是一種中毒症狀;但是,我們並不是說因此就不可以去追尋。不論是中毒症狀或是其他情況,隻要是你認為快樂的就是好的;相反,對於日常的快樂就覺得十分幸福的人,根本沒有必要去追尋。

很多人都沒有辦法像清方那樣,享受於日常生活的快樂。不過,還不至於像冒險家那樣,一心想要獲得非日常的快樂不可。所以說,我們必須虛心地觀察自己的欲望,到底需要擁有多少的非日常快樂,才可以讓精神狀態得以滿足。

其實,非日常的快樂並不全都得冒險。不論是至死無悔的激烈戀情或是中了幾億元的彩券,這些東西都是無法,做到事先規劃的,也都是被偶然所左右的。

不過,存點兒小錢,安排一次出國旅遊,好好地瘋玩一下則是可以的計劃。對於那些沒有非日常快樂,就無法體會生活樂趣的人而言,這樣的安排也可能使你感受到絕佳的欣喜。當然了,有些人會認為,要大玩男女遊戲,才可以感受到快感,對於這些人我們實在不好再說什麼啦。

每個人的習俗是存在差異的,不一樣的人對快樂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不過,幾乎所有的人,都希望堅持自己的獨特觀點。

與其,要求自己的全部生活都是百分之百地幸福快樂,那還倒不如嚐試著將美滿人生看成一個10:80:10的組合比。第一個10%是左右逢源,萬事順意的人生,例如仰慕者向你頂禮膜拜;工作順利又稱心;你的彩票中了頭等獎等等,這些可遇而不可求的好運道。最後的10%則是非常艱苦坎坷的經曆:比如你錯失了一段美好的戀情;你的公司開始裁員;你“穩操勝券”的投資泡了湯等等。至於那80%的主要部分,一切愁悶和快樂都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盡管你的假期氣候惡劣,天天下雨,但,你卻依然過得非常愉快。你的父親或母親可能專製霸道一點兒,可是每次你還是開開心心地和他們一起快樂。你一夜失眠,可是第二天還是盡量讓自己抖擻精神,拿出最出色的表現。你的婚姻、家庭或工作並不是事事如願,但你仍然拿出知足常樂的生活態度,愉快地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