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家庭篇(1)(2 / 3)

(二)書麵稱呼

1.凡家庭中的至親長輩、平輩都按例稱呼,如父母親、嶽父嶽母、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等。過去對直係小輩的傳統稱呼是用一“吾”字,如吾兒、吾孫等。其他親友可在尊者、長者前加一“尊”字,在晚輩、小輩前加一“賢”字。

2.有姻親關係者用一“姻”字,如姻伯、姻兄、姻翁等。有世誼者加一“世”字,如世伯、世兄等。姻世皆有者加“姻世”二字,均無者冠一“仁”字。

3.在至親長輩和平輩麵前自稱均按定例,如舅侄、表弟、內兄等。

4.直係長輩及外祖父對小輩自稱不必另加謙辭,祖即稱祖,父即稱父。其餘可加一“愚”字,如愚叔、愚舅等。

5.業師自稱,無需太謙,亦不宜過於率直自稱為師,古人稱“友生”,現在一般直書己名。

6.對他人稱自己的長輩和平輩均需冠一“家”字,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較疏長輩、平輩則用“敝”字,如敝表兄、敝業師等。稱小輩用“舍”或“小”都可,如舍侄、小兒、小婿、舍甥等。

7.姓名,它是人的當然標記,它被用作稱謂有兩種情形,一是以姓加老、小等前綴作通稱,如“老趙”“小李”“大馮”等。這種稱謂十分普遍,加“老”,其人並不一定老,有時不過是加一層尊敬、客套的意義進去;加“小”,也並不一定小,這要看稱呼者和被稱呼者的年齡。另一種是直接以名字稱呼,這要在熟人之間,透出親切的氣氛。

(三)社會尊稱

1.“同誌”是新中國成立後全國範圍內通行的一種稱謂。這一稱謂是近代隨著“革命”而流行起來的。“先生”“太太”小姐“女士”等稱謂詞語,解放前作為通稱較為流行。解放後,這些稱謂的使用範圍已大大縮小了。比如“先生”,一般用於外事場合,或者用於稱呼民主黨派成員或無黨派民主人士,也用於稱呼那些學識淵博的老知識分子。對已婚婦女稱“太太”、女士,對未婚的婦女稱“小姐”。

2.職業稱謂是根據職業而設定的稱謂,在社會生活中也比較流行。職業稱謂本身帶有一定的尊重對方的職業和勞動的意思,一般用於較為正式的交際環境中。比如“師傅”稱謂,泛指具有某種技藝的老工人,“大夫”或“醫生”是對一部分從事醫務工作的人的職業稱謂。

3.另外還有一些職業稱謂,如司機、售票員、郵遞員、服務員、列車員、護士、民警、解放軍、門衛等。現實生活中,使用它們時一般要在其後加上“同誌”詞語,來表示對對方的尊重。黨政機關裏有部長、廳長、司長、局長、市長、區長、科長、書記等職業稱謂;部隊裏的職務稱謂相對而言較多一些,如司令員、軍長、政委、師長、營長、連長、排長、教導員、指導員、班長、副班長等;在企業、公司裏有董事長、總經理、廠長、業務主任等稱謂;在某些外交場合中,還有總理、首相、大臣、部長、議長等;在工程技術界有總工程師、工程師、技術員等;在高校裏,對於從事教學工作的人有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之別。但這些職務稱謂不同於其他的職務稱謂,學生一般不用於口語之中,而多用於書麵語中,而統稱“先生”。一般學校有校長、教師,通稱“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