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亞科卡開始在福特汽車公司工作,職稱是實習工程師,實習期是18個月。時間才過一半,他已對機械工程不感興趣了,他想幹充滿活力和顯示創造性才能的工作。他想到推銷部門當個推銷員,鍛煉與人打交道的能力。他的上司對他的想法深感不悅,因為福特公司從一所工科院校選拔了他來受訓,已投下了金錢和時間,而他卻不顧專業特長,一心要改行。在這種情況下,亞科卡並沒有退卻,而是以極大的勇氣繼續說服他的上司。他說,他在普林斯頓大學取得了碩士學位,就相當於在福特公司進行了9個月培訓,因此沒有必要再進行9個月的重複實習。希望能給他個機會到推銷部門鍛煉,他終於獲得了同意。
從技術工作轉向推銷部門,是亞科卡成功的關鍵一步,而亞科卡正是憑借著勇氣來實現這關鍵一步的。他深知在福特公司的曆史上,要從技術部門走上最高經營管理階層是前無古人的;而通過了解福特公司的曆史和現狀,亞科卡認為推銷部門與公司命運扣得最緊,成績也最易為人所見,所以要在公司飛黃騰達,非得先走推銷部門這條路不可。
然而,亞科卡邁出第一步就受了挫折。他到東部地區去見一位福特公司的推銷負責人,他的要求遭到拒絕。那位負責人嘲諷他說:“據說你已經取得了碩士學位,但是這裏不需要這樣的大人物,請你回底特律總公司去吧!據我所知,你是一個優秀人才,可是,我要忠告你,你並不適合做推銷工作,最好在技術方麵求發展。”
如果,亞科卡當時因出師不利而放棄走推銷員這條路,那麼或許就沒有今天的亞科卡了。當時,他的腦海裏確實閃現過是否向福特公司辭職的瞬間迷惑。然而這瞬間迷惑隨即就被他父親尼古拉平時教導的言辭所驅散,“不要灰心,不要放棄,要一往無前!他繼續抱著極大的勇氣追求自己既定的目標,終於在離費城不遠的曼徹斯特市的福特公司辦事處找到了推銷員工作。”
初做推銷員,亞科卡害羞、拙於辭令、不善於與顧客打交道,拿起電話與顧客談話也心驚肉跳。他在《亞科卡自傳》裏說:“有人認為,優秀的推銷員是天生的,不是後天造就的。我沒有天生的(推銷員)才能,我的大部分同事比我輕鬆得多,比我外向。”他又說:“學習推銷技術需要時間和毅力。你需要不斷地實踐,直到它成為你的第二天性。這不是今天所有的年輕人都明白的,他們隻看見一個企業家成功的一麵,卻不會停下來想一想,這位企業家在年紀較輕的時候,可能犯過多少錯誤。犯錯誤是生活的一部分,沒有人能夠避免。唯一可以希望的是,犯的錯誤不太大,付的代價不高,並且不犯同樣的錯誤兩次。”經過一兩年的摸索、磨練,亞科卡從最初打電話與經銷商聯絡都感到困難,變為登門訪問各種經銷商,與他們麵談,指導他們怎樣推銷。這些經銷商把他奉若神明,視他為財神爺,期望他能夠使他們每一個人都成為百萬富翁。幾年以後,亞科卡被提拔成為費城地區福特公司推銷部副經理。
1956年,福特公司推出新型轎車。這種車上市後,銷路呆滯,尤以費城地區銷路最差。在全美福特公司的推銷部門的負責人,都對如何擴大56年型福特轎車銷路感到束手無策之際,亞科卡大顯身手,證明了他是出類拔萃的推銷人才。亞科卡在推銷工作中,曾做了大量的市場調查,對於費城地區居民的性格、感情、生活習慣和心理狀態皆了如指掌。所以,他很快就有了錦囊妙計。
費城地區是德裔、意大利裔及愛爾蘭裔移民的後代。他們的工資必須支付公寓租金、夥食費用和服裝費用等,然而亞科卡設法使他們在這些日常開支外,增加購買轎車的支出。他的妙計是壓低轎車分期付款金額。亞科卡觀察到費城地區的消費者,注意的焦點是,他們每次要付出多少錢,而並不關心總共要付出多少錢。因而,為了解除顧客的疑慮和抗拒心理,亞科卡提出了購買56年型福特轎車的新辦法:先交相當於總售價的20%的貨款,以後3年內,每月付款56美元。亞科卡把這種推銷法編成一句廣告用語“56for’56”(以56美元購買56年型轎車)。一個月付56美元,就可以擁有福特56年型轎車,這句廣告用語一下在費城地區流傳,福特56型轎車在費城的銷量,立即像火箭般直線上升。
短短三個月內,福特汽車的銷量從全美各地之末躍升為全美各地之冠。銷售有奇謀,成績居榜首,亞科卡一舉成名。他引起了當時福特公司副總裁羅伯特·麥克納馬拉(Robert Mcnamara)的重視。他指示各推銷部門向全美各地推出相同的廣告用語。這句醒目而動聽的廣告,大收奇效,使56年型轎車銷量增加了七萬五千輛,亞科卡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知名人士,他被升為福特公司華盛頓地區的經理,當時,年僅32歲。以後,麥克納馬拉於1960年任福特汽車公司總裁,後在肯尼迪政府任國防部長,接著轉任世界銀行行長。他具有卓越的企業管理才幹,被稱為“神童”,正是他提升亞科卡為福特公司全美國轎車及貨車推銷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