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思維與經營管理》課程學生的平時作業與學期論文選登
敢問路在何方——論我能成功的條件
劉向鋒機械工程一係1993級
每幹一件事,隻存在兩種結果,那就是要麼成功,要麼失敗。
每一個人都有成功的欲望,每一個人每一時刻都在為自己的成功準備著、奮鬥著。但是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成功途徑,籌備著自己所需的成功條件。
我不懼怕失敗,因為“失敗乃成功之母”。一帆風順固然叫人羨慕,但飽經風塵更令人欽佩。我渴望成功,因為成功是對自身能力的一種肯定,更是對社會發展起作用的一種最終歸屬。
多少年來,我一直為我未來創造著一切能夠取得成功的條件。現在,我,一名20歲的熱血青年,一名有理想、有抱負、負曆史重任的當代大學生,成功的欲望更加強烈了。我無時無刻不在考慮著自己腳下的路——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自己已具備了什麼條件?還需要什麼條件?什麼條件還需要不斷地加強和完善?
我這樣來剖析自己,從而來認識自己——
奮鬥寫在腳下,理想設於前方
人若沒有理想,猶如鳥兒沒有翅膀。有了理想而無奮鬥,理想便隻能貶值為空想。為理想而奮鬥,再苦再累,我無怨無悔,自甘苦樂。我的理想,我的奮鬥目標是隨著我的成長,隨著我對社會、對世界、對自我認識的不斷提高而逐步形成的。
在我四、五歲時,我騎在父親的腿上,聽父親講那一幕幕驚險動人的故事,我就曾對父親說過我長大後要當一名人民解放軍戰士或飛行員,開著飛機在藍天上任意地飛翔——這是我最早的理想,是我不成熟的理想。隨著時間的推移、知識的增多和思維的逐漸成熟以及長時期的耳濡目染,父親所從事的醫生職業深深地感染了我,那救死扶傷,耿耿丹心為國為民的職業深深地感動了我。於是我修正了我理想的坐標,決定未來要在醫學上幹一番大的事業,投身於醫學奧秘之中,為解除人類的疑難病症、不治之症而獻身,甚至想過要研究出一種能使人長壽百歲的靈丹妙藥——盡管這不符合自然規律,但是我的奮鬥目標終有了進一步的現實化和明確化。在那段時間裏,我經常著魔似的翻閱父親訂購的《健康報》、中《級醫刊》、中《國農村醫學》等書報。
現在,我進入大學已有一年,盡管由於種種原因我沒有上醫科大學,而是來重慶大學學了機械類專業,但是我並沒有因之放棄我的理想與奮鬥目標;相反,我對我的理想有了更深的、更進一步的認識。觀察當今世界科技的發展,展望未來21世紀新科技的前景,我認識到21世紀不是房地產的世界,更不是股票、期貨等金融業的世界,而是一個以生物科學、電子科學為中心的高科技的世界。這是因為,許多科學數字已表明,在20世紀末人們所住空間及房屋已達到飽和,不會再有大的需求。21世紀的人類所需求的是室內電信設備的不斷更新,更為重要的是,人們對自身保健的需求和對生命延長的需求,這就是世界各國之所以爭相發展生物學,研究人造心髒、人造腎、人造肝、甚至人造大腦的原因。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有科學家正在生物學上研究如何使人體細胞中的基因增加、減少或改變,這將使人類發生一個天翻地覆的變化。如現在人們見了草沒有一點食欲,更不要說會去吃它,但是如果在人體細胞中移植一種食草基因,那麼人也就會像牛、羊、馬一樣可以吃草,並可以把草變為蛋白質、糖類等營養物質。我想大家現在都不會相信,但21世紀是否會這樣,隻能等待時間去證實。
21世紀,我將投身於奧秘的生物學世界,並在這一科學領域做出一個令世人震驚的舉動,使人類發生一個跨地質代的變化。這就是我的理想,我的奮鬥目標,它是我事業成功的前提條件,我已具備了它。
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
我自信心極強,我相信事在人為。自信心是創造任何奇跡的推進器,是惟一的失敗的解毒劑。
有了理想與奮鬥目標,還有堅定的自信心,否則麵對這樣一幅藍圖,這樣一個崇高的理想,遠大的目標,麵對世界的現實狀況和心中21世紀高科技的差距,就會悲觀失望,無所事事。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致命的思想。
回顧我自己十幾年來的經曆,在為21世紀遠大目標的實現打基礎的過程中,自己所取得的每一個小小的成功都包含了自信心不少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