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不謀而合(2 / 2)

“一個國家,若想長盛不衰,或者說,我們盡可能的將這個頹喪墮落時代到來的時間,盡可能的延長,這是我們清河盧氏,一開始的初衷。”

其實梅長歌並不是很明白,她和盧琳談話伊始,聊得不過是一些風花雪月的小事情,為什麼到最後,仍然會不可遏製的牽扯到了朝堂紛爭,以及自身的抱負和理想。她與盧琳,有很多觀點相似,因此在情感上,不免又更進了一步,倘若她們之間,沒有楚青瀾,可以想見,會成為共同進退的盟友。

“可現在……”梅長歌心中稍稍有些猶豫,因為她很清楚的知道,盧琳先前說過的話,是對的,以一己之力,挑戰整個時代,是可笑的,更是荒唐的。

楚青瀾如今對她情意正濃,自然願意為她著想。即便梅長歌沒有色衰愛弛的煩惱,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總會有人逼著楚青瀾就範。

如果他仍然是那個偏安一隅的閑散王爺,他當然可以視若不見,可他是大秦的王,是九五之尊,便難免要被旁的事情所困擾。一個女人和一個國家之間,孰輕孰重,似乎是顯而易見的事情,縱使是梅長歌自己,也不會認為這是一個難以取舍的難題。

況且現在大秦朝堂局勢異常混亂,等待楚青瀾的,不可能是一個政治清明,海晏河清的大秦。

他要肅清朝堂,平定內亂,威懾鄰邦,這樁樁件件,哪一件事情,是一個人,或是一個小團體能夠做到的?

楚青瀾既需要旁人的幫助,當然就要展現出相應的姿態,縱觀大秦,政治聯姻,當仁不讓的,成為成本最低,危險性也最低的手段之一。

等當真到了那個舉步維艱的時候,難道梅長歌還能拉著楚青瀾的衣袖,哭哭啼啼的求他不要答應別人的請求嗎?

這樣丟人現眼的事情,梅長歌是不太可能去做的。

“你再好好想一想吧。”盧琳看著早已神思飄渺,怔怔出神的梅長歌,麵容平靜的說道,“這種事情,早晚都是要想的。”

“當個人利益和群體利益發生碰撞的時候,你應該做出怎樣的抉擇?”盧琳自嘲一笑,說道,“這可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想明白的,我以為,你現在可以開始想了。”

盧琳這話,說得很有深意,雖然目前局勢一片大好,楚青瀾已經封王,但還遠沒到需要考慮這些事情的時候,除非……

“莫非你們已經準備動手了?”梅長歌有些驚訝的看著盧琳,沉吟道。

“不是我們,是陛下。”盧琳冷笑道,“宮中傳來消息,陛下的身體每況愈下,單單是上個月,便已經暈了兩回,恐怕沒多少日子了。”

梅長歌靜靜的看著盧琳的眼睛,半晌沒有說話。

盧琳也平靜的看著她,一動不動。

“你們到底能不能幹脆一點,直截了當的,把那件事原原本本的說出來,就不要藏著掖著了。”梅長歌不滿道,“真是挺累的。”

“你不會想知道的。”盧琳揉了揉眉心,愁眉苦臉的說道,“陡然知道了一個巨大的秘密,我都好幾天不敢閉眼了,生怕一閉眼,便再也醒轉不過來了。”

盧琳走後沒幾日,薑崇亮的那件案子,就很快有了消息反饋回來。

據說是大秦有史以來,最為精彩絕倫的一場庭辯,別開生麵的,給圍觀群眾上了一堂很好的普法教育課。

在那些孩子們的家長眼中,自己孩子,永遠隻是一個孩子,至於他們殺人,那一定是受了他人影響,以至於誤入歧途,隻要好好引導,總有變好的。

他們這些人中,有國子監任職的先生,也有各部任職的官員,他們熟讀律法,口才淩厲,又擅於從對方的話中,尋找邏輯上的疏漏,輪番上場,大打車輪戰,所以這場口水官司,一連打了好幾個月。

盧琳大才,所提供的證據和證詞,竟然比真的更像真的,硬生生把“偽證”做得環環相扣,滴水不漏。

也難怪,參與造假的,是刑部,負責審核真偽的,同樣是刑部,這套自查自糾的老把戲,玩了好些年,總不至於唯獨這次失了手。

辯到最後,大家辯無可辯,隻得熬盡了最後一滴心血,眼睜睜的看著那些慘兮兮、苦哈哈,被折騰折磨了長達數月之久的孩子們,在認罪書上按了手印,誰也不敢再提清河盧氏當眾替梅長歌做偽證的事情。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