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3章 職業生涯開始之道(1 / 2)

新人進入新環境,每個人都在注意你,善待工作的每一天,是你職業發展進步的階梯。

通常說來,適應新的工作環境需要三個月的時間,而組織往往也是通過這三個月的見習期來對你做出初步評判決定取舍的,這是你樹立形象、打開局麵至為關鍵的三個月。這期間給別人留下的印象良好、富有工作魄力,可能你會受到重視,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來;若留下一個壞印象,如“懶散拖拉、工作不專心努力”,可能你會在組織中很久都翻不過身來。在進入組織之初的雙方磨合過程中,必須有個深刻的、清醒的自我認識,不妨時時提醒自己注意融入組織之初的言行舉止。以下是一些對你可能有用的建議:

(一)理解、適應組織的文化

組織文化是一個組織長期以來形成的不可言傳而靠自身行為來體現的信仰、價值觀和行為態度等的總和。每個組織都有自己明確的文化體係或不成文的無形規則,了解這些“規則”有助於加快你的適應和發展,也隻有認同組織文化,才能有彼此協同發展的可能。為了能夠盡快融入組織,你必須學會觀察,特別是了解某些針對個人修養和職業道德的不成文規範。如不深入了解這些遊戲規則會使你在日後的工作中“碰釘子”,而且你可能永遠也意識不到你是在犯別人接受不了的錯誤。也許你在招聘麵試時就感受到了這些,但真正領會組織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你還要花上幾個月的時間。對員工手冊上的組織規章製度,也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才能理解深刻。你需要著重弄清的幾點是:企業文化的精髓是什麼?對員工的要求有哪些?哪些規章製度被嚴格地遵守著,哪些沒有?不成文的規章製度又是什麼,作用如何?如果違反會是什麼後果?所有這些必須盡量通過工作實踐理解。

有時,你也許會看到有些實際做法與組織所倡導的“文化”並不相吻合,你可能會失望。但從長遠來看,你的職業滿意度取決於你個人的信仰和價值觀與組織文化的“匹配”程度,如果你不想另尋發展的話,主動適應組織文化就是很重要、很迫切的事情。

(二)承擔適當的工作任務和責任

對於剛進入組織的新人來說,首要的工作就是要向領導證明雇用你是正確的,對他們是有價值的。很多畢業生不明白這一點,一個特點就是急於表現自己,主動承攬過多的工作任務。這樣一個可能的後果是要麼你脫穎而出,要麼你因此“身敗名裂”,因為個人畢竟能力有限,如此的例子並不少見。樂於接受組織派遣並主動要求份外的工作是好現象,但自己要把握好“度”。要想取得真正巨大的成功,千萬別幹有違你性格和超出自我能力的事,也別鼓動領導過早地給你一個大顯身手的機會,畢竟生活剛開始。謹記自己不是“超人”,再說組織並不會過分要求你,最好專注於自己力所能及的較重要和較緊急的工作,把一件事做好比每件工作都弄不好要理想。如果你聰明的話,你應該對工作與生活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善於發現寓於工作其中的樂趣,體味著“工作著是美麗的”感覺,這對新人來說是有益的開始,做一個稱職開心的職員,在崗位上努力不懈,勤奮,踏實,一步一個腳印而且富有激情。

(三)告別辦公室兵法,建立良好人際關係

在每家組織都有一些愛說長道短的人豐富著辦公室生活,更被總結為“現代辦公室兵法”。別人可能會很熱情地向你訴說本單位的是是非非,甚至同事間的隱私、矛盾和衝突等,有些是可以聽進耳內的,但決不應忽視自己應有的分析能力,如不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和組織內部的人事關係深淺,最好還是保持緘默。對於職業新人來說,“辦公室兵法”可能是個職業陷阱,還是遠離一點為好。全身心地投入到新工作中去,表現出自己對待現有工作的基本態度和積極性,這不僅是給管理者的一種表現和暗示,更是自我形象的直觀展示,利於自我打開新局麵。嚐試盡可能地多花些時間與同事進行工作、業務上的交流合作,共同處理棘手的工作,注意在合作中向同事學習,發現組織的工作規範和習慣。善於發現組織裏被大家所認可的工作“禮儀”和習慣,對領導和同事表現出足夠的尊重,尊重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絕對前提。如,你應該知道誰可以直呼其名,誰需要帶上“先生”或“領導”等尊稱,這樣,按照組織中約定俗成的習慣去做可能會產生一體感而減少局外人的感覺。在此基礎上,爭取與他人友好相處,處理好業務與私事之間的關係,和諧友好的人際關係是你成功的一半,如果同事們都覺得你很討人喜歡,可能會盡量幫你,那將有助於你的事業蒸蒸日上。波士頓心理學家哈裏說過,商業圈裏很多聰明能幹的才子佳人最終失敗的致命原因通常是性格過於張揚,親和力太小,摩擦力太大。知識經濟是個強調協作製勝的時代,單槍匹馬闖不出大名堂,因而要“合作、合作、再合作”,並切實作為自我工作信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