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連天的歲月人們終日惶惶,一路上他路過幾個破舊的村子,每一個村子都是一樣的毫無生機,他抬頭望著遠去的南雁,一行一行,連夕陽中的晚霞都比這村莊更有活力,三兒就這樣一路討飯,一邊朝著省城的方向去。
一天,天陰沉沉的,看著遠處的雲兒,黑彤彤的,三兒想這下慘了,要下雨了,三兒又餓又累急忙的走著,心裏想著趕緊找個避雨的地方,風兒呼呼的叫著,不知不覺,冰冷的秋雨嘩嘩的落下,一滴一滴打在三兒弱小的身軀上,朦朧的雨中,隻勉強的看見不遠處的山坳中有一座小廟,三兒急忙穿過前麵不遠處的一條小河,想著山坳中的小廟的方向走去。
走進廟門,是一個並不十分闊氣的門麵,有幾棵古樹在門旁站立,似乎訴說著滄桑的歲月,三兒敲了敲門,隻聽間嘩嘩的雨聲,裏麵絲毫沒有一點聲響,三兒心想,算啦,今晚就在這廟門避一夜雨吧,就在這時,廟門開了,一個大約六七十歲光景的老和尚開了門,老和尚一看到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就立刻把三兒拉近廟裏,找來幹淨的衣服,老和尚又給三兒弄了幾個玉米餅,三兒看著慈祥的老和尚心裏突然想起了自己的父親,不由得眼淚汪汪,老和尚看著可憐的孩子,連忙說:“孩子,咱不哭,不哭啊!你這是要去哪啊?你的家人呢?”三兒說:“我要去濟南府!”老和尚心想,這可憐的孩子,這天下戰火連連,這樣走不但卻不了濟南府,半路上就可能被餓死了。再加上現在已是深秋,看孩子身上的單衣,不由得讓老和尚心疼了起來,老和尚問三兒:“你去濟南府做什麼啊,濟南府還遠著哩,你去濟南府有認識的人嗎?”三兒可憐的搖了搖頭!老和尚歎口氣說:“孩子,聽話,咱先在我的廟裏住下好不好,天也冷了,等過了冬天,開了春,咱們再走行嗎?”三兒聽見老和尚要收留自己,感動的急忙跪下,老和尚趕緊攙起這個可憐的孩子,就這樣三兒就留在了老和尚的廟裏,三兒聰明伶俐,老和尚一直很寵愛他,待他猶如親孫子一般,三兒也勤奮好武,這樣從此,三兒在老和尚的廟裏早上練功打柴,下午讀書習字,每年初春,三兒總是想著離開寺廟去濟南府,可是每次都心裏舍不得老和尚,由此一呆經過了三四年。這個廟雖然不大,但是依山傍水,卻也有幾分古刹之氣,三四年裏,三兒讀書習武,雖然書沒有好好的讀幾本,但是武功卻大有進步。
有一天,老和尚讓三兒下山去鎮子上買些米來,三兒從來都沒有自己一個人去下山買過東西,老和尚也是為了鍛煉三兒,三兒很聽話,乖乖的朝山下走去,三兒畢竟還是一個孩子,下山還記得老和尚的囑托,一路上趕快買米,可是等買完米已經是晌午,看到集市上人來人去,好不熱鬧,三兒看著什麼都很新鮮,長這麼大,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的人,三兒興奮極了!早就把老和尚的話拋之腦後了,突然他路過一個長得高大魁梧的四十多歲的男人,來到三兒麵前,跟三兒說:“小師傅,你要寶貝嗎?”三兒哪有什麼防備心理,這一句話勾起了三兒的好奇心,三兒說:“什麼寶貝?拿出來我看看!”就見這個魁梧的男人說:“是寶貝,我怎麼能帶在身上,你跟著我走,我讓你看!”三兒那裏多想,於是跟著這個男人就向一個胡同裏走,這是一個身材不高,但是滿臉紅通通的皮膚的男人過來一把把三兒拉在胡同口說:“徒兒,讓我到處好生找你,原來你在這裏,趕緊跟我回去了!”那個魁梧的男人一看有人喊三兒,趕緊灰溜溜的說:“小師傅,你趕緊和你師傅去吧,我走了!”三兒還沒有反應過來,還喊著:“別走啊,等等!”這個身材不高的男的,趕緊拉著三兒往會寺廟的路上走去!這個男的說:“你不必細問,趕緊跟我回廟裏去!”一路上三兒背著米袋,一邊上下打量著這個身材不高,皮膚通紅的男人,到了寺廟,這個男人,敲開寺廟門,老和尚見到這個人高興的叫了起來:“師弟,你怎麼來了?”三兒這才知道原來這個身材不高,皮膚通紅的人是老和尚的師弟,俗家姓名叫申衛,申衛對老和尚說:“師兄在上,師弟一拜。”老和尚趕忙把申衛饞了起來,申衛笑著說:“師兄,你真是大膽啊,師傅留下的鎮寺之寶倪布背袋,你竟然讓這個孩子去買米,你可知剛才險些被人拿去!”老和尚笑著說:“師弟,勿怪,我早就料到你已在山下,哈哈哈,看來三兒還需調教!”三兒這才明白老和尚的真正用意,三兒連忙跟老和尚認錯,老和尚說:“沒事,沒事,這事不怪你,通過這件事我就是要讓你親身學到江湖的險惡之處!”三兒也知道了,申衛現在正在國民政府南京衛戍司令部,老哥兩個,很多年沒有見麵,真是高興極了!大約住了十幾天,三兒的聰明乖巧讓申衛也感到這個小孩真是可愛極了,他也開始喜愛這個孩子,臨走之時申衛執意要帶走三兒,老和尚哪裏肯呢?這麼多年隻有三兒陪著老和尚,老和尚習慣了三兒,也舍不得他,三兒同樣更舍不得自己的師傅,最後申衛對三兒說:“好吧,等以後你長大了,想找個差事了,別忘了,你在南京的師叔啊!”三兒高興的點點頭。臨走的時候三兒從自己的房中,拿出了老和尚送給自己的一串佛珠,給了申衛,申衛和藹的把手槍交給了三兒,並對三兒說:“這是幫助你大壞人的,不能亂用。”三兒高興的再次點點頭。就此三兒和他這個師叔離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