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口水與汗水,就沒有成功的淚水。
——達米
1.養成勤奮工作的習慣
英國首相丘吉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每天工作16個小時。受人愛戴的周總理對待工作鞠躬盡瘁,經常每天隻有4小時的睡眠。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具有過人的精力,她是一個“依靠自己的奮鬥取得成功的女人”,她很少度假,每夜睡眠不超過5小時,她從低微的下層工作開始,經曆了漫長的道路,成為英國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他們是走在時間前麵的人,他們是令人敬仰的成功者。這些都說明了勤奮工作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每天你都要安排好你的日程。要隨時作筆記,把下步計劃要做的事情記下來,不要過分相信自己的記憶力,不要等到事已臨頭或即將臨頭才臨時抱佛腳。洽談生意、參加考試、發表講話等都要未雨綢繆,事先做好準備。在盡量把大部分精力集中於完成當天工作的同時,也要擠出時間把第二天的事情安排好。
美籍華人學者丁肇中教授為了探索物質世界的秘密,常常廢寢忘食地搞實驗。為了做好一個實驗,經常兩天兩夜,甚至三天三夜待在物理實驗室裏,守在儀器旁。經過長期潛心研究,終於取得了偉大物理學發現,從而獲得諾貝爾獎。
2.一刻都不能停止學習
網絡信息技術日益升溫的今天,你如果不每天學習,不充電,那麼很快你就會落伍,就會被這個時代拋棄。因此,無論在何時何地,每一個現代人都不要忘記給自己充電,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界,必須隨時充實自己,奠定雄厚的實力,否則難以生存下去,一個有幹勁的人,時不時地充充電,就不會被社會所淘汰。
孔子就常常強調幹勁及學習的重要性。在孔子的眾多弟子中,並非每一位都充滿幹勁、勤奮好學。例如宰予,雖然有絕好的口才,卻怠於學習。對於宰予,連孔子也不禁搖頭歎道:“朽木不可雕也。”再多的責罵這種人也難改其性,這種不可救藥之徒,終將被社會所淘汰。
現在這個時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正是最好的啟示。然而書本的知識隻是基礎,必須再以自己的理解將其消化吸收才行。社會是更大的一本書,需要不斷地去翻閱。須知,在現代社會中,不充電很快就會沒電。現代生活的變化迅速,節奏加快,要求我們必須抱定這樣的信念:活到老學到老。你也應該記住:一步也不放鬆的人,是最難勝過的勁敵!
我們常會有“那個人是屬於大器晚成型的”之類的話,意思是說,他現在雖然並不怎麼樣,但日後總會成功。同樣接受新的工作,有人能立刻得到要領而靈巧地掌握,這實在是很難得,但這種人往往在中途就幹不下去,甚至退步變壞。與此相反,最初摸不清情況、工作不順暢的人,會多方請教前輩或上司,同時自己也認真用功並繼續保持這種態度,大致會獲得很大的成果。
每個人人都是得到許多人的幫助與指導才能逐漸成長的。比如父母、師長、朋友等的指導,才能完成一個人的正常成長。但更重要的是,對這種幫助與教導要主動地去學習吸收。
有的人在學生時代即使不顯眼,但到社會後仍然勤勉踏實地主動學習,往往都會有長足的進步。對一份工作,許多人幹一段時間就覺得沒意思了,想換一份工作,而換一份工作就得有條件、有實力,實力則來自於自身的不斷學習。現代社會的機會很多,你隻要天天學習,就天天有進步,就會天天有機會,你的生活就會富有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