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朋友,朋友就是你可以精誠相待的人。
——西塞圖
1.做個合作高手
一個人在社會上成就一件事常常有一種勢單力薄和孤掌難鳴的感覺。大凡有成就的人,差不多都是與人合作的高手——別小看合作這件事,想一想自己為什麼在一些問題上沒取得成功?分析起來差不多有很多是因為在“合作”二字上出了毛病:一是壓根沒有人找你合作,可能因為你在別人心目中的能力、信譽和影響力尚且不足,別人想不到你;二是你自身的信譽可能確實有些問題,讓別人產生了懷疑;三是因為缺乏合作意識和合作技巧,使你經曆過幾次失敗的合作,這些過去的東西對你產生了一些不利的影響,你即使主動去找人合作,別人也可能心有疑惑,不敢輕易與你攜手,你也可能因此而喪失成功的機會。
集體工作意味著協調一致。人與人之間有時會發生衝突,如果他們把矛盾延續下去,以致發展到無法共事的地步,這樣會對工作及其不利。
一個人獲得成功之前,他必須得到人們的尊敬,否則,他就無法贏得別人的合作。鋒利的言辭,冷漠地對待他人的權利和感情,有意無意的怪癖——所有這些,都將使這個人得不到人們的尊敬,至少是很難得到人家的尊敬‘,合作不能靠命令來維護。人們在完成合作的任務時,如果僅僅是因為害怕,或者出於經濟的不安全感,那麼,這種合作的很多地方是不會令人滿意的。因為,這種做法把合作的精神忽略了,而正是這種精神——心甘情願的合作態度——對一個人甚至企業的成敗具有重要的影響。
合作過程中,要讓合作夥伴覺得自己在其中是有價值的。你的工作要得到別人的支持而不是反對,必須喚起別人合作的願望,使合作人直接或間接地看到自己的利益。人們都希望得到的是這樣的一種賞識:承認他們正在做的工作是很有價值的,是值得花時間和精力去做的工作。他所做的事情,對他的人生旅程非常重要。得到絕佳合作的關鍵,是給予人們與他們才能相稱的、有意義的工作,並且承認和肯定他們邁出的每一步。這就強調了這一事實:要不斷地得到合作,就必須讓人們做有意義的事情。學會與別人合作,將會使你更加強大。
2.要成功先要學會合作
比爾·蓋茨認為,成功經營公司的第一個法則,就是找最棒的人來幫你工作。他找的人不但擅長計算機技術,同時也懂得如何做生意。假如你隻是懂得計算機,隻明白芯片和軟件,這個人他是不要的。他找的人一開始就具備了經營和技術上的條件,所以他可以不斷地良性循環。然而一般來說,公司在增員的時候,都沒有考慮得非常用密,都是覺得反正他是做行政,他隻要懂行政就好了;他是做業務,他擅長業務就好了,他擅長那麼多幹什麼。事實上,每一個人都需要負擔兩三個人的責任,所以在找人的時候是非常重要的。同時,最好的人才大部分都在你的競爭對手那邊,所以你應該想辦法吸引你競爭對手的那些夥伴。當然有些人說這是很不道德的事情,事實上,隻要你的條件具備,人才就會被你吸引而來。
長虹電子集團公司總經理倪潤峰,花了10年心血終於把長虹變成了氣貫長虹、如日中天的家電企業。倪潤峰也被世界統計大會授予“經營管理大師”稱號,並獲得了香港《亞洲周刊》的亞洲96位企業家成就獎。
倪潤峰的成功是有多方麵的原因的,也給了我們諸多可以借鑒的寶貴經驗,其中一條就是:為了長虹,不惜一切籠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