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幸福的人生,建立成功的事業,需要我們做出選擇。隻有做出正確的選擇,才能在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創造美好的未來。
自古以來,選擇是一個熱門話題。早在戰國時期,孟子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無獨有偶,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曾帶著他的七個徒弟來到一塊麥田前,對他的徒弟們說:“你們現在從這塊田地裏走過去,在田裏撿一支最大的麥穗,前提是你們隻能撿一支且誰也不準回頭,如果誰撿到了,這塊田地就歸誰。”徒弟們聽了都高興地走向麥田的對麵,最後他們卻都失敗了。原因很簡單,他們總以為最大的麥穗在前頭,所以他們一路上總是匆匆向前,結果到了盡頭才知道其實最大的麥穗自己已經錯過。
其實,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選擇什麼樣的學校就讀,選擇什麼人交朋友,選擇什麼樣的伴侶,選擇哪種做事方式,選擇哪一種工作,選擇哪一種心態,等等。可見,選擇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人生大事如果選擇錯誤,可能會毀掉我們一生的幸福,生活小事如果選擇錯誤,可能會讓我們懊惱不已。一個本來前途無量的年輕人因為選擇了一個品質惡劣的人交朋友而日漸墮落,最後鋃鐺入獄,一個本來應該無限美好的人生就這樣被毀掉了。一個花季少女選擇了一段不正常的戀情,因為受到傷害從而萎靡不振,一個本來應該無限幸福的人生就這樣被錯過了。由此可見,選擇決定命運!他們之所以犯下無法挽回的錯誤,就是因為人在做出選擇的時候,沒有幾個人會以為自己是錯誤的,的確沒有人會故意將自己處於極其不利的地位,他們之所以沒能做出正確的選擇,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怎麼選擇。所以,學會選擇是現代人必須懂得的一門人生智慧。這門智慧決定一生的成敗,左右一生的幸福。
其實,生活中很多人善於選擇,因而這些人也取得了令人羨慕的人生成就,但是他們過得並不開心,他們被自己的財富折磨得心神不定,他們被花花綠綠的世界糾纏得疲憊不堪……這些人的煩惱,這些人的痛苦,這些人的疲憊,是因為他們隻懂得選擇的智慧,而忽視了放棄的學問。
其實,放棄是一種學問,但這種學問往往被人們所忽視,日積月累,人們身心背負的東西越來越多,這樣的人生不累才怪!人生在世,我們有許多東西是需要不斷放棄的。在仕途中,放棄對權力的追逐,隨遇而安,你才能得到寧靜與淡泊;在淘金的過程中,放棄對金錢無止境的掠奪,你才能得到安心和快樂;在春風得意時,放棄對美色的占有,你才能得到家庭的溫馨和幸福。
電影《臥虎藏龍》裏有一句很經典的話:當你緊握雙手,裏麵什麼也沒有;當你打開雙手,世界就在你手中。懂得放棄,才能在有限的生命裏活得充實、飽滿、旺盛。放棄失落帶來的痛楚,放棄屈辱留下的仇怨,放棄無休止的爭吵,放棄沒完沒了的辯解,放棄對情感的奢望,放棄對金錢的渴求,放棄對權勢的覬覦,放棄對虛榮的自我陶醉。當一切塵埃落定,當一切歸於平靜,我們才會真正懂得放棄其實也是一種美麗的收獲。
選擇是一種智慧,放棄是一種明智。選擇是一種自信,放棄是一種大度。選擇是一種成功,放棄是一種美麗。學會選擇的同時我們一定要懂得放棄。在現實生活中,有時候懂得放棄比學會選擇更重要,因為大多數人沒有放棄的胸懷和勇氣。
對於選擇和放棄,還有一個問題需要我們注意:不管是選擇還是放棄,我們都要把握尺度與分寸。任何選擇與放棄隻有做得恰到好處才能獲得圓滿。把握選擇的分寸,不能把選擇變成貪婪地索取,把握放棄的尺度,一定要明白什麼時候該放棄什麼時候該堅持,一定要知道什麼事情該放棄什麼事情該堅持,我們要一定處理好放棄與堅持的關係,用辯證的眼光看待它們。
學會選擇懂得放棄,把握好選擇的分寸與放棄的尺度,是人生智慧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