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隊軍士十二人!大人,這恐怕不妥吧!十二個人,那彭排手、鉤矛手什麼的都安排不過來,再說,這一下子分出這麼多小隊來,一上戰陣亂糟糟的,怕是不好指揮。”,聚將堂中,王青鬆看著手中這份節帥大人親自操刀的“滄州軍整訓章程”,皺眉說道。
“老王說的是,大人您這整訓條陳上,一個排的兵力還沒有現在一個隊人多,這樣一來,指揮程序過於繁雜,真到了兩軍陣前,調度起來太過於麻煩,軍情緊急之時恐怕反生麻煩,還請節帥三思”,在腦中仔細想了想這新條陳規劃的軍製,老成持重的謝群山也忍不住出言附和道。
原來,滄州軍原有的建製,跟大燕朝的其它軍隊一樣,是遵循唐朝舊製,每五十人為一隊,設隊正一員以為調度;兩隊為旅,設旅帥一人;兩旅為團,由校尉統率,以此類推而上組建成整個大軍。而唐明依據後世經驗,卻是要將隊伍細化,每十二人為班,三班一排,再逐次遞進,隻是他沒想到這等組軍條程剛一拿出來,就遭到屬下一片反對,隻讓節帥大人感覺很是沒有麵子。
扭頭見楊德馳、周子良也是滿臉大不以為然的表情,唐明感覺自己這照搬而來的經驗恐怕還真是不合此時情勢,再一細思,他倒也明了其中緣故。隻因後世軍中乃是以先進的重火力武器做為進攻手段,攻擊及防守能力都大大強化,自然需要將兵力細化才能更好發揮作用,而唐朝還是冷兵器時代,一隊軍士若是過少,內部攻守力量難以平衡,倒也難怪這四人都是持反對態度。
“一切從實際出發,這話還真是半點不假”,一聲苦笑,口中喃喃自語的唐節帥道:“既然四位帶兵官都反對,看來本帥這軍製的組成方法倒實在是有問題,既如此,這一部分就先擱下,咱們議議再說,總之要找出當前情況下最能發揮我滄州軍戰力的建製出來。但其他諸如操練、糧草供應等事,你們若無異議,自明日起就照章執行吧!”,軍製這一條固然是由於古今戰爭方式及戰力的不同而必須有所調整,但唐明對軍士操練及後勤供應還是大有信心,乃出言說道。
“糧草專項供給這個倒是好主意,既給帶兵官省了心,也免的手下兄弟借搜尋糧草的機會觸犯軍規,隻是這樣一來,軍糧使老季的好日子怕是到頭了。”,口中調笑了一句,楊德馳看著手中的章程道:“隻是這日常操訓一條,大人,這是不是也太嚴苛了些,不說別的,單就是每日全副軍器十裏行軍,我怕手下兄弟們有怨言哪!”。
“這就是為什麼讓帶兵官跟軍士們一起操練的原因,平日多流汗、戰時少流血,這個道理要給每一個滄州軍士講足、講透,要一直在他們心裏紮下根來,讓他們知道這是愛護他們,不是折磨他們。再則有咱們以身作則,他們還有什麼話好說,至於還有不滿的,更簡單,直接開革就是了,連操訓的苦都吃不了,還能指望他們上陣打仗,還是打勝仗?鐵軍?也不是說說就能來的。記住,這是軍令,你們四人不能有一點懈怠!”。
“謹遵大人軍令”,一聽到這兩個字,四人頓時起身,行軍禮道。
“坐吧!都坐吧!我知道這裏麵有許多章程你們現在想不通,但想不通也先執行,一個月後,咱們再來一次軍議,如果實在有什麼問題需要調整,咱們再行商議,但是現在,本使要的是你們不折不扣的執行。”,收起了慣有的嬉皮笑臉,節帥大人的臉色讓四人再不敢對手中的章程等閑視之。
“是”,四人的齊聲回答讓唐明很是滿意,這幾個帶兵官不愧是駱悅親自點名配給的,這一指揮起來,還真是得心應手。“王校尉,有什麼話就說,看你憋的那樣子,我看著都難受。”,節帥大人的嚴肅很難超過三分鍾,話一吩咐完,就對胡凳上想說話又怕打擾了上官的王青鬆玩笑說道,自然這話又引來聚將堂中轟笑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