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夜戰lt一gt(1 / 2)

今天以萬分激動的心情向大家鄭重推薦一本新書:《天寶風liu》;書號112804;作者:遊蕩的金魚.這本書寫的是盛世唐朝故事,典型的《龍遊》前兩卷風格,但比《龍遊》寫的好多了.有喜歡這類風格的一定要去看看哪!

~~~~~~~~~~~~~~~~~~~~~~~~~~~~~~~~~~~~~~~~~~~~~~~~~~~~~~~~~~~~~~~~~~~

“一、二、三、四,恩,不錯,看來你們昨天晚上恢複的不錯,那今天咱們就來學點新玩意兒”,一晚上的休息之後,這四十名軍士看來氣色著實不錯,重複昨天的動作時,幹淨利落、準確到位,讓連連打著嗬欠的唐節度使很是滿意。

“早知道就不去巡視什麼營房了,娘的,能把人給累死”,嘴裏小聲的嘀咕了一句,他正要上前去做示範,卻見遠處一個旅帥打扮的軍士向自己跑了過來。

見這個旅帥很是麵熟,唐明略一尋思,才想起前日崔東籬發飆砍人時在殺人場見過,當下麵色一寒道:“你不是調撥到東籬先生身邊了,誰讓你擅離職守的?”。

“末將正是奉了崔……先生之命,來向大人調兵的”,本來想稱呼大人,無奈崔東籬又沒個正式的官職,這個旅帥也隻能用上這個稱呼,說話間,他隨即自懷中掏出一份便簡遞過。

這是一筆好字,典型的王氏遺風,但是當唐大人看清楚便簡上的內容時,愕然問道:“調一千人,東籬先生要這麼多兵幹什麼?”。

“殺狗”

旅帥這兩個字的回答差點沒讓唐老爺一下子爬在地上,愣了片刻後,他才滿臉驚詫問道:“殺狗???殺什麼狗?多少狗,要調一千人去殺?”。

好在這旅帥這幾日幾乎與崔東籬是寸步不離,倒也知道事情的原委,當下解釋道:“北地舊有習俗,和尚廟裏的僧人們死了之後,並不火燒土埋,而是拋屍野外,任鳥獸們吃掉,說這樣才能去西天見佛祖。咱滄州城北三十裏處原來也有這樣一個地方。本來倒也沒什麼,隻是這幾年天災人禍的,死的人也多,都往那地方送,那些餓狗就聚集的越來越多,到現在嘯聚成陣,成了地方一害,東籬先生說這樣有幹天和,所以請節帥大人調兵去殺狗,還說要移風易俗什麼的。”

聽這一解釋,摸著光頭的唐老爺才知道事情的原委,說起來這就是最早的天葬了。後二三十年,隨著密宗佛教傳入吐蕃,這種習俗在高原上盛行了千餘年,中原卻是逐漸銷聲匿跡了,不過這種事情在崔東籬眼裏自然是看不慣的,調兵殺狗倒也無可厚非了。

“你去,把周參軍給我叫過來”,隨手指派了一個軍士後,唐明收了便簡,問那個旅帥道:“東籬先生這兩天都在幹什麼?”。

“先生先是清點了一下府庫,然後又在城裏鐵匠鋪四處轉了一遍;隨後就派了餘司馬去各縣點查田畝人口,對了,東籬先生昨天還譴屬下一個軍士去給定州送了封信,不過內容是什麼就不知道了;再然後就是今天要殺狗。”,旅帥見是主將發問,也不敢隱瞞,說的倒也清楚。

“清點府庫,轉鐵匠鋪,點查田畝戶口,那就是說他在為明歲春耕做準備了”,不過最讓唐老爺感興趣的是他那封送往定州博陵的便簡了,“莫非他在幫著籌糧”,細一想又覺的不大可能,正在唐明心思亂猜的時候,卻見周子良走了過來。

“子良,東籬先生有事,本使得去一趟,老王那一千兵我得帶走,營中操練你要看緊點兒。”其實這事本不用他親自去,但因為牽扯到譴散舊軍等許多事情,節帥大人倒是想借著這個機會與崔東籬好好談談。

“對了,把營裏現有的馬匹都帶上”,想想那些野狗奔逃能力驚人,剛剛翻身上馬的唐明對身後的王青鬆吩咐道。

營中操訓不到半個時辰,就見軍營門外一個軍士倉皇跑來,還在大老遠,他已經扯開了嗓子叫道:“大人,不好了,城東十裏處有大股煙塵揚起,速度很快,疑是敵襲。”

“還愣著幹什麼,擊鼓!”,咚咚咚三聲鼓響,原本正在操練陣法的滄州軍士迅速聚陣一處,魚貫出營往城樓跑去。

那騎兵馬隊來的好快,等周子良三人堪堪走上城頭,漫天的煙塵距滄州城牆已不及五裏遠近。看著放下的厚厚的城門,周參軍的心才稍稍安定。

“白馬騎兵,來的是張忠誌麾下騎兵”,前方騎兵漸近,看到煙霧中的一片白,老謝搶上一步道。

“張忠誌!”,一聽到這個名字,周子良麵色一變,“你,速騎了我的馬出北門告知節度使大人軍情”。

“敵人勢大,僅騎兵即達五千之數,讓節帥不必心急來救,告訴大人,我周子良已將身許國,城在人在,城亡人亡。”,說著這樣悲壯的話語,年輕的周參軍臉色卻不見波動,隻是他那雙注視著城下的眸子,卻越來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