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2章 交糧納稅的世態(1 / 2)

在所有人類生存的經濟活動中,惟有稅是挽救人性發展的最後一架浮橋。雖然搖搖晃晃,但它畢竟連接著彼岸。人之所以不想從上麵走,並不是不想抄近路,隻是晃得厲害,索性打地道或繞幾個山頭過去。這架連接著生死之間的浮橋,除了時光渡過去,帶了一身鏽外,人們都在很遠的周圍汗流浹背地挖著地道的摸索不毛之地。如果挖著挖著,挖得精疲力竭,突然看見前麵有一絲光亮,認為是到了或者已經穿越彼岸了,不料走出來一看,還是在此岸,而且是到了浮橋的反方向,這就叫犯了事。

或者在披荊斬棘穿過很多的山頭,實指望這下可到了浮橋對麵的山頭,抬頭一看,是看錯了指南針,把指南針給看反了。還得往回走。反正彼岸是誰也必須到的目的地,希望你能一路走好。

國人對稅的逃脫多半是靠抵賴,抵得過就抵,抵不過就斤斤計較,能少繳一分決不多付一厘。在這方麵,國人的商業頭腦應用得淋漓盡致,討價還價之聲不絕於耳,最終的目的就是不給。

這也難怪,國人擅長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手段,至於他……·繳給你稅,你能馬上給他什麼,他看不見,看不見的東西是靠不住的,在這一點,國人是認真得可以。至於你說的稅的種種好處,要用在什麼地方等等,他聽都不聽一句,蹲到一邊抽大煙去了。他不是不講道理,他一張口,你就要擔心到底是誰被誰說服了。

所以,曆來地主老財,兵匪官吏,在同你要稅錢時,從不講道理,把槍口頂到你的後腦勺,你隻有乖乖地把攥得發黑的零鈔掏出來,再脫去棉襖,最後便是連內衣也給搜刮了去。這是看得見的交易,舍錢保命,至於凍死那是另外一回事,國人便覺得還是自己精明,把這筆賬算清楚了,命比錢重要。但他不去想這錢原本就是他用血汗賺回來的,本是自己的東西,現在到了別人的腰包裏,既然到了誰的腰包裏就是誰的了,至於是采取什麼樣的手段裝在別人的腰包裏的,國人是不去理會的,或許你是偷來的,盜來的,撿來的,或者幹脆就是從他的身上搶來的,隻要到了別人的腰包就是別人的了。接著把腰包或理於牆基房梁上下,或綁在身上心口或隱秘之處。誰藏得越嚴密保險,誰便是眾人眼裏的英雄。接著就有了隨從,把滿腦子的思慮挪到了別人為什麼能把錢藏好,我為什麼就讓別人搜刮去之類,最後得出一個結論:錢一進口袋,不管是什麼來路,就要想方設法地保護好,不到生命關頭決不撒手,假如能用一根指頭或兩根指頭能抵上,也是自己賺了,沒有做賠本的生意。或許過了幾天,腰包裏的錢突然被政府宣布成了廢紙,這就會出點麻煩,因為這樣一來等於要了他的命,這一會兒,錢比命值錢。

因為國人多年習慣隻要看好自己的本錢就能發家致富,這種發家致富的秘訣就是拚命地攢錢,深埋於箱底,平日省吃儉用從牙縫裏把錢摳出來,期待著有朝一日錢滿整箱。到現在還有很多地方居民在過年時還在箱體上貼滿諸如“金銀滿櫃”,“金錢滿箱”等等之類的紅條幅以賀喜致慶,並希望新的一年接著滿下去。

金銀就是財富,箱和櫃就是盛滿財富的寶貝,所以要做得結結實實,鎖得緊緊張張,有這樣的心情,你向他要一分稅錢,他確實覺得掏的冤枉。你問他軍隊由誰來養活,他會說由政府養。政府從哪兒拿錢出來?他肯定不假思索地告訴你,去印吧,把錢印出來不就解決問題了麼。你看到底是誰聰明,你不用再去向他講錢印多了就不值錢之類的話,他會偷偷告訴你:某某攢的錢多,你先去問某某要去吧,等你有本事把某某的錢要到手,我馬上就給之類的密計。等你真地要上了或遇見同樣的回答,再回來找他,連人影兒都沒有了。反正能拖則拖一天,錢在自己箱底櫃底一天,自己的這一天就是富翁,似乎你少了他一分錢他頃刻就會成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