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把握時機誓不低頭(2 / 2)

60年代初,香港工業起步發展,其中塑料花業蓬勃一時。震雄機械廠看準了這一點,並預測塑膠業在未來市場上一定大有可為,於是,蔣震決定朝注塑機發展,製造半自動的油壓機。當時,這種油壓機會靠進口,價格高昂,訂貨相當周折費時。這就是機會。蔣震為了盡快研製出這種機器,埋頭苦幹,廢寢忘食。終於,第一台產品問世了。

但是,初期的產品並不完善,常常油,因此,蔣震又花了許多時間和精力,做好售後服務工作。苦心經營的結果,終於換回了回報。

1965年,好運終於來臨了。

1965年,一位姓王的客人來向震雄訂製一台40盎斯的螺杆預溶塑膠機。當時,震雄的技術水平有限,這種機器,實在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因此,蔣震隻好如實相告,表示抱歉,請客人另覓他主。豈料客商不但不收回成本,反而說,就算製造出來的機器不符合要注,照樣付款。既然如此,蔣震果斷接下了這樁生意,放手去幹,三個月便製成了。沒想到效果出奇的好,創造了奇跡。於是,從此震雄便生產這一型號的機器,蔣震的業務終於有了一個新的發展基礎。

(3)柳暗花明渡難關

第二年,震雄再推出第一台香港製造的10盎斯螺杆直射塑膠機。在第24屆工展會中,榮獲新產品榮譽獎。這種產品機身龐大,以海外市場為主。以後,又不斷改良,生產出小型的產品,投放香港市場。

70年代初期,震雄已具有一定的規模了。1971年,蔣震又成功地研製出香港第一台全油壓增壓式四盎斯螺杆直射塑膠機,小型實用,深受各業主歡迎。這時,前景一片光明。

豈料,這時遭到了來自世界市場衰變的壓力,銀行逼債,產品滯銷,險些關門倒閉。

為了渡過難關,蔣雄不得推出廉價產品,投放市場,同時努力爭取銀行信任,苦苦支撐了兩年多。終於柳暗花明,迎來了新發展。

1975年,香港經濟轉運,進入騰飛時期。蔣震又緊緊把握住這次難得的機會,加強管理,提高產品質量。10多年間,震雄終於脫胎換骨,走上了光明坦途。

1977年,收購日本大阪進和工業株式會社五成股權。

1978年,在大埔工業村興建大型廠房,之後,又在台灣中壢工業區投資辦廠。

1983年,與美國尼寶公司合資,成立震力精密注塑公司。

1986年,與日本友善集團合作,成立震耀有限公司;

一連串的發展,震雄企業從此走上國際化發展道路。

今天,震雄機械集團已成為東南亞最大的射出成型塑料造製機械的製造商,在香港這一行業占有60%的市場。

(4)震雄成功的經驗

蔣震從一個沒有受過正規教宵的青年難民,從小本創業起家,經過艱苦奮鬥,終於創下了龐大的工業企業。他的成功經曆,告訴每一位小本創業者,隻要自強不息,掌握機會,不屈不撓,在艱難險阻中誓不低頭,那麼,成功就有了可能。

你打算怎樣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