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起居神話篇(1)(1 / 3)

門神

由來

門神是中國古代守衛門戶之神。中國古代的門一般為左右開的兩扇門,因而,門神一般也是兩位。道家將居左的門神稱“門丞”,居右的門神稱“門尉”。祭祀門神是中國古代的五祀之一。《禮記·曲禮下》載:“天子……祭五祀。”疏:“祭五祀者,春祭戶,夏祭灶,季夏祭中霤(宅神),秋祭門,冬祭行也。”

中國的門神由來遠久,傳說繁複,人物眾多,幾乎凡具威武者與帶吉祥者,都曾被奉為門神。

桃符

最早具有門神功能的隻是一塊桃木。古人認為,桃木是“仙木”,能驅邪逐鬼,而且用桃木做成的劍,還可以斬妖除怪。於是,人們便在門前掛上一塊桃木,以鎮四方想來搗蛋的妖魔鬼怪。這塊桃木,就是俗稱的“桃符”。

戰國以降至漢,桃木辟邪的風俗很流行,表現形式有桃人、桃印、剛印、桃湯之說。

桃人,削桃木為人形,立於戶外門邊,“冀以衛凶也”。桃印,刻桃木為印掛於門戶上。《後漢書·禮儀誌》記載:“仲夏之月,萬物之盛,日夏至陰氣萌作,恐物不茂。”“以桃印長六寸,方三寸,五色書文如法,以施門戶。”剛印,是佩帶在身上用以辟邪的桃印,上麵刻有“庶疫剛癉,莫我敢當”等字樣。桃湯,指用桃木、桃果煮湯,或用於揮灑室內庭院,或當做飲料服用。《漢書·王莽傳》稱:“桃湯赭鞭,鞭灑屋壁。”《荊楚歲時記》記載道:“正月一日……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飲桃湯。”

宋代王安石《元日》詩中說:“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新桃換舊符”是描寫在除夕之夜家家戶戶用新桃符換下了舊桃符。桃符上常常畫著兩個神像,即驅鬼神神荼和鬱壘。

神荼和鬱壘

神荼和鬱壘是民間普遍曉喻的門神。在古代,對神荼和鬱壘有多種傳說,其中流傳最廣的是《風俗通義》卷八引《黃帝書》的記載:上古的時候,在東海度朔山上,有一棵碩大無朋的桃樹,屈蟠三千裏。在桃樹遮蓋下的東北邊是鬼門關,有萬鬼出入。在鬼門之上有兩位神人,一位叫神荼,一位叫鬱壘,主閱領萬鬼,發現有惡害之鬼,就用葦索(蘆葦繩子)捆綁起來,丟去喂老虎。神荼和鬱壘死後,人們就用桃木板刻成神荼、鬱壘的樣子,或把他們的名字寫在木板上立於門口,以鎮鬼神。後來,人們就幹脆把兩人的像繪在兩扇門板上,敬奉為門神。

荊軻

我國的門神,隨著時代和文化的變化,經常有所變更。在漢代,流行將勇士畫在門上以捍衛門戶的習俗,據說當時最常被畫在門上的是荊軻。荊軻曾經行刺一代暴君秦始皇,意在用荊軻的勇氣與膽識來鎮鬼神。

秦叔寶、尉遲敬德和魏徵

到了唐朝唐太宗之時,因為一個“龍王討命”的故事,又改變了門神的人選。傳說,涇河龍王因與相命師打賭而觸犯了天條,被判死罪並決定由魏徵執刑。龍王得知後便請求唐太宗設法解救,要使魏徵拖延行刑。唐太宗欣然允諾,就以下棋為名使魏徵無法分身。無奈一個磕睡,魏徵夢中斬了涇河老龍王。龍王死後,恨唐太宗失言,就夜夜前來索命,鬼哭神嚎,嚇得唐太宗龍體失安。於是,秦叔寶、尉遲敬德就自告奮勇,願意為聖駕守門,遏卻鬼怪。

秦叔寶,名瓊,“身長一丈,腰大十圍,河目海口,燕頷虎頭”,長得像隻“大金剛”,平日“最懶讀書,隻好論槍弄棍,廝打使拳”,十分令家人頭痛。因愛“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贏得了一個“賽專諸”的美號。

尉遲敬德,名恭,俗稱尉遲恭,“身長九尺,膀闊二停,滿臉胡須,麵如鐵色,目若朗星,威風凜凜,氣宇軒昂”,能將一根一百二十餘斤的鐵鞭揮舞得虎虎生風,人稱有二三千臂力。

有這兩員大將把門,唐太宗睡了幾天好覺,但是龍王的魂魄不肯善罷甘休,於是三四日後,後門又不得安寧。魏徵受推薦成為後門守衛神,果然一夜通明無事。

守了幾晚,唐太宗不忍三臣辛苦,就詔令畫師畫出三人畫像,張貼於前後門,從此便平安無事。後來宮廷和民間便沿襲至今,在除夕張貼秦叔寶和尉遲敬德的畫像,將他們當做了門神。《西遊記》對此戲道:他們“本是英雄豪傑舊勳臣,隻落得千年稱門尉,萬古作門神”。

在舊時,買不起門神像的貧困人家,害怕邪鬼作祟,就在除夕晚上,用一把掃帚和一根黑炭棒,分別頂在門後,讓鬼怪以為是秦叔寶和尉遲敬德黑白二神。

鍾馗

在唐代,還有一位門神,就是不僅嚇鬼、還吃鬼的鍾馗。傳說,有一次唐玄宗病重,夢見一大鬼捉住一小鬼,挖其眼睛而吃掉。唐玄宗就問:“你是何人?”,大鬼回答:“臣叫鍾馗,是武舉不捷之士,死後決心為陛下除盡天下的妖孽。”,玄宗夢醒,不藥而愈,就命畫工吳道子畫其像。從此,鍾馗被封為“伏魔公”。唐代的帝王常在年終時,將鍾馗的畫像頒賜給大臣們懸掛,借以驅逐厲鬼。民間沿襲至今,尤其在“五毒會集”的端午節,將鍾馗畫像或懸於室內,或貼於門首。

女門神

在元代出現了女門神,據說這女門神是楊家將楊宗保的夫人穆桂英。穆桂英武功蓋世,的確非一般須眉能比。在民間出現過多位女門神,也有以宮娥為門神的。

明清以來,門神更是紛繁多樣,並帶有地方性色彩。如河南新鄉、鄭州一帶的門神,多半是趙雲、馬超、趙公明和燃燈道人;陝西漢中一帶,則以孫臏、龐涓、黃三太、楊香武為門神;河北石家莊一帶的門神,多見為《征東》裏的薛仁貴、蓋蘇文和《三國演義》裏的馬超、馬岱等等。清朝乾隆以後,在楊柳青的年畫中,又見以門童和福、祿、壽三星為門神。據有人統計,能夠點得出名姓的門神就有二十多位。

天官和太監

一般在神廟和民宅所常見的神荼、鬱壘、秦叔寶、尉遲敬德、鍾馗等都是武門神,宋代以後開始出現文門神。文門神較多的是天官門神,文官穿戴,左神捧鹿,右神捧冠。“鹿”“冠”與“祿”“官”,同音,故左神稱“晉(進)祿”,右神稱“加冠”。

將太監作為門神大概可歸入文門神。在台灣保生大帝廟、關帝廟等處的門神多為太監,稱為“雙護太監”。

中國民間貼門神,在古代純粹是為了避邪驅鬼,到了現代已經漸漸地演變為祈吉求福的象征。每年歲末新春,家家戶戶貼門神貼春聯,反映了人們追求吉祥平安和美滿幸福生活的良好願望,也添加了新年的喜慶氣氛。

灶神

由來

灶神,俗稱“灶君”、“灶王”、“灶君爺”、“灶君公”、“灶王爺”、“灶王老爺”,又稱“護宅夭尊”、“東廚司命九靈元王定福神君”、“九天東廚司命張公定福府君”、“九天東廚煙主”。傳說,上天命令灶神在人間監察凡人的功過,隨時記錄,並且定期向上天報告,天神就據此評判善惡以增減人壽,故灶神又稱“司命灶君”、“司命真君”、“司命菩薩”。

中國在幾千年前就將祭灶列為天子五祀之一,至少在漢代就產生了所謂的“灶神”。民以食為天,灶與民生關係密切,因而中國祭灶風俗由來久遠。

誰為灶神

灶神的身世一直撲朔迷離,根據稗官野史,至少有六種不同的說法:一說是軒轅黃帝。《事物原會》:“黃帝作灶,死為灶神。”二是祝融。《周禮說》:“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祀以為灶神。”三是炎帝。《淮南子》:“炎帝於火而死為灶。”(炎帝神農,以火德王天下,死祀於灶神。)四是蘇吉利。《荊楚歲時記》:“灶神名蘇吉利。”五是張子郭。《敬灶全書》:“灶君姓張,名單(或作禪),字子郭,八月初三日聖誕,乃一家司命之主,最為靈感。”六是燧人氏。據《韓非子》說,盤古開天地之後,先民茹毛飲血,疾病叢生,後來聖人發明鑽木取火,使人類知道熟食,使病痛和死亡大為減少,於是後人將發明以火熟食的祖先為燧人氏,並把他供奉在廚房裏,早晚祭拜,以感念他的恩德。

灶神職掌

灶神本來隻管廚煮之事,後又管起一家人的功過福壽。《敬灶全書·真君勸善文》載:“灶君乃東廚司命,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惡,奏一家功過。每逢庚申日,上奏玉帝。終月則算,功多者,三年之後,天必降之福壽。過多者,三年之後,天必降之災殃。”《抱樸子·微旨》一書也說:“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大者奪紀,紀者,三百日也。小者奪算,算者,一百日也。”這是說,灶神在每月晦日上天,向玉帝密報人的罪狀,玉帝根據被告人罪的大小,罰其壽命。大罪以“紀”(一紀三百天)減壽,罪小以“算”(一算一百天)減壽。

相傳,灶神每天都坐在灶上,冷眼觀察所在主家老少的是非善惡,並在身兩邊各置善罐和惡罐以為記錄,如這家人惡罐(貫)滿盈,就要遭殃了。所以,民間最怕灶王爺在玉帝麵前打小報告,為此對灶神畢恭畢敬,形成了對灶神的許多禁忌。如《敬灶全書·灶上避忌》就寫道:不得用灶火燒香;不得擊灶;不得將刀、斧置於灶上;不得在灶前講怪話、發牢騷、哭泣、呼喊、唱歌;不得在灶前小便、吐唾沫;不得在灶前赤身露體;月經未完的婦女不得經過灶前;披頭散發者不得燒飯做菜;不得將汙髒之物送入灶內燃燒等等。

祭灶風俗

我國祭灶的習俗可遠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論語·八佾》就有關於“媚灶”的記載。到了漢代,祭灶之風更盛。《後漢書》記載:“宣帝時(公元前七十三年至前四十九年),陰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臘日晨炊而灶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家有黃羊,因以祀之。自是以後,暴至巨富,田有七百餘頃,輿馬仆隸,比於邦君。子方常言‘我子孫必將疆(強)大’,至識三世而遂繁昌,故後常以臘日祀灶,而薦黃羊焉。”陰子方是光烈皇後陰麗華的祖父,祠祀灶神用黃羊從他開始。

祀灶日,又稱“小除”、“小年”,明代在臘月二十四日,清代北方改在二十三日。在我國,祭灶風俗豐富多彩。清朝宮中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日都在坤寧宮設供祀灶,供品有三十三種,其中有專門從東北征貢的麥芽糖,即“關東糖”,還有從南苑獵取的黃羊一隻。屆時,皇帝、皇後親至坤寧宮灶君神位前行禮。乾隆皇帝每到祀灶,還要坐在正麵大坑上自己打著鼓板,唱一曲《訪賢》。嘉慶皇帝時,又稱祀灶為“媚灶”:“嘉平小除夜,媚灶用黃羊。”

民間祭灶的供品不用黃羊,而是糖瓜和糯粉糖粑等。每逢到臘月二十三日,便在所奉祀的灶神畫像上,抹上一些蜜糖,以便他到玉帝那裏多說些甜言蜜語。還有的在灶神嘴上抹上一些粘糕,以便將他的嘴封住,使他到玉帝麵前時張不開口,不能說長道短。據說也有人用酒糟去塗灶門,稱為“醉司命”,意思是把灶神灌醉,讓他在玉帝麵前醉眼昏花,頭腦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