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起居神話篇(1)(2 / 3)

灶神沒有一定的神位和廟宇,多以繪製灶神的神祃替代。神祃,神像版畫的俗稱,又名“神馬”、“紙馬”。舉凡井、灶、門、中霤、戶等五祀神,各式各樣的行神、佛道神像,民間信仰的財神、關公、媽祖等畫像,都包括在神祃之內。灶神的造型多半年輕英俊,有時加上兩撇八字胡,還有“灶神奶奶”陪祀在旁。複雜一點的灶神像,還畫上拿著筆墨、簿本的灶神部屬,一副斤斤計較、一絲不苟、隨時準備抓人“小辮”的模樣。有的灶君神祃還畫上一群天真可愛的兒童,有人說這代表灶神夫妻膝下兒女成群,有人說是因為灶神喜歡兒童。灶君神祃兩旁的對聯,常見有“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黃羊能致富,青錢可通神”等等。橫楣上多用“一家之主”、“司命灶君”等句。

在正月初四(一說除夕夜),就要把灶神從天上接回家來,俗稱“接灶”。俗諺“送神風,接神雨”,即是說送神那天最好是刮大風,灶神可以一路順風;接神這天最好是普降甘霖,使萬物得以更生,洗去灶神風塵。接灶神的儀式很簡單,就是在灶台上重新貼上一張新的神祃,象征灶神已由天上回到家中。

土地神

土地神,正式的名稱是“福德正神”福建方言稱為“土地公”,客家方言稱為“伯公”、“福神”。土地廟,在閩裔地區稱為“土地公仔廟”、“福德祠”,客裔稱之為“大伯公祠”、“福地”。

由來

土地的前身,叫社神,也稱社公。古人因為“土地廣博,不可遍敬,故封土為社而祀之”。統一王朝出現以後,抽象化的大地之神稱為地祇、後土,由皇帝專祀,而各諸侯國、大夫采邑、鄉裏村社則奉祀管理本地區的社神。土地信仰的盛行是在宋代,當時無論城鄉、住宅、園林、寺廟、山嶽都有土地。明太祖朱元璋上台後,像對待城隍一樣,革去土地神的各種爵號,僅稱某地土地之神。

關於土地公的來由,民間有種種傳說。或傳說土地公原是堯帝的農官後稷,專門教導人民耕作的方法,後世為感念他的恩德,便把他奉為土地神或農作物的守護神。或傳說,周時有一位姓吳的清高農官,辭官回家後,全心全意教民耕種之法,品德修養均稱一品,很受人民愛戴,死後城隍爺為嘉獎他的功勞,就封他為“福德正神”。始見於文獻的是蔣子文,據說他在三國吳時成為鍾山的土地神。又有傳說,由於南朝梁武帝的大臣沈約將自己父親的墓地捐給了普靜寺,所以寺僧們尊沈約為土地。洪邁的《夷堅誌》中,關於土地神的傳說相當多,有的布衫草履,如田夫狀;有的家室齊全,老稚滿堂。並且常有某人死後受天帝任命為某地土地神的敘述,而且土地神也與陽世的官吏一樣,需要更代輪換。經過種種變遷,土地神在民間構成了與普通百姓最接近、慈善可親,然而神通有限的形象。

按現在民間所祭祀的土地神來看,絕大部分都是男性,即穿紅袍,白頭發,白胡須,拄著長拐杖的土地公。可是在最初,土地神卻是一位女性神。《搜神大全》說:“天公地母。”《諸神誕辰》說:“三月十八日,後土娘娘誕。”“地母”和“後土娘娘”自然就是土地女神。

土地廟

土地公掌管土地,五穀的豐歉似乎全在他一念之間,所以民間祭祀甚勤,不論大街小巷、田頭地尾或荒郊野外,都有土地公的廟宇,但一般格局都不大,普遍隻有六十厘米至一米高,一米以上的都很少見。有許多地方的土地廟根本就隻有方寸之間,神像放在其中就頂天立地了。設於田間的土地廟,有些隻是一塊石頭,上麵畫道符,或貼個“春”字,仔細一點的,就在上麵恭恭敬敬地寫上“福德正神”四字,以明正身。民間的一個俗語說道:“土地老爺本姓張,有錢住瓦屋,沒錢頂破缸。”《破除迷信全書》一○卷對此也寫道:“北京皇城內有社稷壇,為四方形,分兩層,上層用五色土築成,乃是皇帝祭土神穀神的地方。至於論到鄉間裏,雖然是十室之邑,亦必先立下一座小土地廟,廟多以石築成,尺寸不等,最低者不過一二尺,神多以石鑿成。俗語曰:‘土地土地,住在石頭屋裏。’就是指著此事說的。社會上對於土地的敬拜禮節,也不一律,乃是隨地隨意自由行動,有時於荒野間,見有高約一二尺的小土地廟,兩旁貼有對聯是:‘石室無光月當燈,荒野無人風打地’。”

職掌

土地神的官職原來也是很大的,有“天公地母”之說,就是說上有天帝最大,下有土神最大。在隋朝以前,土地神都是由國家統一祭祀。到了隋朝,不知哪位皇帝說了一句:“天下土地這麼寬,土地神怎麼祭呀?”結果土地神的官職一落千丈,從原來管整個地球的大神,變成了社神、鄉神、村神,甚至為田頭伯公、桌幾下麵的龕神、看守墳墓的後土之神。清代趙懿《名山縣誌》寫道:“土地,鄉神也,村巷處處奉之,或石室或木房。有不塑像者,以木板長尺許,寬二寸,題其主曰某土地(也有用黃表紙寫某某土地之神位);塑像者,其須發皓然,曰土地公,妝髻者,曰土地婆,祀之紙燭,淆酒雄雞一”

土地公依其職司功能,有守護山林的土地公,守護農田的土地公,守護橋梁的土地公,還有守護家宅、家畜的土地公,可以說,土地公無所不在。在《西遊記》中,每當孫悟空對當地的風土人情、山川地勢或妖魔鬼怪不甚了解時,隻要把金箍棒往地上一敲,喚一聲:“本方土地何在?”便立刻就有一位皤發龍鍾、拄立拐杖的老者應聲而出。

據說人死後,必須先到土地廟報告,遞上死亡證明書。下葬後,再到城隍爺處報到,注銷陽間戶籍,登錄陰間戶口。嬰兒出生,家人也必須去土地廟報告,一方麵登記戶口,另一方麵則為嬰兒祈福。還有人幹脆拜土地公為嬰兒的幹爹,以受福蔭。

祭祀

中國自古以來,以農業立國,所以對土地與五穀容易產生一種崇拜心理。早在有虞氏時,就已有“封土為社”的習俗,殷商時代也“立石”為社,而所謂的“社祀”,據研究就是祭祀土地神。《獨斷》記載:“先儒以社祭五土之神。五土者,一曰山林,二曰川澤,三曰丘陵,四曰墳塋,五曰原隰。明曰社者,所在土地之名也。凡土之所在,人皆賴之,故祭之也……又問曰:社既土神,而夏至祭皇地祇於方丘,又何神也?答曰:方丘之祭,祭大地之神;社之所祭,乃邦國鄉原之土神也。”

在農村,祭拜土地公通常是在農曆二月初二,據說這一天是土地公的生日,稱為“春祭”。這時也是農忙播種季節,一方麵祈求土地公保佑豐收,一方麵也祝福土地公萬壽無疆。農曆八月十五日,相傳是土地公升天之日,這時祭拜,稱為“秋祭”,感謝土地公一年來的福佑。這就是古代所謂的“春祈秋報”。

自古以來,民間祭祀土地神都很隆重。據南朝的《荊楚歲時記》載:“是日,民家結成會社,殺牲備供,於樹下祭神。並作餅,佐以生菜、韭黃、豚(豬)肉為食。”

在都市,土地神被商人當做財福之神崇拜。二月初二這天,商家都要為土地神舉行盛大的祭典,叫“做牙”(吃稿勞)。因為二月初二是最初“做牙”,所以又稱為“頭牙”。這天晚上,店主照例要用祭拜土地公的牲醴,招待夥計、房東、親友和老主顧,這叫做“造福”。十二月十六日是一年最後的“做牙”,所以又稱“尾牙”。

財神

由來

財神,這是人類乞求財富而幻想產生的一位向人間送發財寶之神。俗話說:“財神進門來,四季廣招財。”在中國古代,特別是明清時期,主要流通的貨幣是銀錠,俗稱元寶。因而,元寶就成了“財”的同義語。

在我國民間,關於財神的說法很多。《集說詮真》就說道:“俗祀之財神,或稱北郊祀之回人,或稱漢人趙朗(趙公明),或稱元人何五路,或稱陳人顧希馮之五子,聚訟紛如,各從所好,或渾稱曰財神,不究伊誰。”總而言之,中國財神主要有武財神、文財神、萬山財神和五路財神等。

武財神

武財神主要有趙公明和關羽。趙公明,又名趙玄壇、趙朗,民間俗稱“趙公元帥”、“玄壇爺”。趙公明被奉為財神,主要出自《封神演義》。

除了趙公明,民間還將關公奉作武財神。說法是,關公忠義文武雙全,視“不義而富且貴”為奇恥大辱,隻有為人忠義才配發大財,而且,據說關公生前精通算術。這樣,一般商店都奉“關聖帝君”為財神。

文財神

文財神一般是指商紂王的叔父比幹。比幹被奉為文財神,也與《封神演義》有關。書中寫到薑子牙大封諸神時,封比幹為“文曲星君”。在科舉時代,士人學子以科名為重,一切功名利祿都在科舉中求得,而文曲星君掌管的就是功名之事,所以讀書人就奉比幹為財神,俗稱“文財神”。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說文財神是“文昌帝君”,又叫“梓潼帝君”。據說,文昌帝君做了十七世人,世世都是士大夫,樂善好施,周人之急,濟人之乏,容人之過,憫人之孤,所以窮困孤苦的人都奉他為財神。

另一位文財神是春秋時期越國的範蠡。範蠡本是越王勾踐手下的大臣,足智多謀,幫助越王打敗了吳王,成就了霸業。之後就隱姓埋名,到齊國經營農業和商業,發了大財。他三次發財,三次都把所得錢財分散給窮朋友和疏遠的親戚,把“金錢”二字看得很淡薄。最後他積了一筆大財,在陶邑定居下來,自號“陶朱公”。還有一種說法,範蠡想到自己是逃出來的,故改姓“陶”(逃);又曾任高官,常穿紅袍,故名“朱”;位在公爵,故便稱“陶朱公”。範蠡能發家致富又能散財,故被奉為文財神。

一般民間所奉祀的財神,都是文武財神並列,稱之為“文武財神”。文財神是《封神演義》裏被紂王剖心而死的比幹,武財神則是《封神演義》中另一位被薑太公剜去雙目的趙公明。比幹無心,不致有偏頗之心;趙公明無眼,不致以勢利眼看人。以這樣兩位神明來主持分配人間的財富利祿,當不至於偏頗不當。

萬山財神

據傳說,明朝年間有一人叫沈萬山(或作沈萬三),他是當時南京的首富,他有一個聚寶盆,無論將什麼東西丟在裏麵,都會變成寶物滾滿整盆。他曾以巨資幫助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朱元璋登基後,就封他為“招財王”。從此以後,民間就奉沈萬山為財神爺。

五路財神

五路財神,亦稱“五顯財神”。所謂“五路”,是指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五路財神”的意思就是網羅四麵八方的財神。

五路財神也有另說,《無錫縣誌》載,五路財神不是四麵八方之神,而是一位姓何名五路的人,元朝末年禦冠而死被祀為神。還有說,五路財神原是五個姓伍的兄弟。五路財神廟,舊稱“五顯廟”或“五通神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