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大地仿佛向下一陷,即使是帶著耳塞,也覺得置身於古鍾之內,而外麵正有人擊打古鍾。激起的灰塵迎麵撲來,打得附近的第一實驗炮兵營官兵滿身都是,他們的口罩,早已變得黑乎乎的了。
一號多拉大炮剛剛打出了一炮,炮兵們忙著把支架吊車複位,巨大的卷彈機哢嚓哢嚓揚起,把三點一噸的炮彈送入彈艙之中。
音速測距器收到了爆炸聲頻率的聲波,顯示了自發射到收到聲波的間隔時間,並計算出大致的距離。
負責指揮這門跑的都頭指示:“炮座複位,等待空中校射數據。”
鳳凰和範含的雙座雙翼機已經是第三天在俄軍的雅布洛諾夫山脈要塞群上空飛行了,飛機剛剛出現,各國都還沒有對付飛機的有效手段,因此隻要飛機不出故障,鳳凰他們就是安全的。
雅布洛諾夫山脈在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南部貝加爾湖東側。東北-西南走向。長約650公裏,寬20-120公裏。大多海拔1,000-1,500米,最高點1,680米。主要由花崗岩、結晶片岩和砂岩組成。山脈頂部終年覆蓋山地苔原帶,而中部一下則是鬆葉林。在飛機之上,常常感到大塊大塊的暗綠色撲麵而來,有一種讓人窒息的雄偉。
俄軍的要塞,集中在西伯利亞大鐵路通行的區域,堡塞相連,互為犄角,與深不可測的自然偉力渾然一體,令人望而生畏。
鳳凰和範含簡直難以想象,如果依靠步兵一個要塞一個要塞的慢慢啃,到底要啃到什麼時候,簡直是桴蟻撼大樹啊。
“嘭”遠遠傳來一聲巨響,有一顆888毫米炮彈被射入空中,在空中飛行了一段距離之後,炮彈的第一個助飛zha藥包爆炸了,把炮彈又向斜上前方推進了接近八公裏,接著,第二個推進zha藥包在空中繼續炸響,炮彈在接近30公裏的持續上升之後,開始步入下降彈道,由於炮彈外殼的高溫,使得炮彈飛過的空氣周圍有一條白白的水汽帶。
炮彈如同毀滅之主從天而降,雖然並沒有正中目標要塞,但炮彈爆炸之後,猛烈的氣浪讓周圍的樹木像裙裾一樣向四周傾斜,目標要塞也不能承受這樣的氣浪,其麵對炮彈的一麵像紙糊的一樣倒下來。
“1400702”範含用無線電發回去這樣一組數字,14代表目標要塞東北方向,0070表示距離目標要塞70米,2表示摧毀等級——受損(0—脫靶,1—偏差,2—受損,3—破壞,4—大部摧毀,5—完全命中)。這些數據都是略數,範含依據估計得出。
有一枚炮彈帶著白霧飛起來了,這是由二號炮發射的,兩門炮,每門炮的射速可以達到每小時兩發,交替射擊的話,也就是每十五分鍾有一發炮彈出膛。
這枚炮彈直接命中了一個要塞,運氣真好.先是要塞的頂部向下一陷,然後是猛烈的爆炸聲傳來,要塞的牆壁向外鼓出,活像充氣過多的氣球,然後各種磚塊就像紙片一樣向四周飛散。